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快報 :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最新文章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因愛的緣故-陪伴他人多走一哩路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6年1月2日 星期六 | 下午4:25



馬太福音5章41節,耶穌說:「有人強逼你走一哩路,你就同他走二哩。」

在耶穌的時代,崇尚武力的羅馬帝國法律規定,軍人可以要求非羅馬公民替他們扛行李走一哩路;耶穌卻教導門徒主動多做一點,為愛的緣故在信仰上作見證。
舊約創世紀廿四章1-27記載亞伯拉罕遣老僕人回到故鄉為子娶妻的故事。老僕人知道這是個艱鉅的使命,要如何在短暫的相處之中,就能確定對方是善良慈心的女子呢?當黃昏時分,城內眾女子出來城外的水井旁打水,準備晚炊。利百加也肩頭扛著水瓶走過來,老僕人趨前迎著利百加,懇求說:「請將瓶裡的水,給我一點喝。」利百加說:「我主,請喝。」急忙托瓶給他喝。待老人喝夠,她主動說:「我再為駱駝打水,叫駱駝也喝足。」老僕人一句話也不說,定睛看利百加熟練地飲了群畜。老僕人臉上綻出感恩的笑容:「感謝神!像這樣慈心又善良的女子,正是以撒的理想對象。我只求一點水喝,她竟飲了所有的駱駝。」利百加因愛的緣故所做的服侍,正是耶穌所教導門徒「第二哩路的服侍」。
有一位老修女願意陪蘇利文走第二里路,將蘇利文從黑暗世界中帶出來,因此她知道對於多種殘障的小孩要有額外的愛心,孩子才可能慢慢地改變;蘇利文則是學著老修女的方法來帶海倫凱勒,走第二里路就像這樣,會慢慢地將如此的一種生活型態與人生態度帶給別人。  
我們要如何-才能實踐耶穌基督的教導呢?我們要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之中,有機會為主作見證呢?是否一般我們都只顧履行別人對我們最低限度的要求呢?我們是否都只走被要求走的路程,卻不願多走第二哩路呢?上帝期盼我們能因著愛的緣故,多陪伴他人多走這第二哩路,這也是為主作見證的開始。

第一哩是被迫,第二哩是甘心。
第一哩是工作,第二哩是犧牲。
第一哩路是法律,第二哩路是恩典。
第一哩路是責任,第二哩路是愛心。

上帝需要多一個你,多一個願意多走一哩路的你。
台灣需要多一個你,多一個願意多走一哩路的你。
和平教會需要多一個你,多一個情願多走一哩路的你。

新的一年、2016年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努力、讓和平教會成為一間充滿上帝愛的大家庭!讓每位參與和平教會的你和我,都可以―因愛的緣故,多陪伴他人多走一哩路!



--
由 Blogger 於 1/02/2016 04:25: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02/2016 04:25:00 下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02/2016 04:25:00 下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02/2016 04:25:00 下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02/2016 04:25:00 下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02/2016 04:25:00 下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因愛的緣故-陪伴他人多走一哩路



馬太福音5章41節,耶穌說:「有人強逼你走一哩路,你就同他走二哩。」

在耶穌的時代,崇尚武力的羅馬帝國法律規定,軍人可以要求非羅馬公民替他們扛行李走一哩路;耶穌卻教導門徒主動多做一點,為愛的緣故在信仰上作見證。
舊約創世紀廿四章1-27記載亞伯拉罕遣老僕人回到故鄉為子娶妻的故事。老僕人知道這是個艱鉅的使命,要如何在短暫的相處之中,就能確定對方是善良慈心的女子呢?當黃昏時分,城內眾女子出來城外的水井旁打水,準備晚炊。利百加也肩頭扛著水瓶走過來,老僕人趨前迎著利百加,懇求說:「請將瓶裡的水,給我一點喝。」利百加說:「我主,請喝。」急忙托瓶給他喝。待老人喝夠,她主動說:「我再為駱駝打水,叫駱駝也喝足。」老僕人一句話也不說,定睛看利百加熟練地飲了群畜。老僕人臉上綻出感恩的笑容:「感謝神!像這樣慈心又善良的女子,正是以撒的理想對象。我只求一點水喝,她竟飲了所有的駱駝。」利百加因愛的緣故所做的服侍,正是耶穌所教導門徒「第二哩路的服侍」。
有一位老修女願意陪蘇利文走第二里路,將蘇利文從黑暗世界中帶出來,因此她知道對於多種殘障的小孩要有額外的愛心,孩子才可能慢慢地改變;蘇利文則是學著老修女的方法來帶海倫凱勒,走第二里路就像這樣,會慢慢地將如此的一種生活型態與人生態度帶給別人。  
我們要如何-才能實踐耶穌基督的教導呢?我們要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之中,有機會為主作見證呢?是否一般我們都只顧履行別人對我們最低限度的要求呢?我們是否都只走被要求走的路程,卻不願多走第二哩路呢?上帝期盼我們能因著愛的緣故,多陪伴他人多走這第二哩路,這也是為主作見證的開始。

第一哩是被迫,第二哩是甘心。
第一哩是工作,第二哩是犧牲。
第一哩路是法律,第二哩路是恩典。
第一哩路是責任,第二哩路是愛心。

上帝需要多一個你,多一個願意多走一哩路的你。
台灣需要多一個你,多一個願意多走一哩路的你。
和平教會需要多一個你,多一個情願多走一哩路的你。

新的一年、2016年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努力、讓和平教會成為一間充滿上帝愛的大家庭!讓每位參與和平教會的你和我,都可以―因愛的緣故,多陪伴他人多走一哩路!



--
由 Blogger 於 1/02/2016 04:25: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02/2016 04:25:00 下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02/2016 04:25:00 下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02/2016 04:25:00 下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02/2016 04:25:00 下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因愛的緣故-陪伴他人多走一哩路



馬太福音5章41節,耶穌說:「有人強逼你走一哩路,你就同他走二哩。」

在耶穌的時代,崇尚武力的羅馬帝國法律規定,軍人可以要求非羅馬公民替他們扛行李走一哩路;耶穌卻教導門徒主動多做一點,為愛的緣故在信仰上作見證。
舊約創世紀廿四章1-27記載亞伯拉罕遣老僕人回到故鄉為子娶妻的故事。老僕人知道這是個艱鉅的使命,要如何在短暫的相處之中,就能確定對方是善良慈心的女子呢?當黃昏時分,城內眾女子出來城外的水井旁打水,準備晚炊。利百加也肩頭扛著水瓶走過來,老僕人趨前迎著利百加,懇求說:「請將瓶裡的水,給我一點喝。」利百加說:「我主,請喝。」急忙托瓶給他喝。待老人喝夠,她主動說:「我再為駱駝打水,叫駱駝也喝足。」老僕人一句話也不說,定睛看利百加熟練地飲了群畜。老僕人臉上綻出感恩的笑容:「感謝神!像這樣慈心又善良的女子,正是以撒的理想對象。我只求一點水喝,她竟飲了所有的駱駝。」利百加因愛的緣故所做的服侍,正是耶穌所教導門徒「第二哩路的服侍」。
有一位老修女願意陪蘇利文走第二里路,將蘇利文從黑暗世界中帶出來,因此她知道對於多種殘障的小孩要有額外的愛心,孩子才可能慢慢地改變;蘇利文則是學著老修女的方法來帶海倫凱勒,走第二里路就像這樣,會慢慢地將如此的一種生活型態與人生態度帶給別人。  
我們要如何-才能實踐耶穌基督的教導呢?我們要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之中,有機會為主作見證呢?是否一般我們都只顧履行別人對我們最低限度的要求呢?我們是否都只走被要求走的路程,卻不願多走第二哩路呢?上帝期盼我們能因著愛的緣故,多陪伴他人多走這第二哩路,這也是為主作見證的開始。

第一哩是被迫,第二哩是甘心。
第一哩是工作,第二哩是犧牲。
第一哩路是法律,第二哩路是恩典。
第一哩路是責任,第二哩路是愛心。

上帝需要多一個你,多一個願意多走一哩路的你。
台灣需要多一個你,多一個願意多走一哩路的你。
和平教會需要多一個你,多一個情願多走一哩路的你。

新的一年、2016年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努力、讓和平教會成為一間充滿上帝愛的大家庭!讓每位參與和平教會的你和我,都可以―因愛的緣故,多陪伴他人多走一哩路!



--
由 Blogger 於 1/02/2016 04:25: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02/2016 04:25:00 下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02/2016 04:25:00 下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02/2016 04:25:00 下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因愛的緣故-陪伴他人多走一哩路



馬太福音5章41節,耶穌說:「有人強逼你走一哩路,你就同他走二哩。」

在耶穌的時代,崇尚武力的羅馬帝國法律規定,軍人可以要求非羅馬公民替他們扛行李走一哩路;耶穌卻教導門徒主動多做一點,為愛的緣故在信仰上作見證。
舊約創世紀廿四章1-27記載亞伯拉罕遣老僕人回到故鄉為子娶妻的故事。老僕人知道這是個艱鉅的使命,要如何在短暫的相處之中,就能確定對方是善良慈心的女子呢?當黃昏時分,城內眾女子出來城外的水井旁打水,準備晚炊。利百加也肩頭扛著水瓶走過來,老僕人趨前迎著利百加,懇求說:「請將瓶裡的水,給我一點喝。」利百加說:「我主,請喝。」急忙托瓶給他喝。待老人喝夠,她主動說:「我再為駱駝打水,叫駱駝也喝足。」老僕人一句話也不說,定睛看利百加熟練地飲了群畜。老僕人臉上綻出感恩的笑容:「感謝神!像這樣慈心又善良的女子,正是以撒的理想對象。我只求一點水喝,她竟飲了所有的駱駝。」利百加因愛的緣故所做的服侍,正是耶穌所教導門徒「第二哩路的服侍」。
有一位老修女願意陪蘇利文走第二里路,將蘇利文從黑暗世界中帶出來,因此她知道對於多種殘障的小孩要有額外的愛心,孩子才可能慢慢地改變;蘇利文則是學著老修女的方法來帶海倫凱勒,走第二里路就像這樣,會慢慢地將如此的一種生活型態與人生態度帶給別人。  
我們要如何-才能實踐耶穌基督的教導呢?我們要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之中,有機會為主作見證呢?是否一般我們都只顧履行別人對我們最低限度的要求呢?我們是否都只走被要求走的路程,卻不願多走第二哩路呢?上帝期盼我們能因著愛的緣故,多陪伴他人多走這第二哩路,這也是為主作見證的開始。

第一哩是被迫,第二哩是甘心。
第一哩是工作,第二哩是犧牲。
第一哩路是法律,第二哩路是恩典。
第一哩路是責任,第二哩路是愛心。

上帝需要多一個你,多一個願意多走一哩路的你。
台灣需要多一個你,多一個願意多走一哩路的你。
和平教會需要多一個你,多一個情願多走一哩路的你。

新的一年、2016年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努力、讓和平教會成為一間充滿上帝愛的大家庭!讓每位參與和平教會的你和我,都可以―因愛的緣故,多陪伴他人多走一哩路!



--
由 Blogger 於 1/02/2016 04:25: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02/2016 04:25:00 下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02/2016 04:25:00 下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因愛的緣故-陪伴他人多走一哩路



馬太福音5章41節,耶穌說:「有人強逼你走一哩路,你就同他走二哩。」

在耶穌的時代,崇尚武力的羅馬帝國法律規定,軍人可以要求非羅馬公民替他們扛行李走一哩路;耶穌卻教導門徒主動多做一點,為愛的緣故在信仰上作見證。
舊約創世紀廿四章1-27記載亞伯拉罕遣老僕人回到故鄉為子娶妻的故事。老僕人知道這是個艱鉅的使命,要如何在短暫的相處之中,就能確定對方是善良慈心的女子呢?當黃昏時分,城內眾女子出來城外的水井旁打水,準備晚炊。利百加也肩頭扛著水瓶走過來,老僕人趨前迎著利百加,懇求說:「請將瓶裡的水,給我一點喝。」利百加說:「我主,請喝。」急忙托瓶給他喝。待老人喝夠,她主動說:「我再為駱駝打水,叫駱駝也喝足。」老僕人一句話也不說,定睛看利百加熟練地飲了群畜。老僕人臉上綻出感恩的笑容:「感謝神!像這樣慈心又善良的女子,正是以撒的理想對象。我只求一點水喝,她竟飲了所有的駱駝。」利百加因愛的緣故所做的服侍,正是耶穌所教導門徒「第二哩路的服侍」。
有一位老修女願意陪蘇利文走第二里路,將蘇利文從黑暗世界中帶出來,因此她知道對於多種殘障的小孩要有額外的愛心,孩子才可能慢慢地改變;蘇利文則是學著老修女的方法來帶海倫凱勒,走第二里路就像這樣,會慢慢地將如此的一種生活型態與人生態度帶給別人。  
我們要如何-才能實踐耶穌基督的教導呢?我們要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之中,有機會為主作見證呢?是否一般我們都只顧履行別人對我們最低限度的要求呢?我們是否都只走被要求走的路程,卻不願多走第二哩路呢?上帝期盼我們能因著愛的緣故,多陪伴他人多走這第二哩路,這也是為主作見證的開始。

第一哩是被迫,第二哩是甘心。
第一哩是工作,第二哩是犧牲。
第一哩路是法律,第二哩路是恩典。
第一哩路是責任,第二哩路是愛心。

上帝需要多一個你,多一個願意多走一哩路的你。
台灣需要多一個你,多一個願意多走一哩路的你。
和平教會需要多一個你,多一個情願多走一哩路的你。

新的一年、2016年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努力、讓和平教會成為一間充滿上帝愛的大家庭!讓每位參與和平教會的你和我,都可以―因愛的緣故,多陪伴他人多走一哩路!



--
由 Blogger 於 1/02/2016 04:25: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02/2016 04:25:00 下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因愛的緣故-陪伴他人多走一哩路



馬太福音5章41節,耶穌說:「有人強逼你走一哩路,你就同他走二哩。」

在耶穌的時代,崇尚武力的羅馬帝國法律規定,軍人可以要求非羅馬公民替他們扛行李走一哩路;耶穌卻教導門徒主動多做一點,為愛的緣故在信仰上作見證。
舊約創世紀廿四章1-27記載亞伯拉罕遣老僕人回到故鄉為子娶妻的故事。老僕人知道這是個艱鉅的使命,要如何在短暫的相處之中,就能確定對方是善良慈心的女子呢?當黃昏時分,城內眾女子出來城外的水井旁打水,準備晚炊。利百加也肩頭扛著水瓶走過來,老僕人趨前迎著利百加,懇求說:「請將瓶裡的水,給我一點喝。」利百加說:「我主,請喝。」急忙托瓶給他喝。待老人喝夠,她主動說:「我再為駱駝打水,叫駱駝也喝足。」老僕人一句話也不說,定睛看利百加熟練地飲了群畜。老僕人臉上綻出感恩的笑容:「感謝神!像這樣慈心又善良的女子,正是以撒的理想對象。我只求一點水喝,她竟飲了所有的駱駝。」利百加因愛的緣故所做的服侍,正是耶穌所教導門徒「第二哩路的服侍」。
有一位老修女願意陪蘇利文走第二里路,將蘇利文從黑暗世界中帶出來,因此她知道對於多種殘障的小孩要有額外的愛心,孩子才可能慢慢地改變;蘇利文則是學著老修女的方法來帶海倫凱勒,走第二里路就像這樣,會慢慢地將如此的一種生活型態與人生態度帶給別人。  
我們要如何-才能實踐耶穌基督的教導呢?我們要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之中,有機會為主作見證呢?是否一般我們都只顧履行別人對我們最低限度的要求呢?我們是否都只走被要求走的路程,卻不願多走第二哩路呢?上帝期盼我們能因著愛的緣故,多陪伴他人多走這第二哩路,這也是為主作見證的開始。

第一哩是被迫,第二哩是甘心。
第一哩是工作,第二哩是犧牲。
第一哩路是法律,第二哩路是恩典。
第一哩路是責任,第二哩路是愛心。

上帝需要多一個你,多一個願意多走一哩路的你。
台灣需要多一個你,多一個願意多走一哩路的你。
和平教會需要多一個你,多一個情願多走一哩路的你。

新的一年、2016年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努力、讓和平教會成為一間充滿上帝愛的大家庭!讓每位參與和平教會的你和我,都可以―因愛的緣故,多陪伴他人多走一哩路!



--
由 Blogger 於 1/02/2016 04:25: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土石流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 上午8:34


之一
「不過就是拔一棵樹,沒有那麼嚴重的啦。」
阿土伯住在森林裡面好長一段時間了。說這片森林是他的孩子,一點也不為過。只是這片森林並不屬於阿土伯的,阿土伯因為老朋友祝爺爺身體太差,才幫忙看管照顧。阿土伯真的很照顧這片森林的一草一木,甚至小動物受傷,他也盡量在他的能力範圍內做簡單的處理。不過祝爺爺過世以後,祝爺爺的兒子阿財發現這森林有許多有用的木料,決定靠著這些木料好好的作一筆生意,改變了這原本看似平靜的地方。
「一棵樹看起來是沒甚麼,但是對於森林來說就是一個家人,你如果需要一些樹枝,果實,盡量可以取用,但是不要把整棵樹都給拔走了。」阿土伯試圖想要說服阿財不要動森林的主意,不過看樣子,效果實在不大。「阿土伯,我是尊重您是長輩,還跟您講一聲,您可別以為,我是在徵詢您的同意喔。」阿土伯也知道,當一個人真心想要做甚麼,你就算再理直也很難氣壯,畢竟充滿慾望的心是會讓人失去理智的。
自從阿財拔走了第一棵樹之後,接下來的日子,第二棵,第三棵接二連三,有價值的樹木,慢慢地都被連根拔起的帶離開森林了。阿土伯心裡雖然難過,卻也真實的無能為力。「如果這一切都是我的,不知道該有多好。」阿土伯有時候看著光禿禿的森林,心中的傷痛真的不知怎麼訴說才好。不過看樣子,阿財的野心並不只是如此,森林必較值錢的樹木都挖得差不多的時候,阿財忽然有一天跑來跟阿土伯商量。阿土伯,我要把這裡改種值錢的蔬菜,可以的話,請您可以回家,這裡不再需要您照顧了。」阿土伯聽到了這樣的消息,心理實在難過的無可言喻。
之二
阿土伯有一片祖傳的大森林,他非常的盡心的照顧著這片樹林,自從家裡的孩子長大之後,阿土伯便來到這片祖傳的森林認真地照管了起來。森林裡的一草一木,甚至森林裡的小動物,阿土伯總是如數家珍的十分用心的照顧。
有一天,阿土伯的孩子阿財來找阿土伯「爸爸,我生意失敗,孩子還小,真的需要錢,聽說森林裡有幾棵價值還不錯的樹,不知道,可不可以讓我拿去賣了,做點小生意?」畢竟也是自己的孩子,阿土伯心理十分的掙扎,不過如果只是一兩棵樹,或許真的能夠幫忙孩子度過緊急的危機,阿土伯想著想著,也終於答應了。
過了一段時間,阿財又來找阿土伯「爸爸,現在的世道真的很糟糕,上次我賣樹得到的那點錢,被人家騙了,可以再幫忙一下嗎?」阿土伯生氣的拒絕,卻阿財聲淚俱下地表示「爸爸,難道我的家庭,比不上這些樹木嗎?難道您願意眼睜睜的看著我,因為沒錢而家破人亡嗎?」阿土伯心�堛器D,阿財是說得誇張了一些,不過實在是自己的孩子,阿土伯雖然百般的不願意,卻還是答應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諺語,不知道是否可以描述阿財的現況。阿財賣了幾次的樹木,得到了一些甜頭,心�媟Q要的就越來越多了,這天他特地來找阿土伯。「爸爸,我想只是靠樹賣錢,真的不是長久的辦法,如果可以,這片森林,可以讓出一塊地,讓我種些蔬菜好嗎?現在蔬菜的價格不錯,如果可以弄出一塊地來,我相信以後我就不用再賣樹了。阿土伯實在不知道怎麼拒絕自己的孩子,畢竟種菜賣菜也是一份正當的工作,如果拒絕了他,是不是太不通情理了呢?
結局
接著阿財便在山腳下蓋了一小棟房子,並剷平了一片山腳,計畫著如何好好的使用這塊土地。阿土伯回到了自己城市居住的地方,心裡掛念著森林裡的一切,卻這一切已經不如過往了。
有一天,阿土伯看著電視上的新聞,颱風過後的災情報導。一個土石流的畫面,深深地抓住阿土伯的眼睛,「那!那不就是…」

傳道書2:19
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土石流


之一
「不過就是拔一棵樹,沒有那麼嚴重的啦。」
阿土伯住在森林裡面好長一段時間了。說這片森林是他的孩子,一點也不為過。只是這片森林並不屬於阿土伯的,阿土伯因為老朋友祝爺爺身體太差,才幫忙看管照顧。阿土伯真的很照顧這片森林的一草一木,甚至小動物受傷,他也盡量在他的能力範圍內做簡單的處理。不過祝爺爺過世以後,祝爺爺的兒子阿財發現這森林有許多有用的木料,決定靠著這些木料好好的作一筆生意,改變了這原本看似平靜的地方。
「一棵樹看起來是沒甚麼,但是對於森林來說就是一個家人,你如果需要一些樹枝,果實,盡量可以取用,但是不要把整棵樹都給拔走了。」阿土伯試圖想要說服阿財不要動森林的主意,不過看樣子,效果實在不大。「阿土伯,我是尊重您是長輩,還跟您講一聲,您可別以為,我是在徵詢您的同意喔。」阿土伯也知道,當一個人真心想要做甚麼,你就算再理直也很難氣壯,畢竟充滿慾望的心是會讓人失去理智的。
自從阿財拔走了第一棵樹之後,接下來的日子,第二棵,第三棵接二連三,有價值的樹木,慢慢地都被連根拔起的帶離開森林了。阿土伯心裡雖然難過,卻也真實的無能為力。「如果這一切都是我的,不知道該有多好。」阿土伯有時候看著光禿禿的森林,心中的傷痛真的不知怎麼訴說才好。不過看樣子,阿財的野心並不只是如此,森林必較值錢的樹木都挖得差不多的時候,阿財忽然有一天跑來跟阿土伯商量。阿土伯,我要把這裡改種值錢的蔬菜,可以的話,請您可以回家,這裡不再需要您照顧了。」阿土伯聽到了這樣的消息,心理實在難過的無可言喻。
之二
阿土伯有一片祖傳的大森林,他非常的盡心的照顧著這片樹林,自從家裡的孩子長大之後,阿土伯便來到這片祖傳的森林認真地照管了起來。森林裡的一草一木,甚至森林裡的小動物,阿土伯總是如數家珍的十分用心的照顧。
有一天,阿土伯的孩子阿財來找阿土伯「爸爸,我生意失敗,孩子還小,真的需要錢,聽說森林裡有幾棵價值還不錯的樹,不知道,可不可以讓我拿去賣了,做點小生意?」畢竟也是自己的孩子,阿土伯心理十分的掙扎,不過如果只是一兩棵樹,或許真的能夠幫忙孩子度過緊急的危機,阿土伯想著想著,也終於答應了。
過了一段時間,阿財又來找阿土伯「爸爸,現在的世道真的很糟糕,上次我賣樹得到的那點錢,被人家騙了,可以再幫忙一下嗎?」阿土伯生氣的拒絕,卻阿財聲淚俱下地表示「爸爸,難道我的家庭,比不上這些樹木嗎?難道您願意眼睜睜的看著我,因為沒錢而家破人亡嗎?」阿土伯心�堛器D,阿財是說得誇張了一些,不過實在是自己的孩子,阿土伯雖然百般的不願意,卻還是答應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諺語,不知道是否可以描述阿財的現況。阿財賣了幾次的樹木,得到了一些甜頭,心�媟Q要的就越來越多了,這天他特地來找阿土伯。「爸爸,我想只是靠樹賣錢,真的不是長久的辦法,如果可以,這片森林,可以讓出一塊地,讓我種些蔬菜好嗎?現在蔬菜的價格不錯,如果可以弄出一塊地來,我相信以後我就不用再賣樹了。阿土伯實在不知道怎麼拒絕自己的孩子,畢竟種菜賣菜也是一份正當的工作,如果拒絕了他,是不是太不通情理了呢?
結局
接著阿財便在山腳下蓋了一小棟房子,並剷平了一片山腳,計畫著如何好好的使用這塊土地。阿土伯回到了自己城市居住的地方,心裡掛念著森林裡的一切,卻這一切已經不如過往了。
有一天,阿土伯看著電視上的新聞,颱風過後的災情報導。一個土石流的畫面,深深地抓住阿土伯的眼睛,「那!那不就是…」

傳道書2:19
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土石流


之一
「不過就是拔一棵樹,沒有那麼嚴重的啦。」
阿土伯住在森林裡面好長一段時間了。說這片森林是他的孩子,一點也不為過。只是這片森林並不屬於阿土伯的,阿土伯因為老朋友祝爺爺身體太差,才幫忙看管照顧。阿土伯真的很照顧這片森林的一草一木,甚至小動物受傷,他也盡量在他的能力範圍內做簡單的處理。不過祝爺爺過世以後,祝爺爺的兒子阿財發現這森林有許多有用的木料,決定靠著這些木料好好的作一筆生意,改變了這原本看似平靜的地方。
「一棵樹看起來是沒甚麼,但是對於森林來說就是一個家人,你如果需要一些樹枝,果實,盡量可以取用,但是不要把整棵樹都給拔走了。」阿土伯試圖想要說服阿財不要動森林的主意,不過看樣子,效果實在不大。「阿土伯,我是尊重您是長輩,還跟您講一聲,您可別以為,我是在徵詢您的同意喔。」阿土伯也知道,當一個人真心想要做甚麼,你就算再理直也很難氣壯,畢竟充滿慾望的心是會讓人失去理智的。
自從阿財拔走了第一棵樹之後,接下來的日子,第二棵,第三棵接二連三,有價值的樹木,慢慢地都被連根拔起的帶離開森林了。阿土伯心裡雖然難過,卻也真實的無能為力。「如果這一切都是我的,不知道該有多好。」阿土伯有時候看著光禿禿的森林,心中的傷痛真的不知怎麼訴說才好。不過看樣子,阿財的野心並不只是如此,森林必較值錢的樹木都挖得差不多的時候,阿財忽然有一天跑來跟阿土伯商量。阿土伯,我要把這裡改種值錢的蔬菜,可以的話,請您可以回家,這裡不再需要您照顧了。」阿土伯聽到了這樣的消息,心理實在難過的無可言喻。
之二
阿土伯有一片祖傳的大森林,他非常的盡心的照顧著這片樹林,自從家裡的孩子長大之後,阿土伯便來到這片祖傳的森林認真地照管了起來。森林裡的一草一木,甚至森林裡的小動物,阿土伯總是如數家珍的十分用心的照顧。
有一天,阿土伯的孩子阿財來找阿土伯「爸爸,我生意失敗,孩子還小,真的需要錢,聽說森林裡有幾棵價值還不錯的樹,不知道,可不可以讓我拿去賣了,做點小生意?」畢竟也是自己的孩子,阿土伯心理十分的掙扎,不過如果只是一兩棵樹,或許真的能夠幫忙孩子度過緊急的危機,阿土伯想著想著,也終於答應了。
過了一段時間,阿財又來找阿土伯「爸爸,現在的世道真的很糟糕,上次我賣樹得到的那點錢,被人家騙了,可以再幫忙一下嗎?」阿土伯生氣的拒絕,卻阿財聲淚俱下地表示「爸爸,難道我的家庭,比不上這些樹木嗎?難道您願意眼睜睜的看著我,因為沒錢而家破人亡嗎?」阿土伯心�堛器D,阿財是說得誇張了一些,不過實在是自己的孩子,阿土伯雖然百般的不願意,卻還是答應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諺語,不知道是否可以描述阿財的現況。阿財賣了幾次的樹木,得到了一些甜頭,心�媟Q要的就越來越多了,這天他特地來找阿土伯。「爸爸,我想只是靠樹賣錢,真的不是長久的辦法,如果可以,這片森林,可以讓出一塊地,讓我種些蔬菜好嗎?現在蔬菜的價格不錯,如果可以弄出一塊地來,我相信以後我就不用再賣樹了。阿土伯實在不知道怎麼拒絕自己的孩子,畢竟種菜賣菜也是一份正當的工作,如果拒絕了他,是不是太不通情理了呢?
結局
接著阿財便在山腳下蓋了一小棟房子,並剷平了一片山腳,計畫著如何好好的使用這塊土地。阿土伯回到了自己城市居住的地方,心裡掛念著森林裡的一切,卻這一切已經不如過往了。
有一天,阿土伯看著電視上的新聞,颱風過後的災情報導。一個土石流的畫面,深深地抓住阿土伯的眼睛,「那!那不就是…」

傳道書2:19
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土石流


之一
「不過就是拔一棵樹,沒有那麼嚴重的啦。」
阿土伯住在森林裡面好長一段時間了。說這片森林是他的孩子,一點也不為過。只是這片森林並不屬於阿土伯的,阿土伯因為老朋友祝爺爺身體太差,才幫忙看管照顧。阿土伯真的很照顧這片森林的一草一木,甚至小動物受傷,他也盡量在他的能力範圍內做簡單的處理。不過祝爺爺過世以後,祝爺爺的兒子阿財發現這森林有許多有用的木料,決定靠著這些木料好好的作一筆生意,改變了這原本看似平靜的地方。
「一棵樹看起來是沒甚麼,但是對於森林來說就是一個家人,你如果需要一些樹枝,果實,盡量可以取用,但是不要把整棵樹都給拔走了。」阿土伯試圖想要說服阿財不要動森林的主意,不過看樣子,效果實在不大。「阿土伯,我是尊重您是長輩,還跟您講一聲,您可別以為,我是在徵詢您的同意喔。」阿土伯也知道,當一個人真心想要做甚麼,你就算再理直也很難氣壯,畢竟充滿慾望的心是會讓人失去理智的。
自從阿財拔走了第一棵樹之後,接下來的日子,第二棵,第三棵接二連三,有價值的樹木,慢慢地都被連根拔起的帶離開森林了。阿土伯心裡雖然難過,卻也真實的無能為力。「如果這一切都是我的,不知道該有多好。」阿土伯有時候看著光禿禿的森林,心中的傷痛真的不知怎麼訴說才好。不過看樣子,阿財的野心並不只是如此,森林必較值錢的樹木都挖得差不多的時候,阿財忽然有一天跑來跟阿土伯商量。阿土伯,我要把這裡改種值錢的蔬菜,可以的話,請您可以回家,這裡不再需要您照顧了。」阿土伯聽到了這樣的消息,心理實在難過的無可言喻。
之二
阿土伯有一片祖傳的大森林,他非常的盡心的照顧著這片樹林,自從家裡的孩子長大之後,阿土伯便來到這片祖傳的森林認真地照管了起來。森林裡的一草一木,甚至森林裡的小動物,阿土伯總是如數家珍的十分用心的照顧。
有一天,阿土伯的孩子阿財來找阿土伯「爸爸,我生意失敗,孩子還小,真的需要錢,聽說森林裡有幾棵價值還不錯的樹,不知道,可不可以讓我拿去賣了,做點小生意?」畢竟也是自己的孩子,阿土伯心理十分的掙扎,不過如果只是一兩棵樹,或許真的能夠幫忙孩子度過緊急的危機,阿土伯想著想著,也終於答應了。
過了一段時間,阿財又來找阿土伯「爸爸,現在的世道真的很糟糕,上次我賣樹得到的那點錢,被人家騙了,可以再幫忙一下嗎?」阿土伯生氣的拒絕,卻阿財聲淚俱下地表示「爸爸,難道我的家庭,比不上這些樹木嗎?難道您願意眼睜睜的看著我,因為沒錢而家破人亡嗎?」阿土伯心�堛器D,阿財是說得誇張了一些,不過實在是自己的孩子,阿土伯雖然百般的不願意,卻還是答應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諺語,不知道是否可以描述阿財的現況。阿財賣了幾次的樹木,得到了一些甜頭,心�媟Q要的就越來越多了,這天他特地來找阿土伯。「爸爸,我想只是靠樹賣錢,真的不是長久的辦法,如果可以,這片森林,可以讓出一塊地,讓我種些蔬菜好嗎?現在蔬菜的價格不錯,如果可以弄出一塊地來,我相信以後我就不用再賣樹了。阿土伯實在不知道怎麼拒絕自己的孩子,畢竟種菜賣菜也是一份正當的工作,如果拒絕了他,是不是太不通情理了呢?
結局
接著阿財便在山腳下蓋了一小棟房子,並剷平了一片山腳,計畫著如何好好的使用這塊土地。阿土伯回到了自己城市居住的地方,心裡掛念著森林裡的一切,卻這一切已經不如過往了。
有一天,阿土伯看著電視上的新聞,颱風過後的災情報導。一個土石流的畫面,深深地抓住阿土伯的眼睛,「那!那不就是…」

傳道書2:19
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土石流


之一
「不過就是拔一棵樹,沒有那麼嚴重的啦。」
阿土伯住在森林裡面好長一段時間了。說這片森林是他的孩子,一點也不為過。只是這片森林並不屬於阿土伯的,阿土伯因為老朋友祝爺爺身體太差,才幫忙看管照顧。阿土伯真的很照顧這片森林的一草一木,甚至小動物受傷,他也盡量在他的能力範圍內做簡單的處理。不過祝爺爺過世以後,祝爺爺的兒子阿財發現這森林有許多有用的木料,決定靠著這些木料好好的作一筆生意,改變了這原本看似平靜的地方。
「一棵樹看起來是沒甚麼,但是對於森林來說就是一個家人,你如果需要一些樹枝,果實,盡量可以取用,但是不要把整棵樹都給拔走了。」阿土伯試圖想要說服阿財不要動森林的主意,不過看樣子,效果實在不大。「阿土伯,我是尊重您是長輩,還跟您講一聲,您可別以為,我是在徵詢您的同意喔。」阿土伯也知道,當一個人真心想要做甚麼,你就算再理直也很難氣壯,畢竟充滿慾望的心是會讓人失去理智的。
自從阿財拔走了第一棵樹之後,接下來的日子,第二棵,第三棵接二連三,有價值的樹木,慢慢地都被連根拔起的帶離開森林了。阿土伯心裡雖然難過,卻也真實的無能為力。「如果這一切都是我的,不知道該有多好。」阿土伯有時候看著光禿禿的森林,心中的傷痛真的不知怎麼訴說才好。不過看樣子,阿財的野心並不只是如此,森林必較值錢的樹木都挖得差不多的時候,阿財忽然有一天跑來跟阿土伯商量。阿土伯,我要把這裡改種值錢的蔬菜,可以的話,請您可以回家,這裡不再需要您照顧了。」阿土伯聽到了這樣的消息,心理實在難過的無可言喻。
之二
阿土伯有一片祖傳的大森林,他非常的盡心的照顧著這片樹林,自從家裡的孩子長大之後,阿土伯便來到這片祖傳的森林認真地照管了起來。森林裡的一草一木,甚至森林裡的小動物,阿土伯總是如數家珍的十分用心的照顧。
有一天,阿土伯的孩子阿財來找阿土伯「爸爸,我生意失敗,孩子還小,真的需要錢,聽說森林裡有幾棵價值還不錯的樹,不知道,可不可以讓我拿去賣了,做點小生意?」畢竟也是自己的孩子,阿土伯心理十分的掙扎,不過如果只是一兩棵樹,或許真的能夠幫忙孩子度過緊急的危機,阿土伯想著想著,也終於答應了。
過了一段時間,阿財又來找阿土伯「爸爸,現在的世道真的很糟糕,上次我賣樹得到的那點錢,被人家騙了,可以再幫忙一下嗎?」阿土伯生氣的拒絕,卻阿財聲淚俱下地表示「爸爸,難道我的家庭,比不上這些樹木嗎?難道您願意眼睜睜的看著我,因為沒錢而家破人亡嗎?」阿土伯心�堛器D,阿財是說得誇張了一些,不過實在是自己的孩子,阿土伯雖然百般的不願意,卻還是答應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諺語,不知道是否可以描述阿財的現況。阿財賣了幾次的樹木,得到了一些甜頭,心�媟Q要的就越來越多了,這天他特地來找阿土伯。「爸爸,我想只是靠樹賣錢,真的不是長久的辦法,如果可以,這片森林,可以讓出一塊地,讓我種些蔬菜好嗎?現在蔬菜的價格不錯,如果可以弄出一塊地來,我相信以後我就不用再賣樹了。阿土伯實在不知道怎麼拒絕自己的孩子,畢竟種菜賣菜也是一份正當的工作,如果拒絕了他,是不是太不通情理了呢?
結局
接著阿財便在山腳下蓋了一小棟房子,並剷平了一片山腳,計畫著如何好好的使用這塊土地。阿土伯回到了自己城市居住的地方,心裡掛念著森林裡的一切,卻這一切已經不如過往了。
有一天,阿土伯看著電視上的新聞,颱風過後的災情報導。一個土石流的畫面,深深地抓住阿土伯的眼睛,「那!那不就是…」

傳道書2:19
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土石流


之一
「不過就是拔一棵樹,沒有那麼嚴重的啦。」
阿土伯住在森林裡面好長一段時間了。說這片森林是他的孩子,一點也不為過。只是這片森林並不屬於阿土伯的,阿土伯因為老朋友祝爺爺身體太差,才幫忙看管照顧。阿土伯真的很照顧這片森林的一草一木,甚至小動物受傷,他也盡量在他的能力範圍內做簡單的處理。不過祝爺爺過世以後,祝爺爺的兒子阿財發現這森林有許多有用的木料,決定靠著這些木料好好的作一筆生意,改變了這原本看似平靜的地方。
「一棵樹看起來是沒甚麼,但是對於森林來說就是一個家人,你如果需要一些樹枝,果實,盡量可以取用,但是不要把整棵樹都給拔走了。」阿土伯試圖想要說服阿財不要動森林的主意,不過看樣子,效果實在不大。「阿土伯,我是尊重您是長輩,還跟您講一聲,您可別以為,我是在徵詢您的同意喔。」阿土伯也知道,當一個人真心想要做甚麼,你就算再理直也很難氣壯,畢竟充滿慾望的心是會讓人失去理智的。
自從阿財拔走了第一棵樹之後,接下來的日子,第二棵,第三棵接二連三,有價值的樹木,慢慢地都被連根拔起的帶離開森林了。阿土伯心裡雖然難過,卻也真實的無能為力。「如果這一切都是我的,不知道該有多好。」阿土伯有時候看著光禿禿的森林,心中的傷痛真的不知怎麼訴說才好。不過看樣子,阿財的野心並不只是如此,森林必較值錢的樹木都挖得差不多的時候,阿財忽然有一天跑來跟阿土伯商量。阿土伯,我要把這裡改種值錢的蔬菜,可以的話,請您可以回家,這裡不再需要您照顧了。」阿土伯聽到了這樣的消息,心理實在難過的無可言喻。
之二
阿土伯有一片祖傳的大森林,他非常的盡心的照顧著這片樹林,自從家裡的孩子長大之後,阿土伯便來到這片祖傳的森林認真地照管了起來。森林裡的一草一木,甚至森林裡的小動物,阿土伯總是如數家珍的十分用心的照顧。
有一天,阿土伯的孩子阿財來找阿土伯「爸爸,我生意失敗,孩子還小,真的需要錢,聽說森林裡有幾棵價值還不錯的樹,不知道,可不可以讓我拿去賣了,做點小生意?」畢竟也是自己的孩子,阿土伯心理十分的掙扎,不過如果只是一兩棵樹,或許真的能夠幫忙孩子度過緊急的危機,阿土伯想著想著,也終於答應了。
過了一段時間,阿財又來找阿土伯「爸爸,現在的世道真的很糟糕,上次我賣樹得到的那點錢,被人家騙了,可以再幫忙一下嗎?」阿土伯生氣的拒絕,卻阿財聲淚俱下地表示「爸爸,難道我的家庭,比不上這些樹木嗎?難道您願意眼睜睜的看著我,因為沒錢而家破人亡嗎?」阿土伯心�堛器D,阿財是說得誇張了一些,不過實在是自己的孩子,阿土伯雖然百般的不願意,卻還是答應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諺語,不知道是否可以描述阿財的現況。阿財賣了幾次的樹木,得到了一些甜頭,心�媟Q要的就越來越多了,這天他特地來找阿土伯。「爸爸,我想只是靠樹賣錢,真的不是長久的辦法,如果可以,這片森林,可以讓出一塊地,讓我種些蔬菜好嗎?現在蔬菜的價格不錯,如果可以弄出一塊地來,我相信以後我就不用再賣樹了。阿土伯實在不知道怎麼拒絕自己的孩子,畢竟種菜賣菜也是一份正當的工作,如果拒絕了他,是不是太不通情理了呢?
結局
接著阿財便在山腳下蓋了一小棟房子,並剷平了一片山腳,計畫著如何好好的使用這塊土地。阿土伯回到了自己城市居住的地方,心裡掛念著森林裡的一切,卻這一切已經不如過往了。
有一天,阿土伯看著電視上的新聞,颱風過後的災情報導。一個土石流的畫面,深深地抓住阿土伯的眼睛,「那!那不就是…」

傳道書2:19
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土石流


之一
「不過就是拔一棵樹,沒有那麼嚴重的啦。」
阿土伯住在森林裡面好長一段時間了。說這片森林是他的孩子,一點也不為過。只是這片森林並不屬於阿土伯的,阿土伯因為老朋友祝爺爺身體太差,才幫忙看管照顧。阿土伯真的很照顧這片森林的一草一木,甚至小動物受傷,他也盡量在他的能力範圍內做簡單的處理。不過祝爺爺過世以後,祝爺爺的兒子阿財發現這森林有許多有用的木料,決定靠著這些木料好好的作一筆生意,改變了這原本看似平靜的地方。
「一棵樹看起來是沒甚麼,但是對於森林來說就是一個家人,你如果需要一些樹枝,果實,盡量可以取用,但是不要把整棵樹都給拔走了。」阿土伯試圖想要說服阿財不要動森林的主意,不過看樣子,效果實在不大。「阿土伯,我是尊重您是長輩,還跟您講一聲,您可別以為,我是在徵詢您的同意喔。」阿土伯也知道,當一個人真心想要做甚麼,你就算再理直也很難氣壯,畢竟充滿慾望的心是會讓人失去理智的。
自從阿財拔走了第一棵樹之後,接下來的日子,第二棵,第三棵接二連三,有價值的樹木,慢慢地都被連根拔起的帶離開森林了。阿土伯心裡雖然難過,卻也真實的無能為力。「如果這一切都是我的,不知道該有多好。」阿土伯有時候看著光禿禿的森林,心中的傷痛真的不知怎麼訴說才好。不過看樣子,阿財的野心並不只是如此,森林必較值錢的樹木都挖得差不多的時候,阿財忽然有一天跑來跟阿土伯商量。阿土伯,我要把這裡改種值錢的蔬菜,可以的話,請您可以回家,這裡不再需要您照顧了。」阿土伯聽到了這樣的消息,心理實在難過的無可言喻。
之二
阿土伯有一片祖傳的大森林,他非常的盡心的照顧著這片樹林,自從家裡的孩子長大之後,阿土伯便來到這片祖傳的森林認真地照管了起來。森林裡的一草一木,甚至森林裡的小動物,阿土伯總是如數家珍的十分用心的照顧。
有一天,阿土伯的孩子阿財來找阿土伯「爸爸,我生意失敗,孩子還小,真的需要錢,聽說森林裡有幾棵價值還不錯的樹,不知道,可不可以讓我拿去賣了,做點小生意?」畢竟也是自己的孩子,阿土伯心理十分的掙扎,不過如果只是一兩棵樹,或許真的能夠幫忙孩子度過緊急的危機,阿土伯想著想著,也終於答應了。
過了一段時間,阿財又來找阿土伯「爸爸,現在的世道真的很糟糕,上次我賣樹得到的那點錢,被人家騙了,可以再幫忙一下嗎?」阿土伯生氣的拒絕,卻阿財聲淚俱下地表示「爸爸,難道我的家庭,比不上這些樹木嗎?難道您願意眼睜睜的看著我,因為沒錢而家破人亡嗎?」阿土伯心�堛器D,阿財是說得誇張了一些,不過實在是自己的孩子,阿土伯雖然百般的不願意,卻還是答應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諺語,不知道是否可以描述阿財的現況。阿財賣了幾次的樹木,得到了一些甜頭,心�媟Q要的就越來越多了,這天他特地來找阿土伯。「爸爸,我想只是靠樹賣錢,真的不是長久的辦法,如果可以,這片森林,可以讓出一塊地,讓我種些蔬菜好嗎?現在蔬菜的價格不錯,如果可以弄出一塊地來,我相信以後我就不用再賣樹了。阿土伯實在不知道怎麼拒絕自己的孩子,畢竟種菜賣菜也是一份正當的工作,如果拒絕了他,是不是太不通情理了呢?
結局
接著阿財便在山腳下蓋了一小棟房子,並剷平了一片山腳,計畫著如何好好的使用這塊土地。阿土伯回到了自己城市居住的地方,心裡掛念著森林裡的一切,卻這一切已經不如過往了。
有一天,阿土伯看著電視上的新聞,颱風過後的災情報導。一個土石流的畫面,深深地抓住阿土伯的眼睛,「那!那不就是…」

傳道書2:19
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土石流


之一
「不過就是拔一棵樹,沒有那麼嚴重的啦。」
阿土伯住在森林裡面好長一段時間了。說這片森林是他的孩子,一點也不為過。只是這片森林並不屬於阿土伯的,阿土伯因為老朋友祝爺爺身體太差,才幫忙看管照顧。阿土伯真的很照顧這片森林的一草一木,甚至小動物受傷,他也盡量在他的能力範圍內做簡單的處理。不過祝爺爺過世以後,祝爺爺的兒子阿財發現這森林有許多有用的木料,決定靠著這些木料好好的作一筆生意,改變了這原本看似平靜的地方。
「一棵樹看起來是沒甚麼,但是對於森林來說就是一個家人,你如果需要一些樹枝,果實,盡量可以取用,但是不要把整棵樹都給拔走了。」阿土伯試圖想要說服阿財不要動森林的主意,不過看樣子,效果實在不大。「阿土伯,我是尊重您是長輩,還跟您講一聲,您可別以為,我是在徵詢您的同意喔。」阿土伯也知道,當一個人真心想要做甚麼,你就算再理直也很難氣壯,畢竟充滿慾望的心是會讓人失去理智的。
自從阿財拔走了第一棵樹之後,接下來的日子,第二棵,第三棵接二連三,有價值的樹木,慢慢地都被連根拔起的帶離開森林了。阿土伯心裡雖然難過,卻也真實的無能為力。「如果這一切都是我的,不知道該有多好。」阿土伯有時候看著光禿禿的森林,心中的傷痛真的不知怎麼訴說才好。不過看樣子,阿財的野心並不只是如此,森林必較值錢的樹木都挖得差不多的時候,阿財忽然有一天跑來跟阿土伯商量。阿土伯,我要把這裡改種值錢的蔬菜,可以的話,請您可以回家,這裡不再需要您照顧了。」阿土伯聽到了這樣的消息,心理實在難過的無可言喻。
之二
阿土伯有一片祖傳的大森林,他非常的盡心的照顧著這片樹林,自從家裡的孩子長大之後,阿土伯便來到這片祖傳的森林認真地照管了起來。森林裡的一草一木,甚至森林裡的小動物,阿土伯總是如數家珍的十分用心的照顧。
有一天,阿土伯的孩子阿財來找阿土伯「爸爸,我生意失敗,孩子還小,真的需要錢,聽說森林裡有幾棵價值還不錯的樹,不知道,可不可以讓我拿去賣了,做點小生意?」畢竟也是自己的孩子,阿土伯心理十分的掙扎,不過如果只是一兩棵樹,或許真的能夠幫忙孩子度過緊急的危機,阿土伯想著想著,也終於答應了。
過了一段時間,阿財又來找阿土伯「爸爸,現在的世道真的很糟糕,上次我賣樹得到的那點錢,被人家騙了,可以再幫忙一下嗎?」阿土伯生氣的拒絕,卻阿財聲淚俱下地表示「爸爸,難道我的家庭,比不上這些樹木嗎?難道您願意眼睜睜的看著我,因為沒錢而家破人亡嗎?」阿土伯心�堛器D,阿財是說得誇張了一些,不過實在是自己的孩子,阿土伯雖然百般的不願意,卻還是答應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諺語,不知道是否可以描述阿財的現況。阿財賣了幾次的樹木,得到了一些甜頭,心�媟Q要的就越來越多了,這天他特地來找阿土伯。「爸爸,我想只是靠樹賣錢,真的不是長久的辦法,如果可以,這片森林,可以讓出一塊地,讓我種些蔬菜好嗎?現在蔬菜的價格不錯,如果可以弄出一塊地來,我相信以後我就不用再賣樹了。阿土伯實在不知道怎麼拒絕自己的孩子,畢竟種菜賣菜也是一份正當的工作,如果拒絕了他,是不是太不通情理了呢?
結局
接著阿財便在山腳下蓋了一小棟房子,並剷平了一片山腳,計畫著如何好好的使用這塊土地。阿土伯回到了自己城市居住的地方,心裡掛念著森林裡的一切,卻這一切已經不如過往了。
有一天,阿土伯看著電視上的新聞,颱風過後的災情報導。一個土石流的畫面,深深地抓住阿土伯的眼睛,「那!那不就是…」

傳道書2:19
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土石流


之一
「不過就是拔一棵樹,沒有那麼嚴重的啦。」
阿土伯住在森林裡面好長一段時間了。說這片森林是他的孩子,一點也不為過。只是這片森林並不屬於阿土伯的,阿土伯因為老朋友祝爺爺身體太差,才幫忙看管照顧。阿土伯真的很照顧這片森林的一草一木,甚至小動物受傷,他也盡量在他的能力範圍內做簡單的處理。不過祝爺爺過世以後,祝爺爺的兒子阿財發現這森林有許多有用的木料,決定靠著這些木料好好的作一筆生意,改變了這原本看似平靜的地方。
「一棵樹看起來是沒甚麼,但是對於森林來說就是一個家人,你如果需要一些樹枝,果實,盡量可以取用,但是不要把整棵樹都給拔走了。」阿土伯試圖想要說服阿財不要動森林的主意,不過看樣子,效果實在不大。「阿土伯,我是尊重您是長輩,還跟您講一聲,您可別以為,我是在徵詢您的同意喔。」阿土伯也知道,當一個人真心想要做甚麼,你就算再理直也很難氣壯,畢竟充滿慾望的心是會讓人失去理智的。
自從阿財拔走了第一棵樹之後,接下來的日子,第二棵,第三棵接二連三,有價值的樹木,慢慢地都被連根拔起的帶離開森林了。阿土伯心裡雖然難過,卻也真實的無能為力。「如果這一切都是我的,不知道該有多好。」阿土伯有時候看著光禿禿的森林,心中的傷痛真的不知怎麼訴說才好。不過看樣子,阿財的野心並不只是如此,森林必較值錢的樹木都挖得差不多的時候,阿財忽然有一天跑來跟阿土伯商量。阿土伯,我要把這裡改種值錢的蔬菜,可以的話,請您可以回家,這裡不再需要您照顧了。」阿土伯聽到了這樣的消息,心理實在難過的無可言喻。
之二
阿土伯有一片祖傳的大森林,他非常的盡心的照顧著這片樹林,自從家裡的孩子長大之後,阿土伯便來到這片祖傳的森林認真地照管了起來。森林裡的一草一木,甚至森林裡的小動物,阿土伯總是如數家珍的十分用心的照顧。
有一天,阿土伯的孩子阿財來找阿土伯「爸爸,我生意失敗,孩子還小,真的需要錢,聽說森林裡有幾棵價值還不錯的樹,不知道,可不可以讓我拿去賣了,做點小生意?」畢竟也是自己的孩子,阿土伯心理十分的掙扎,不過如果只是一兩棵樹,或許真的能夠幫忙孩子度過緊急的危機,阿土伯想著想著,也終於答應了。
過了一段時間,阿財又來找阿土伯「爸爸,現在的世道真的很糟糕,上次我賣樹得到的那點錢,被人家騙了,可以再幫忙一下嗎?」阿土伯生氣的拒絕,卻阿財聲淚俱下地表示「爸爸,難道我的家庭,比不上這些樹木嗎?難道您願意眼睜睜的看著我,因為沒錢而家破人亡嗎?」阿土伯心�堛器D,阿財是說得誇張了一些,不過實在是自己的孩子,阿土伯雖然百般的不願意,卻還是答應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諺語,不知道是否可以描述阿財的現況。阿財賣了幾次的樹木,得到了一些甜頭,心�媟Q要的就越來越多了,這天他特地來找阿土伯。「爸爸,我想只是靠樹賣錢,真的不是長久的辦法,如果可以,這片森林,可以讓出一塊地,讓我種些蔬菜好嗎?現在蔬菜的價格不錯,如果可以弄出一塊地來,我相信以後我就不用再賣樹了。阿土伯實在不知道怎麼拒絕自己的孩子,畢竟種菜賣菜也是一份正當的工作,如果拒絕了他,是不是太不通情理了呢?
結局
接著阿財便在山腳下蓋了一小棟房子,並剷平了一片山腳,計畫著如何好好的使用這塊土地。阿土伯回到了自己城市居住的地方,心裡掛念著森林裡的一切,卻這一切已經不如過往了。
有一天,阿土伯看著電視上的新聞,颱風過後的災情報導。一個土石流的畫面,深深地抓住阿土伯的眼睛,「那!那不就是…」

傳道書2:19
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土石流


之一
「不過就是拔一棵樹,沒有那麼嚴重的啦。」
阿土伯住在森林裡面好長一段時間了。說這片森林是他的孩子,一點也不為過。只是這片森林並不屬於阿土伯的,阿土伯因為老朋友祝爺爺身體太差,才幫忙看管照顧。阿土伯真的很照顧這片森林的一草一木,甚至小動物受傷,他也盡量在他的能力範圍內做簡單的處理。不過祝爺爺過世以後,祝爺爺的兒子阿財發現這森林有許多有用的木料,決定靠著這些木料好好的作一筆生意,改變了這原本看似平靜的地方。
「一棵樹看起來是沒甚麼,但是對於森林來說就是一個家人,你如果需要一些樹枝,果實,盡量可以取用,但是不要把整棵樹都給拔走了。」阿土伯試圖想要說服阿財不要動森林的主意,不過看樣子,效果實在不大。「阿土伯,我是尊重您是長輩,還跟您講一聲,您可別以為,我是在徵詢您的同意喔。」阿土伯也知道,當一個人真心想要做甚麼,你就算再理直也很難氣壯,畢竟充滿慾望的心是會讓人失去理智的。
自從阿財拔走了第一棵樹之後,接下來的日子,第二棵,第三棵接二連三,有價值的樹木,慢慢地都被連根拔起的帶離開森林了。阿土伯心裡雖然難過,卻也真實的無能為力。「如果這一切都是我的,不知道該有多好。」阿土伯有時候看著光禿禿的森林,心中的傷痛真的不知怎麼訴說才好。不過看樣子,阿財的野心並不只是如此,森林必較值錢的樹木都挖得差不多的時候,阿財忽然有一天跑來跟阿土伯商量。阿土伯,我要把這裡改種值錢的蔬菜,可以的話,請您可以回家,這裡不再需要您照顧了。」阿土伯聽到了這樣的消息,心理實在難過的無可言喻。
之二
阿土伯有一片祖傳的大森林,他非常的盡心的照顧著這片樹林,自從家裡的孩子長大之後,阿土伯便來到這片祖傳的森林認真地照管了起來。森林裡的一草一木,甚至森林裡的小動物,阿土伯總是如數家珍的十分用心的照顧。
有一天,阿土伯的孩子阿財來找阿土伯「爸爸,我生意失敗,孩子還小,真的需要錢,聽說森林裡有幾棵價值還不錯的樹,不知道,可不可以讓我拿去賣了,做點小生意?」畢竟也是自己的孩子,阿土伯心理十分的掙扎,不過如果只是一兩棵樹,或許真的能夠幫忙孩子度過緊急的危機,阿土伯想著想著,也終於答應了。
過了一段時間,阿財又來找阿土伯「爸爸,現在的世道真的很糟糕,上次我賣樹得到的那點錢,被人家騙了,可以再幫忙一下嗎?」阿土伯生氣的拒絕,卻阿財聲淚俱下地表示「爸爸,難道我的家庭,比不上這些樹木嗎?難道您願意眼睜睜的看著我,因為沒錢而家破人亡嗎?」阿土伯心�堛器D,阿財是說得誇張了一些,不過實在是自己的孩子,阿土伯雖然百般的不願意,卻還是答應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諺語,不知道是否可以描述阿財的現況。阿財賣了幾次的樹木,得到了一些甜頭,心�媟Q要的就越來越多了,這天他特地來找阿土伯。「爸爸,我想只是靠樹賣錢,真的不是長久的辦法,如果可以,這片森林,可以讓出一塊地,讓我種些蔬菜好嗎?現在蔬菜的價格不錯,如果可以弄出一塊地來,我相信以後我就不用再賣樹了。阿土伯實在不知道怎麼拒絕自己的孩子,畢竟種菜賣菜也是一份正當的工作,如果拒絕了他,是不是太不通情理了呢?
結局
接著阿財便在山腳下蓋了一小棟房子,並剷平了一片山腳,計畫著如何好好的使用這塊土地。阿土伯回到了自己城市居住的地方,心裡掛念著森林裡的一切,卻這一切已經不如過往了。
有一天,阿土伯看著電視上的新聞,颱風過後的災情報導。一個土石流的畫面,深深地抓住阿土伯的眼睛,「那!那不就是…」

傳道書2:19
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土石流


之一
「不過就是拔一棵樹,沒有那麼嚴重的啦。」
阿土伯住在森林裡面好長一段時間了。說這片森林是他的孩子,一點也不為過。只是這片森林並不屬於阿土伯的,阿土伯因為老朋友祝爺爺身體太差,才幫忙看管照顧。阿土伯真的很照顧這片森林的一草一木,甚至小動物受傷,他也盡量在他的能力範圍內做簡單的處理。不過祝爺爺過世以後,祝爺爺的兒子阿財發現這森林有許多有用的木料,決定靠著這些木料好好的作一筆生意,改變了這原本看似平靜的地方。
「一棵樹看起來是沒甚麼,但是對於森林來說就是一個家人,你如果需要一些樹枝,果實,盡量可以取用,但是不要把整棵樹都給拔走了。」阿土伯試圖想要說服阿財不要動森林的主意,不過看樣子,效果實在不大。「阿土伯,我是尊重您是長輩,還跟您講一聲,您可別以為,我是在徵詢您的同意喔。」阿土伯也知道,當一個人真心想要做甚麼,你就算再理直也很難氣壯,畢竟充滿慾望的心是會讓人失去理智的。
自從阿財拔走了第一棵樹之後,接下來的日子,第二棵,第三棵接二連三,有價值的樹木,慢慢地都被連根拔起的帶離開森林了。阿土伯心裡雖然難過,卻也真實的無能為力。「如果這一切都是我的,不知道該有多好。」阿土伯有時候看著光禿禿的森林,心中的傷痛真的不知怎麼訴說才好。不過看樣子,阿財的野心並不只是如此,森林必較值錢的樹木都挖得差不多的時候,阿財忽然有一天跑來跟阿土伯商量。阿土伯,我要把這裡改種值錢的蔬菜,可以的話,請您可以回家,這裡不再需要您照顧了。」阿土伯聽到了這樣的消息,心理實在難過的無可言喻。
之二
阿土伯有一片祖傳的大森林,他非常的盡心的照顧著這片樹林,自從家裡的孩子長大之後,阿土伯便來到這片祖傳的森林認真地照管了起來。森林裡的一草一木,甚至森林裡的小動物,阿土伯總是如數家珍的十分用心的照顧。
有一天,阿土伯的孩子阿財來找阿土伯「爸爸,我生意失敗,孩子還小,真的需要錢,聽說森林裡有幾棵價值還不錯的樹,不知道,可不可以讓我拿去賣了,做點小生意?」畢竟也是自己的孩子,阿土伯心理十分的掙扎,不過如果只是一兩棵樹,或許真的能夠幫忙孩子度過緊急的危機,阿土伯想著想著,也終於答應了。
過了一段時間,阿財又來找阿土伯「爸爸,現在的世道真的很糟糕,上次我賣樹得到的那點錢,被人家騙了,可以再幫忙一下嗎?」阿土伯生氣的拒絕,卻阿財聲淚俱下地表示「爸爸,難道我的家庭,比不上這些樹木嗎?難道您願意眼睜睜的看著我,因為沒錢而家破人亡嗎?」阿土伯心�堛器D,阿財是說得誇張了一些,不過實在是自己的孩子,阿土伯雖然百般的不願意,卻還是答應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諺語,不知道是否可以描述阿財的現況。阿財賣了幾次的樹木,得到了一些甜頭,心�媟Q要的就越來越多了,這天他特地來找阿土伯。「爸爸,我想只是靠樹賣錢,真的不是長久的辦法,如果可以,這片森林,可以讓出一塊地,讓我種些蔬菜好嗎?現在蔬菜的價格不錯,如果可以弄出一塊地來,我相信以後我就不用再賣樹了。阿土伯實在不知道怎麼拒絕自己的孩子,畢竟種菜賣菜也是一份正當的工作,如果拒絕了他,是不是太不通情理了呢?
結局
接著阿財便在山腳下蓋了一小棟房子,並剷平了一片山腳,計畫著如何好好的使用這塊土地。阿土伯回到了自己城市居住的地方,心裡掛念著森林裡的一切,卻這一切已經不如過往了。
有一天,阿土伯看著電視上的新聞,颱風過後的災情報導。一個土石流的畫面,深深地抓住阿土伯的眼睛,「那!那不就是…」

傳道書2:19
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土石流


之一
「不過就是拔一棵樹,沒有那麼嚴重的啦。」
阿土伯住在森林裡面好長一段時間了。說這片森林是他的孩子,一點也不為過。只是這片森林並不屬於阿土伯的,阿土伯因為老朋友祝爺爺身體太差,才幫忙看管照顧。阿土伯真的很照顧這片森林的一草一木,甚至小動物受傷,他也盡量在他的能力範圍內做簡單的處理。不過祝爺爺過世以後,祝爺爺的兒子阿財發現這森林有許多有用的木料,決定靠著這些木料好好的作一筆生意,改變了這原本看似平靜的地方。
「一棵樹看起來是沒甚麼,但是對於森林來說就是一個家人,你如果需要一些樹枝,果實,盡量可以取用,但是不要把整棵樹都給拔走了。」阿土伯試圖想要說服阿財不要動森林的主意,不過看樣子,效果實在不大。「阿土伯,我是尊重您是長輩,還跟您講一聲,您可別以為,我是在徵詢您的同意喔。」阿土伯也知道,當一個人真心想要做甚麼,你就算再理直也很難氣壯,畢竟充滿慾望的心是會讓人失去理智的。
自從阿財拔走了第一棵樹之後,接下來的日子,第二棵,第三棵接二連三,有價值的樹木,慢慢地都被連根拔起的帶離開森林了。阿土伯心裡雖然難過,卻也真實的無能為力。「如果這一切都是我的,不知道該有多好。」阿土伯有時候看著光禿禿的森林,心中的傷痛真的不知怎麼訴說才好。不過看樣子,阿財的野心並不只是如此,森林必較值錢的樹木都挖得差不多的時候,阿財忽然有一天跑來跟阿土伯商量。阿土伯,我要把這裡改種值錢的蔬菜,可以的話,請您可以回家,這裡不再需要您照顧了。」阿土伯聽到了這樣的消息,心理實在難過的無可言喻。
之二
阿土伯有一片祖傳的大森林,他非常的盡心的照顧著這片樹林,自從家裡的孩子長大之後,阿土伯便來到這片祖傳的森林認真地照管了起來。森林裡的一草一木,甚至森林裡的小動物,阿土伯總是如數家珍的十分用心的照顧。
有一天,阿土伯的孩子阿財來找阿土伯「爸爸,我生意失敗,孩子還小,真的需要錢,聽說森林裡有幾棵價值還不錯的樹,不知道,可不可以讓我拿去賣了,做點小生意?」畢竟也是自己的孩子,阿土伯心理十分的掙扎,不過如果只是一兩棵樹,或許真的能夠幫忙孩子度過緊急的危機,阿土伯想著想著,也終於答應了。
過了一段時間,阿財又來找阿土伯「爸爸,現在的世道真的很糟糕,上次我賣樹得到的那點錢,被人家騙了,可以再幫忙一下嗎?」阿土伯生氣的拒絕,卻阿財聲淚俱下地表示「爸爸,難道我的家庭,比不上這些樹木嗎?難道您願意眼睜睜的看著我,因為沒錢而家破人亡嗎?」阿土伯心�堛器D,阿財是說得誇張了一些,不過實在是自己的孩子,阿土伯雖然百般的不願意,卻還是答應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諺語,不知道是否可以描述阿財的現況。阿財賣了幾次的樹木,得到了一些甜頭,心�媟Q要的就越來越多了,這天他特地來找阿土伯。「爸爸,我想只是靠樹賣錢,真的不是長久的辦法,如果可以,這片森林,可以讓出一塊地,讓我種些蔬菜好嗎?現在蔬菜的價格不錯,如果可以弄出一塊地來,我相信以後我就不用再賣樹了。阿土伯實在不知道怎麼拒絕自己的孩子,畢竟種菜賣菜也是一份正當的工作,如果拒絕了他,是不是太不通情理了呢?
結局
接著阿財便在山腳下蓋了一小棟房子,並剷平了一片山腳,計畫著如何好好的使用這塊土地。阿土伯回到了自己城市居住的地方,心裡掛念著森林裡的一切,卻這一切已經不如過往了。
有一天,阿土伯看著電視上的新聞,颱風過後的災情報導。一個土石流的畫面,深深地抓住阿土伯的眼睛,「那!那不就是…」

傳道書2:19
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



--
由 Blogger 於 12/30/2015 08:34:00 上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小會說明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 | 下午5:02

11月22日本會青年在本會三樓禮拜堂舉行婚禮,婚禮後並在地下一樓大廳舉行婚宴,新人藉著婚禮與婚宴的場地佈置與流程,表達了自己對諸多社會議題的關心與主張,這樣的舉措經由媒體與網路的傳播,引起了會友間正反兩面的觀感。

小會極為重視會友們的意見,特別於11月25日召開臨時小會,小會員們在神面前承認未盡到完全之注意所犯的過錯,求神憐憫。幾經禱告、討論後提出正式說明如下:
1)教會禮拜的目的和焦點為耶穌基督,在教會內舉行結婚感恩禮拜或活動,不宜有個人政治傾向、倡議信念等目的之訴求。會中主任牧師提出檢討並表達承擔本次婚禮未盡事先教導及監督的責任,日後對此真理將加強教導並落實管理。
2)和平青年在和平教會舉行婚禮,符合情理。然而,對於個人信念的倡議或對政治的訴求,不代表和平教會的立場。
3)每個人都是罪人,都需要耶穌基督的救恩。重生得救與愛的團契需要透過教會,和平教會歡迎所有人有機會進入教會遇見耶穌,改變生命,成為新造的人。
4)借用教會場地,本會就其使用的目的與場地佈置保留最終同意權。對於此次婚禮的呈現與婚宴的佈置,超過本會原本同意的規範,深表遺憾。日後自當更加嚴謹溝通與管理。
5)對於社會上各樣具爭議性的議題,本會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屬下的教會,我們遵從總會的信仰告白與決議。
6)關於維持教會的秩序,彼此若有過失,應該稟告小會處理,不可到處喧嚷,以致影響教會之聲譽。



--
由 Blogger 於 11/28/2015 05:02: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主日講道集] 通通都給你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 | 下午3:32


講道內容
講題:通通都給你
經文:約翰福音15:1-8
主講:陳光勝傳道師
時間:二0一五年六月七日
一、序言
親愛的天父,求你保守看顧,使我們真明白你話語,讓聽和說者皆得益處。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若讀我的牧函,會發現我常藉故事闡述想法。有時會因此收到兄姐回應,與我分享建議看法,我很感謝。故事不是真理,卻經由對話,產生生命,彰顯真理。今天我也將以故事開始:有一位小男孩,喜歡動手做事,某日心血來潮想烤蛋糕。他想,蛋糕一定有蛋,就向父親要了蛋。接著,蛋糕要有麵粉,於是又要了麵粉。他混合這些材料,放進烤箱,結果烤出一塊黑炭。小男孩不死心,又要了材料,將蛋打在和好的麵糰上,調整溫度和時間。時間一到,一團奇怪的麵糰出現,上面還有顆奇怪的蛋。小男孩想,蛋糕像饅頭,應該放發酵粉,於是又再要些材料來進行實驗。這次終於有點像蛋糕了,但口感卻太紮實。小男孩雖有研究精神,但經過了多次的失敗,終於得到結論,原來蛋糕是神蹟!只有會魔法的人才做得出來。
本篇經文十分激勵人,充滿了上帝豐富的應許。有兩則有趣的廣告,其一內容是,父親想像中了彩券,對兒子說:「想要什麼?爸爸都買給你!」另一則是父親想像,女兒因為人生歷練不夠豐富,長大易受騙於男性,於是帶著女兒上山下海地遊玩。本篇主題是「通通都給你」,經文說,「凡你們所願意的,只要祈求,就給你們成就。」經文清楚描繪,葡萄樹長出許多葡萄,但有些只長葉子、不結葡萄。根據經文,這些不結果子的樹枝會遭到剪除;而能長葡萄的,也必經過適度修剪。所以,活在基督裡的人哪!要多結果子,否則會被清理、甚至剪除,扔在火裡。
1.不結果子必遭剪除
但什麼是果子,是傳福音人數,亦或生命品格,無論哪項,我們發現自己都不一定做得好。糟了,還沒得到上帝的「通通都給你」,就必須先面對「被上帝剪除」。第六節最恐怖,地獄有不滅的火,不結果子會被丟進火裡。結果子、或結得不夠好,會被整理;看來看去,只有更認真些,否則好事沒得到前,懲罰一點也不留情地就來了。基督信仰是否真如此可怕,其實,這比喻是耶穌在逾越節晚餐時,對門徒所做十分扎心的最後教導。看上文會發現,耶穌在幫門徒打強心針,使他們將來面對突然的變故,不致於無法反應。耶穌用了許多方式,表達上帝國的真意。約翰福音十四章1節寫著,耶穌說這些話,是要門徒心裡不要憂愁,要有平安,表明上帝真實心意,因此我們必須更認真看待:耶穌不是要傳達毀滅,而是有更深層的意涵——連結於他。耶穌說,「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這才是全貌,原來屬耶穌的人,也會因不結果子而被剪除。親愛的兄姐,耶穌會處理不好的枝子;但本篇重點不是警誡。讓我們從頭檢視這幾節經文。上帝的葡萄樹
耶穌說,我是真葡萄樹,是生命的源頭。天父是栽培者,讓樹長大。耶穌也曾說過,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天父會將其剪除;會結果子的,天父還會修剪乾淨,讓枝子結果子更多。
2.我們是枝子嗎?
所以,是天父讓枝子結果、葡萄樹壯大。枝子如何能不結果子,除非枝子不知道自己連結於葡萄樹,或不清楚自己是枝子,不知道自己的價值,因而失去了作用。
3.進入主裡面
第四節指出,枝子若不常在耶穌裡,等於不常在葡萄樹上。這樣,靠自己無法結出果子。枝子屬耶穌,是他用寶血贖回,只是枝子不瞭解自己連於基督,也就離了基督而不自知。
4.看見真實的需求
第七節很重要,當人常在耶穌裡,耶穌的話也就常在人裡面。留意前面逐條解經時,跳過了第三節;這裡清楚指出,耶穌所講的道,讓人得潔淨、連於他,能真實地在基督裡。少了耶穌的話,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什麼。而連於基督,就一定能明白他的話。經文的重點之一是,當生命真實因耶穌寶血得著救贖,與耶穌成為一體;人就必把握基督的話,真實明白他話語。若不認識基督,對真理不明不白,其實是離了葡萄樹、沒有連結於他,結局就是枯乾、甚至被丟到火裡。
如此,天父照顧葡萄樹,而人因為耶穌的救贖,連於基督。當我們明白耶穌的話,並因此被修剪乾淨時,必然開花結果。反之,若不認識、或輕忽耶穌的話,不常在基督裡,自然會枯萎,甚至被丟棄,最後被火燒。所以,重點不是如何結果子,而是真實認識耶穌的話,並時刻將之刻於心版上。而所結的果子,彰顯了對耶穌話語的認識程度。這一切,讓上帝的名被榮耀,使眾人因此更認識上帝、明白創造天地的上帝的心意,所帶出的果子,是讓眾人都連於基督。
5.上帝想要成就的
天父是葡萄樹的栽種者,耶穌是葡萄樹,而人是枝子。只要連結於基督,人就能結實纍纍。第七節後半段經文令人嚮往,說道:「凡所願意的,祈求就成就。」這是多麼吸引人的一句話!
6.我們需要的
解釋經文前、先思考問題:若上帝要給人應許,我最想祈求什麼?人到底都在追尋什麼?是生活安樂?平安?婚姻?子女平順、幸福?抑或是最常聽見的「世界和平」?人到底期望上帝為自己成就什麼?
7.我們與上帝共同成全的
當人活在基督裡,被耶穌的話語充滿,就會有從上帝而來的夢想。而當人願意盡一生最大的力氣,回應上帝的夢想時,就會因著回應,所祈求的,就豐豐富富地蒙應允。
8.實踐最大夢想
分享一個真實故事,來自英國醫療宣教士—海倫的著書<Living Faith>,講述關於在非洲的宣教經歷。書中寫道,某次幫一位婦人接生,婦人產子後過世,留下這早產兒,和兩歲大的女兒。在非洲貧乏的醫療設備環境下,早產兒是十分難以存活。夜晚的赤道,因為氣流的緣故,甚是寒冷;海倫請同工預備箱子、布料和熱水瓶,為孩子保暖。但偏偏此時,院內唯一的熱水瓶裂開了。海倫很難過,聚集院內的孤兒們,告訴他們這件事。當中一位十歲的小女孩,聽完後非常地勇敢、認真,她禱告道:「上帝啊,請你今天下午,就一定要把熱水瓶寄到,因為如果你明天才寄來的話,小嬰兒就死了。」小女孩還不放過上帝,又說:「等一下,上帝,你寄保溫瓶來的時候,還要寄一個洋娃娃來,安慰他兩歲的小姐姐。」海倫不太能相信,這個禱告能蒙應允。即便上帝聽到禱告,投遞物資到非洲,需要五個月的時間,並且院裡已經四年沒收過補給物。到了下午,忽然送來一個大箱子,海倫心裡想,怎麼可能?就帶著院童們,一起拆箱,摸到一只長盒子,打開一看,竟然就是保溫瓶!簡直不可思議!禱告的小女生衝過來翻找,一看,也有洋娃娃!這件事非常地震撼海倫。孩子的信心很單純,知道和上帝要,就對了。孩子的信心,是生發的真葡萄樹果子,他們真實認識了上帝的話,且將上帝的話,放在心裡。
故事裡的早產兒,幾年後死於一九六一年一場流感。讀者是否覺得,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要救他?這樣,這孩子會少受些痛苦;現實生活果然往往沒有美好的結局。但請不要忘記,小女孩在這過程中,真實生發了信心的果子。
二、結論
本篇經文清楚告訴人,枝子要連於真葡萄樹上,其餘的、上帝會負責。或許,人無法全然認識,全能上帝的完整作為;但這曾經生發的美好信心果子,是如此地耀眼,讓人無法忽視。
前陣子發生了網路霸凌事件,一個年輕的生命消失了。我想到,聖經說要用公義當作護心鏡遮胸。只有在是非上站得住腳,明白自己的立場、動機與信念,才能抵擋那些可畏的人言。當面對惡劣的處境,屬上帝的人會發現,生命竟生發出忍耐、信實、溫柔、和平的果子,是靠著自己所無法擁有的。上帝的話語是美好的果子,「通通都給你」,上帝願意把最好的一切都給你。他樂意人生發出美好的果實,也樂意人因著明白上帝話語的呼召,面對生命中任何處境時,祈求、就為人成全。
親愛的兄姊,你是否擔心上帝的恩賜不夠;甚至引用雅各書的經文,說,求也得不著,因為妄求,要浪費在宴樂中,而害怕該求什麼?記得本篇的引言故事,小男孩得到向父親所要的一切材料,卻無法做成真正的蛋糕;不僅如此,他還得出一個奇怪的結論。其實,是小男孩沒有請問父親,清楚學習明白蛋糕的作法。他想靠著自己摸索,做出蛋糕來,結果是四不像。讓我們建立自己,真實明白上帝的話語;你將會發現,真理會產生力量,連結於真葡萄樹的枝子,必定會結實纍纍。請記得,當回應上帝對生命的帶領,祈求、上帝就成全。一起禱告。

禱告:
親愛的阿爸天父,保守看顧軟弱的我們。因為生活忙碌,我們常忽略了認識你的話語。我們被世界壓榨,真的累了。求你幫助,使你的話語,真實成為我們生命的力量。求你幫助我們,使你的話,成為我們面對這世界,最好的武功秘笈。求你幫助我們,因你的話而得到豐富的祝福,讓我們的生命,透過你的愛,成為眾人的祝福。願你的榮耀,從我們的生命,成為眾人光明的照耀,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
由 Blogger 於 7/12/2015 03:32: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主日講道集
 
Support : Creating Website | Johny Template | Mas Template
Copyright © 2011.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All Rights Reserved
Template Created by Creating Website Published by Mas Template
Proudly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