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快報 :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最新文章

[和平教會 牧函] 做傷心人的好朋友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5年7月25日 星期六 | 下午2:59


過去三個禮拜以來,教會兄姊們持續前往馬偕醫院關懷八仙塵爆家屬,有人去加護病房前用詩歌、樂器和禱告陪伴;有人在服務站配搭關懷;有人在洗縫課幫忙摺剛烘乾出爐的被服,還有幫忙推送紗布和點滴等等,這些都代表我們「和平人」樂意成為愛的管道,傳遞從上帝所領受的愛。
當然,人生常會面臨各樣的悲傷,如何幫助處於哀傷的人,以及關懷者如何面對自己情緒及關懷時該注意的事項,也需被教導和提醒。特別是一些平常看似安慰的話,有時反會對受關懷者造成「善意的傷害」。此外,悲傷也會讓我們去思想如「苦難是神的旨意嗎?」等相關神學課題。從教牧關顧的角度,以下試著用問答方式,整理一些與苦難有關的常見問題討論:
(1)這是神的旨意嗎?
面對苦難會觸及最根本的問題是「誰在掌管一切?」、「誰該為這些負責?」面對危機和悲劇,我們會覺得無法掌管生命;如果我們不能掌握命運,那是神在掌控了?那是神早已計畫好,讓某些悲劇註定要發生在某些人身上。那麼神為什麼要讓這事發生在我身上?例如面對嬰孩去世的時候,人們常常告訴傷心的父母:「神把嬰兒帶到天堂去做祂的小天使」,難道是神蓄意造成嬰兒的死亡嗎?
觀點1:神的主權掌握著世界的歷史和每個人的一生,神不但知道每一件將要發生的事,而且事情會這樣或那樣發生,全是出於神所定意。
觀點2:神對歷史擁有最終的主權,但祂不完全控制歷史,因為透過賦予人類自由意志,祂對這個世界的掌控卻不是絕對明顯。儘管有許多事發生並非出於神的旨意,但也能對人的生命有正面的影響,在神無窮的智慧下,終將成為人得著益處的良機。
因此,我們不該很輕率地把一個人的死因或悲劇歸咎為神的旨意。在關顧受苦者的時候,最不該說的話就是「這是神的旨意」,我們必須謙卑承認自己所知有限,目前無法了解完全,用陪伴者的角色一起與受苦者去探究意義和經歷感受。同時,當我們把創傷事件視為神的旨意,也會傷害我們—特別是孩子的信仰,因為這會扭曲孩子對於上帝形象的認識。
(2)是神在懲罰我嗎?
這想法是源於恐懼、對上帝形象的錯誤認知,以及對神的愛缺乏信任。苦難是一個普世性的經歷,人終究要經歷痛苦和失落。我們從約伯記中學到的功課,並非對「為什麼有苦難」的解釋,而是學習如何面對苦難的態度。
(3)我們可以容許在悲傷的時候對神生氣嗎?
受苦者在第一時間,往往浮現對於神負面的感受,甚至生氣。然而,隨之而來的是內疚感。從詩篇中我們讀到,詩人將憤怒視為悲傷的正常反應之一,是可以接受的,並懇求神垂聽痛吐的心聲。然而,關顧者也須留意,受苦者是否對神生氣太久,此意謂尚處於極度的悲傷中,更需陪伴及傾聽。
(4)改變問題的問法
不再問為什麼發生這種事,而是問另一個問題:我們該如何回應困境,以及: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打算怎麼辦?有些問題是目前沒有答案的,改變提問方向,去接納已發生的事實是個務實的做法。雖然如此,過程中仍要有安靜省察的時間,因這是得以重新檢視生命意義的機會。在人的有限下,面對沒有明顯答案的問題,本身仍深具價值。生命中包含著奧秘,信仰也是。
(5)神的醫治
在哀傷過程中,如何面對祈求醫治神蹟的信心,以及容許神沒照著應允痊癒的結果。從關懷者的角度該如何做?基督徒相信上帝是醫治者,人可以將自己所期盼的結果向神祈禱,但也願意接受上帝的主權,不論結果如何,祂都仍掌權。換言之,我們相信,雖然祈求後上帝並不總是成就肉體被醫治;祂卻能夠,而且會醫治所有藉著聖靈相信祂同在之人的心靈,並要在這過程中經歷祂同在的保守與平安。
小結
關於苦難,是一個神學的難題,可在哲學範疇中作形而上的討論。同時,面對苦難也是一個牧養的實踐。讓我們藉著陪伴的歷程,容許有時間去思考並咀嚼這些問題。唯有經歷這樣的過程,統整並建構個人的生命故事與意義,才能去面對「後哀傷」的生活。在助人過程中,讓我們一起從牧養陪伴的角度,探究苦難的神學意義,並有助於個人信仰的進深。



--
由 Blogger 於 7/25/2015 02:59: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兔子弟弟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5年7月19日 星期日 | 上午8:21



「我跟你說喔,昨天蝙蝠哥哥偷吃熊伯伯家的蓮霧。」「真的假的?這也太過分了吧!」兔子弟弟與小松鼠嘰嘰喳喳的互相交流著最近森林裡的大小事情。兔子弟弟是森林裡面的萬事通,但,不是很有智慧,對人很有幫助的那一種。是專打聽獨家消息,道人長短的那一種。
森林裡,有時候也是需要這種人,畢竟森林裡,每天過著同樣的生活,聽聽有趣的事情,是人們茶餘飯後的最佳消遣。只是人們希望聽到的,當然不是八卦新聞,乃是確確實實的森林要聞。畢竟在必要的時候,或許能成為同伴的幫助。因為森林那麼大,大家如果能夠在消息上面互通有無,在彼此的需要上成為幫助,那也是挺好的。最近兔子弟弟實在沒有甚麼大新聞,偶爾有的新聞,也常常是搞錯了的烏龍新聞,譬如最近的這一則就是這樣。
「聽說,你跟大家講,我偷了熊伯伯家的蓮霧,請問這是怎麼回事?」蝙蝠哥哥這天生氣的質問著兔子弟弟。兔子弟弟囁嚅的回答:「我那天經過熊伯伯的家,親眼看到你在吃熊伯伯的蓮霧啊。」「我吃熊伯伯家的蓮霧,就一定是偷的嗎?」蝙蝠哥哥不悅的繼續問道。兔子弟弟聽到蝙蝠哥哥真的有吃熊伯伯家的蓮霧,心中提起一點勇氣,稍微大聲的回話「熊伯伯又不在那裡,你沒有經過主人同意吃他的蓮霧,就是偷啊。」這時蝙蝠哥哥生氣的表示「熊伯伯請我幫忙,讓我每天幫他巡視果園。代價是,樹上的水果,我可以適量的吃。你不知道的事情,可以不要亂說嗎?」兔子弟弟吐吐舌頭,十分不好意思的表達歉意。
不過這不代表,兔子弟弟學乖了。有一天他看見蝙蝠哥哥拿著一串葡萄經過,過了一陣子,便見到小豬叔叔大喊大叫,自己的葡萄不見了。這下子兔子弟弟馬上跳出來「我想,我知道是誰拿的了。」小豬叔叔憤怒的問著「你說,是誰!趁我在忙的時候,把我的葡萄給拿走?」兔子弟弟馬上表示「絕對是蝙蝠哥哥,因為我剛剛看他拿了一串葡萄,鬼鬼祟祟的往那邊走。我就知道,蝙蝠哥哥雖然說幫熊伯伯看園子,根本就常常偷園子裡的東西。這次又拿了您的葡萄,他這種人,真的很糟糕呢。」小豬叔叔越聽越火大,一時找不到蝙蝠哥哥,便四處亂撞,把附近的樹叢撞得歪七扭八才回家。
接下來的日子,兔子弟弟逢人便說起樹叢被搞得亂七八糟的故事,蝙蝠哥哥的名聲,很快的在森林裡也越來越不好了。甚至熊伯伯,實在受不了大家的閒言閒語,決定不請蝙蝠哥哥幫忙了。群眾的力量是很恐怖的,看著被小豬叔叔破壞的草叢,配合著兔子弟弟高分貝的放送,整個森林裡,幾乎沒有容得下蝙蝠哥哥的地方。這些情景,森林的長老,貓頭鷹爺爺看在眼�,覺得再不處理實在不行了。
這天,貓頭鷹爺爺召開了森林大會。通常這種大會,大家都蠻愛參加的,畢竟無聊的生活�,看著大會的進行,那也是一種不錯的休閒。貓頭鷹爺爺找來了準備搬家的蝙蝠哥哥,喜歡四處嚷嚷的兔子弟弟,老實的熊伯伯,還有目前還沒出席,事件最關鍵的角色小豬叔叔一起,希望能把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會議一開始,兔子弟弟首先發難「我可真的沒有亂說喔,今天所有的人都到了現場,我相信,公理正義總會顯明的。」貓頭鷹爺爺阻止了兔子的發言,轉頭問起蝙蝠哥哥「兔子弟弟說你偷了小豬叔叔的葡萄,真的有這種事情嗎?」蝙蝠哥哥委屈的說「我完全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事情,至於小豬叔叔的葡萄是誰偷的,我真的不知道。」兔子弟弟搶著說「少來,那天我看你嘴巴叼著一串葡萄,鬼鬼祟祟的往森林裡面飛去,過沒多久,就聽到小豬叔叔的葡萄被偷了,這不是你,還會是誰呢?」蝙蝠哥哥急著回答「那天我叼著葡萄,是因為熊伯伯請我把葡萄送去給猴子奶奶,因為她行動不方便,熊伯伯要我送些葡萄給她,怎麼這樣就說我偷東西了呢?」貓頭鷹爺爺問熊伯伯「是這樣子的嗎?」熊伯伯心中愧疚的點點頭。兔子弟弟還是不甘心的大喊「那小豬叔叔的葡萄是誰偷的呢?」
「是我家的小孩吃掉的。」遠遠的就看著小豬叔叔氣喘吁吁的趕來澄清,原來那天小豬叔叔自己在忙的時候,隨手請小孩拿葡萄回家。忙完的時候,卻忘記了。
樹林的夜風很涼,可怕的耳語風聲,在這個時候卻讓大家慚愧了起來。
心中歪曲的,得不著福樂;舌頭顛倒是非的,陷在禍患中。  箴言十七章20節



--
由 Blogger 於 7/19/2015 08:21:00 上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消息] 150712消息.交誼.代禱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5年7月12日 星期日 | 上午8:55


教�消息
一.「八仙��粉��爆」救�行�
本主日下午13:00於6F05教室,�行志工行前�明�,敬邀兄姊��。
A.投入救�行�:
1.��病患家�:需要可以��替��假人�者。
2.�院��:淡水�偕�院�有需要,意者�向�公室�名。
B.奉�救�行�:
1.�弟兄姊妹持��救�基金奉�。
�情�看第7���牧�牧函。
二.社�福音工作分享�
� �:7/19下午1:30
地 �:五��拜堂
� �:�晟�牧�
(新竹中�迦南教�-社�牧�)
�迎兄姐���加
三.八月份洗�
��8/16受洗的弟兄姐妹,��向�公室�取申�表�名。
洗�班上�:7/24、25晚上7:30於6F03教室
�交��稿:7/31之前 (需要�助者,�洽�公室。)
小��道理:8/2下午1:30
洗���餐:8/16上午10:00
四.七星北二�「平安七月福音茶�」
※生命的舵手
��:8/15(六) 下午3:00-5:30
地�:三、四��拜堂
�用:100元/人
�名截止:7/31(五)
活��容:
(1)民歌及�歌演唱
(2)��表演-����
(3)信息
(4)有�徵答
敬�弟兄姊妹��心邀�福音朋友�加,�名��予全�事��。
五.金�服��募集小�物
金�服���於8/14-20前往中寮清水�小,�鼓�孩子能����活�,�加�孩童���力,需要收集活��行中之小�物,��欲提供的物品交由�公室�一收集。
六.哈娜��小�
聚���:每月第二、四�
上午11:00-12:00
聚�地�:BM04
小���:�光��道、林英�牧�、卓清惠牧�娘、�群�姐妹
陪伴老�:毛惜老�、�美月老�
聚��容:家庭生活分享、�家庭守望�告。
�迎�著您的孩子�聚�,一起�起�告的手,持��我�的家守望。
七.�水�杯的使用
��友�量自��保杯,只喝一次就��的,宜用�袋杯;���使用的才使用�杯。
八.���道�
���道�徵募演�、音控人�、音�人��影片��,��如茵�事��。
九.��活�-��回�翰�之用
�友捐出『典藏金�』��,所得全�奉�教��回�翰�之用,意者�至一�招待���。
十.本主日(日)召����
��:下午1:30
地�:6F03
敬�牧�、�老、�事,出席�加。
社�部消息
※�本�-「田�之春」���展
目前展出�委�策�出版的「田�之春」���近百本。�容包括台��植物生�、��、�作��土民情,均�本土作家��家合作完成,�迎����。
※瓷小恩 新�旅行分享�
�名:我在�洲打工旅行,你呢?
��:7/26(日)下午2:00
地�:1F01
�迎�加,���有��茶�。
�契.小�
1.�女�契
※�保清��教�
��:7/14(二) 上午10:00-11:00
地�:2F02 (�自��特瓶1支)
�名�洽:翁春美��
�迎���加,一起���作�保清��。
2.松年�契
※星中松年部月例�
��:7/17(五)上午10:00
地�:�南�老教�
�迎兄姐���加,�名�洽��智��(��:2364-8149)
3.夫��契
※7/12�影欣�
��:下午1:30-3:00
地�:B2�拜堂
�迎兄姐���加,�情�洽廖小柚��。
※7/26主日��
��:7/18、7/25(六)晚上7:30
地�:2F02
�迎兄姐���加。
教界消息
1.2015全�大�基督徒教��退修�
主�:被����
��:8/2-8/4(日-二)
地�:救����青年活�中心
��:��仁博士
主��位:校�福音�契
代�事�
1.�世界
希���危�尚未解除,影�世界金融甚�。�求天父�助希�政府及人民,��面�。求主���盟��智慧,�利找到解�方案。
2.�台�
��季�,�求天父施恩保守,��充足雨水、降低�害。也求主��政府智慧,做好水利、����、民生消�等因�措施。
3.�教�
本主日���,�上帝�下同心合一的心志,�利推展教�事工。
暑假金�服��,持�招募同工�小�物。�上帝持�保守同工的������的孩子能有����信仰。
蔡��牧�能在上帝的��中形成合�的教牧��牧�教�,也保守�博文牧��利接任和平��牧�。
4.�宣道
��怡真牧�代�~目前在�上教�服侍
�7/27-31�上�童夏令�的��及�生���名代�。
神�生方振�初到教�,但��後即��兵,教�面��神�生�忙的窘境,�特�代�。
��教���困窘�告,10月份60�年客家音��、12月份��系列�道活�及其他的水�庶��支,全部交�耶和�以勒的神。
怡真的父母及住在安�院的��都求神保守看�。
5.�夥伴教�
�南�教��告
a.�下�二(7/14)南�基督徒�合�告�,及�四(7/16)南��堂代�,求主��我�在��的事工方向。
b.�11月份��福音荼�的��:主�、分享者及�地租借代�,盼望我����既有的�契、小�有美好的配搭。
�深坑教��告
a.期盼透�暑期�童�的服事,同工��教�能有更深的委身。
b.�童�招生即���,感�主。

--
由 Blogger 於 7/12/2015 08:55:00 上午 ��在 和平教會 消息

[和平教會 消息] 150712消息.交誼.代禱


教�消息
一.「八仙��粉��爆」救�行�
本主日下午13:00於6F05教室,�行志工行前�明�,敬邀兄姊��。
A.投入救�行�:
1.��病患家�:需要可以��替��假人�者。
2.�院��:淡水�偕�院�有需要,意者�向�公室�名。
B.奉�救�行�:
1.�弟兄姊妹持��救�基金奉�。
�情�看第7���牧�牧函。
二.社�福音工作分享�
� �:7/19下午1:30
地 �:五��拜堂
� �:�晟�牧�
(新竹中�迦南教�-社�牧�)
�迎兄姐���加
三.八月份洗�
��8/16受洗的弟兄姐妹,��向�公室�取申�表�名。
洗�班上�:7/24、25晚上7:30於6F03教室
�交��稿:7/31之前 (需要�助者,�洽�公室。)
小��道理:8/2下午1:30
洗���餐:8/16上午10:00
四.七星北二�「平安七月福音茶�」
※生命的舵手
��:8/15(六) 下午3:00-5:30
地�:三、四��拜堂
�用:100元/人
�名截止:7/31(五)
活��容:
(1)民歌及�歌演唱
(2)��表演-����
(3)信息
(4)有�徵答
敬�弟兄姊妹��心邀�福音朋友�加,�名��予全�事��。
五.金�服��募集小�物
金�服���於8/14-20前往中寮清水�小,�鼓�孩子能����活�,�加�孩童���力,需要收集活��行中之小�物,��欲提供的物品交由�公室�一收集。
六.哈娜��小�
聚���:每月第二、四�
上午11:00-12:00
聚�地�:BM04
小���:�光��道、林英�牧�、卓清惠牧�娘、�群�姐妹
陪伴老�:毛惜老�、�美月老�
聚��容:家庭生活分享、�家庭守望�告。
�迎�著您的孩子�聚�,一起�起�告的手,持��我�的家守望。
七.�水�杯的使用
��友�量自��保杯,只喝一次就��的,宜用�袋杯;���使用的才使用�杯。
八.���道�
���道�徵募演�、音控人�、音�人��影片��,��如茵�事��。
九.��活�-��回�翰�之用
�友捐出『典藏金�』��,所得全�奉�教��回�翰�之用,意者�至一�招待���。
十.本主日(日)召����
��:下午1:30
地�:6F03
敬�牧�、�老、�事,出席�加。
社�部消息
※�本�-「田�之春」���展
目前展出�委�策�出版的「田�之春」���近百本。�容包括台��植物生�、��、�作��土民情,均�本土作家��家合作完成,�迎����。
※瓷小恩 新�旅行分享�
�名:我在�洲打工旅行,你呢?
��:7/26(日)下午2:00
地�:1F01
�迎�加,���有��茶�。
�契.小�
1.�女�契
※�保清��教�
��:7/14(二) 上午10:00-11:00
地�:2F02 (�自��特瓶1支)
�名�洽:翁春美��
�迎���加,一起���作�保清��。
2.松年�契
※星中松年部月例�
��:7/17(五)上午10:00
地�:�南�老教�
�迎兄姐���加,�名�洽��智��(��:2364-8149)
3.夫��契
※7/12�影欣�
��:下午1:30-3:00
地�:B2�拜堂
�迎兄姐���加,�情�洽廖小柚��。
※7/26主日��
��:7/18、7/25(六)晚上7:30
地�:2F02
�迎兄姐���加。
教界消息
1.2015全�大�基督徒教��退修�
主�:被����
��:8/2-8/4(日-二)
地�:救����青年活�中心
��:��仁博士
主��位:校�福音�契
代�事�
1.�世界
希���危�尚未解除,影�世界金融甚�。�求天父�助希�政府及人民,��面�。求主���盟��智慧,�利找到解�方案。
2.�台�
��季�,�求天父施恩保守,��充足雨水、降低�害。也求主��政府智慧,做好水利、����、民生消�等因�措施。
3.�教�
本主日���,�上帝�下同心合一的心志,�利推展教�事工。
暑假金�服��,持�招募同工�小�物。�上帝持�保守同工的������的孩子能有����信仰。
蔡��牧�能在上帝的��中形成合�的教牧��牧�教�,也保守�博文牧��利接任和平��牧�。
4.�宣道
��怡真牧�代�~目前在�上教�服侍
�7/27-31�上�童夏令�的��及�生���名代�。
神�生方振�初到教�,但��後即��兵,教�面��神�生�忙的窘境,�特�代�。
��教���困窘�告,10月份60�年客家音��、12月份��系列�道活�及其他的水�庶��支,全部交�耶和�以勒的神。
怡真的父母及住在安�院的��都求神保守看�。
5.�夥伴教�
�南�教��告
a.�下�二(7/14)南�基督徒�合�告�,及�四(7/16)南��堂代�,求主��我�在��的事工方向。
b.�11月份��福音荼�的��:主�、分享者及�地租借代�,盼望我����既有的�契、小�有美好的配搭。
�深坑教��告
a.期盼透�暑期�童�的服事,同工��教�能有更深的委身。
b.�童�招生即���,感�主。

--
由 Blogger 於 7/12/2015 08:45:00 上午 ��在 和平教會 消息

[和平教會 牧函] 參與八仙粉塵氣爆關懷案進展


緣由
    六月27日晚上,大家從電視螢幕上看見八仙樂園發生嚴重粉塵氣爆意外,相信這讓許多人大大震驚,隨即是難過和不捨。苦難有時快得讓人措手不及,卻在在考驗人該如何面對,不只是當事人和家屬在面對,也包括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的人們。
    在這同時,上週教會進入每年社區事工的重頭戲—青田營,一百多位社區小孩和家長走進教會,透過青少年輔導、才藝老師,以及打理飯食的志工兄姊們,期盼他們有機會能透過教會認識耶穌。期間有幾位姊妹,雖忙於青田營服侍,卻還掛念著八仙粉塵氣爆的受傷者、家屬以及辛苦的醫護人員,主動向教牧團隊詢問「對於八仙意外我們可以做什麼?」這促使教會教牧團隊、辦公室同工和救災小組更積極的行動。又因馬偕醫院所在位置鄰近意外現場,第一時間湧入許多病患,加上同屬長老會的淵源,以及師母雅莉牧師在醫院擔任院牧,聯繫管道順暢,首先先設定關懷馬偕醫院。當我們主動向醫院院牧部詢問教會可以做什麼時,讓院牧部也更積極回應,針對院內現況提出需求,向各教會請求支援。
目前進度
    幾天密集聯繫確認,上主日禮拜報告各項關懷需求,並請會友參與寫下慰問卡,號召大家鼓勵第一線的醫療團隊,獲得大家熱烈響應,從松年成人長輩到兒童主日學學生,參考辦公室提供的經文和範例,用自己的方式寫下對醫療人員的感恩,同時也發揮創意,將鼓勵和愛心化為關懷文字和圖像,成為一張張滿有基督之愛的卡片。感謝主,從上周日到目前為止,共收到460張卡片,將分別送往台北馬偕醫院和淡水馬偕醫院,隨卡片並附上愛心午餐或沖泡式湯品(有關這部分也向院牧部了解第一線醫療人員的需求,才能送得更窩心)。
   另外有關到醫院參與的各樣志工,兄姊們也積極參與。目前台北馬偕醫院有88人次、淡水馬偕醫院有163人次參與,共計251人次的志工參與 (至九月底)。這幾天正陸續展開,為了讓我們和平志工輪班能更有果效,本主日下午1點也將舉行「醫院志工行前說明會」,介紹相關注意事項,認識受關心者的身心狀態,並由上周最早前往的志工們做經驗分享。教會也預備福音小冊滿福寶,有機會時能給予病患家屬,為他們禱告。
準備出發
    感謝神,讓我們和平教會看見需要並回應,走近在受苦朋友身邊,成為一位位陪伴者,成為他們的好鄰舍。就如聖經中耶穌所說過好撒瑪利亞人(路10:25-37),主動看見受苦者的需要,細心妥善的照顧,不求回報。相信這是天父上帝所喜悅的,因為祂讓我們有機會能體會那愛世人的心腸。請我們和平人繼續關心,並為每一位代表耶穌基督走入醫院當志工的兄姊們代禱和加油,並在服侍中去體驗--「施比受更為有福」(徒20:35)。



--
由 Blogger 於 7/12/2015 08:33:00 上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螞蟻王國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5年7月5日 星期日 | 上午9:11



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天空很晴朗,太陽很大。在烈日之下工作的蟻群卻絲毫不以為苦的認真打拼著。這個時候,蟻國庫房大臣阿里不達心裡正盤算著,怎麼讓蟻群發揮最大的效用。畢竟最近蟻群雖然認真依然,卻工作績效不彰。
「讓他們去河堤邊採果蜜吧。」阿里不達的小妾甜蜜蜜認真的建議著。「嗯!這是不錯的建議,那�的果實靠近水源,汁多甜美,的確是個很不錯的建議。不過想要讓蟻軍去河堤邊,看樣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喔」阿里不達歪著頭回答著。
原來螞蟻王國的宰相正正,因為對夏天的天氣變化不定有很多的觀察,知道下大雨的時候,河堤很容易暴漲,使得螞蟻大軍很容易造成大量的傷亡,所以嚴格限制螞蟻大軍靠近河堤邊。雖然,河堤有大家喜愛的果蜜,而且產量真的十分豐富,不過正正常常嚴嚴的告誡眾人,不要拿命去換食物。關於這點,阿里不達十分的無法認同,阿里不達認為下大雨又不是經常的事情,而且只要避免雨天靠近河堤,根本沒有甚麼危險性,但是因為正正的堅持,他好久無法品嘗這美味的食物了。事實上,阿里不達認為,就算很不幸的發生了甚麼,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甚麼都需要付出代價的。不過因為不確定的代價,失去了豐富的食物來源,這根本是十分不智的行為。
馬上,阿里不達很小心的偷偷跑去跟蟻后報告「報告蟻后,其實,我們附近不是沒有食物的,如果您同意,我馬上就可以請人搬回許多的果蜜,讓大家得以痛痛快快的吃一頓。」蟻后納悶的說「有這麼好的事情,為什麼正正不告訴我?」阿里不達心懷不軌的回答「我想,他可能是因為做人太過小心,擔心害怕有人經過河堤受到傷害,不過這根本是多慮的。事實上,如果不是他的杞人憂天,我們的庫房早就堆滿了吃不完的果蜜,而且也不至於真的有人受到傷害。」蟻后接著說「不過,如果正正反對,我們也真的不能做甚麼啊」阿里不達開心地回答蟻后「何不請宰相大人去鄰國找食物,趁這段時間,我們可以很快的派人去採果蜜。事實上,他出門的時間,夠我們把倉庫填滿了。」
蟻后採納了阿里不達的建議,派正正前往鄰國找尋食物的蹤跡。同時間,阿里不達下令工蟻部隊前往河堤區採果蜜。工蟻長很狐疑的問「宰相嚴嚴告誡我們,絕對不可以靠近河堤區,我們怎麼可以就這樣過去呢?」阿里不達一派輕鬆的詢問眾蟻軍「你們多久沒有好好吃頓飯了?就在河堤邊,那�有吃不完的果蜜,現在蟻后要你們為她去採一些回來,你們要還是不要呢?」大家聽說河堤邊有吃不完的果蜜,哪管得宰相說了甚麼,一窩蜂的準備往河堤前進。工蟻長雖然無法理解發生了甚麼事情,不過情勢比人強,總是得帶隊出發。
這天的艷陽真的是驚人的大,大夥兒浩浩蕩蕩的前往河堤區。這一靠近河邊,那撲鼻的果蜜香,讓大家幾乎發狂的雀躍不以。不過正當大家高興的一趟又一趟的把果蜜搬回倉庫的時候,忽然變色的天空,竟然都沒有人注意到。不一回兒如水柱般的傾盆大雨直直落下,河堤的漫漲也毫無限制的快速吞沒了螞蟻大軍。
正正回到了王國知道了這件事情,十分的憤怒。卻蟻后以府庫充盈,意外難免把這件事輕輕帶過,甚至蟻后希望正正能以大局為重,要正正好好的處置傷亡的蟻軍及其家人。這使得正正盛氣難忍,甚而生了一場大病。正正病癒了之後,阿里不達也已經成了螞蟻王國的新任宰相,正正只好轉往其他蟻國。過了好些日子,正正聽說,那個他曾經用心賣命的螞蟻王國,因為宰相的無知,做了錯誤的判斷,使得舉國喪命於椿象的口下。
願天父上帝,成為八仙樂園事件眾人的祝福與復原的力量,也願上帝國的真實臨在,讓眾人能活在沒有控訴、懼怕與傷害的日子。
我又見日光之下,應有公平之處有奸惡,應有公義之處也有奸惡。傳道書3:16

--
由 Blogger 於 7/05/2015 09:11:00 上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敬拜和宣教有什麼關係?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5年6月27日 星期六 | 下午5:39

從七月,我們教會樂活讀經將進入詩篇,詩篇中記載了許多詩人們寫下對上帝的讚美,並常常被用在敬拜之中。而從七月,我們教會也將開始青田營和接續的金華服務隊,前往南投的清水國小服務,這是宣教和社區的外展活動。如果問大家,關於「敬拜」和「宣教」,這兩者之間是怎樣的關係?是前因和後果的關係,對內和對外的關係,還是目的和手段的關係?這兩者之間究竟是很有關係,還是沒有關係?以下我們試著來釐清這關聯。
(一) 敬拜是目的,宣教是途徑
約翰・派博(John Piper)牧師的曾說過:「為何教會今天要從事宣教?因為還有千萬人還未向真神敬拜!教會最終極的目標不是宣教,敬拜才是。」上帝終極的心意是要萬人向祂敬拜。在教會的事工分類中,常將宣教看作是教會的一項「外展」工作,對社區或偏鄉作一些服務,雖然是一件好事,卻常認為這與教會「本身」沒有直接的關係。有這種觀念,正是因為忽略了敬拜與宣教兩者間不可分割的關係,往往也造成僅有少數的人參與在宣教活動中。殊不知宣教的目的是為將更多人引領來敬拜上帝,敬拜的教會就會是宣教的教會。
(二) 敬拜是燃料, 宣教是行動
真實的敬拜是甚麼?坎特伯雷威廉教堂的前任大主教就曾給它一個美麗的定義:「敬拜是讓神的聖潔激勵我們的本性,以神的真理來餵養我們的心思,以神的美麗來淨化我們的意念,向神的愛敞開心靈,並將自己的意志獻予神的旨意。」因此敬拜不在於當下內心的感動,雖然這是敬拜中的真實經歷,但敬拜更是燃料,當我們在敬拜中經歷到上帝榮耀、聖潔、尊榮、權柄和慈愛時,會使我們願意獻身投入宣教作為回應行動。就如先知以賽亞在他領受呼召時所經歷的那樣--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滿聖殿。其中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個翅膀,用兩個翅膀遮臉,兩個翅膀遮腳,兩個翅膀飛翔,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他的榮光充滿全地!」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賽六:1-3,8) 受差遣的宣教,是始於與榮耀的主相會。
(三)敬拜是進入神的同在, 神的熱情(passion), 宣教是此情懷的流露
張國定牧師指出:「福音不單使我們有資格敬拜神,並且激發我們引領更多更多的人聚集一起敬拜。在神的恩典裡,我們能夠以祭司的身份,跟隨大祭司的榜樣為萬國代求,引領萬民呈獻至誠的敬拜 (提前二1-6)。這樣,教會的敬拜必然不能離開宣教,而宣教也不能離開敬拜。」因著在敬拜中進入與神同在並感受神的熱情,更讓我們不斷地想向那些尚未認識神的人分享祂的愛。人若沒有真正認識神並傳揚祂,就算不上是真正的敬拜祂,宣教與敬拜乃二合為一。
因此,宣教產生敬拜,敬拜又產生宣教,宣教再帶來更廣闊的敬拜,更廣闊的敬拜又推將宣教推向更高的一層樓,直至終極敬拜的出現,指向那個當主再來之時,萬國萬民萬族在屬天寶座和聖羔羊面前的敬拜。
最後,我們可用這例證作為結論的說明。曾有宣教士在分享宣教事工時,在投影片上出現一個大的的英文字母「M」,是關於「宣教」(Missions),然後當他把這投影片上下倒置過來,原來的英文字立即變成「W」,就成了「敬拜」(Worship)這個英文字的字首。「宣教」和「敬拜」是一個銀幣的兩面,是二合一,是不能分割。
誠願我們和平教會要成為敬拜神的教會,也要成為宣教的教會。而在七月,讓我們透過樂活讀經的詩篇讀經,一方面注目在上帝的榮耀來敬拜祂,並用禱告和行動,關心參與教會的宣教。如果今年您來不及投入實際的幫忙,也一定要成為第一線同工的後盾和守望者,用積極的言詞來鼓勵他們,如同摩西、亞倫和戶珥來為約書亞禱告,一同爭戰,同享榮耀。



--
由 Blogger 於 6/27/2015 05:39: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水獺阿布拉

阿布拉是一隻可愛的水獺,不過他不喜歡別人說他可愛,他覺得「強壯的水獺」才適合形容他。當然,他到底是可愛還是強壯?每個人的見解不太一樣。不過阿布拉是隻很熱心的水獺,這一點兒也不會有問題的,每每他看到有人在築巢,他都會主動跑去幫忙找材料;或是有人要出個遠門,他也會幫忙看孩子。總之,阿布拉很討人喜歡,也很值得人家的信任。
不過,最近阿布拉看起來有點憂鬱,而且精神不好。關心阿布拉的朋友都想知道為什麼?只是阿布拉總會打起精神地揮揮手,表達自己沒有問題,一切都很好。只是大家看在眼�,實在很難相信阿布拉都很好,尤其是有一天,阿布拉走著走著還不小心睡著了,差點撞到村中的長老,大家更是覺得事有蹊蹺。
這天兔子光子偷偷地跟在阿布拉的後面,想看看到底阿布拉怎麼了。夜越來越深,守在阿布拉家門口的光子以為阿布拉是不是早早就睡覺了,差點要放棄,準備離開。忽然看見阿布拉走出家門,往河的另一邊游去。這對於不會游泳的光子來說,可真是一大失算。「唉呀!我沒想到他會跑到河的另一邊,這下子今天可真是白作工一場了」。光子懊惱了一會兒,索性繼續等著,想著或許能看看阿布拉回來後,到底會做甚麼?再決定自己的下一步。
夜更深了,光子一不小心打了個盹,撲通地掉進水裡。「唉唷,救命啊,救命啊!」水流雖然不急,但是不會游泳的光子掉進水裡,還是驚恐地呼叫求救。只是,這個大深夜的,怎麼可能會有人呢?眼見光子的力量都快用完了,被水嗆到昏倒的光子,慢慢地沉到水底。有那麼一刻,光子覺得自己的一生應該就這麼結束了吧。
過了好一會兒,光子慢慢甦醒,自己正躺在阿布拉的家裡面,看阿布拉細心的照顧著他,光子為著自己還能活著深感慶幸。「你怎麼會在那麼晚的時候還跑來這裡呢?」阿布拉不解地問著光子。光子回答阿布拉說:「我擔心你,想看看你到底怎麼了,平常問你,你又不說。所以我就擅自做主地跑來看看你到底在做甚麼?結果你過了河,我不會游泳,跟不上你,只好在岸邊等著,一不小心睡著了,就掉進水裡了。」阿布拉聽到光子如此地擔心自己,心裡實在過意不去。很不好意思地開口說:「真是抱歉,讓你們擔心了,因為我想跟鄰村的阿美結婚,所以想建一個我們結婚的新房,不過我實在不敢麻煩我們村裡的人,畢竟那實在太遠,所以我就一個人慢慢的,每天晚上做一點,做一點的在河的另一邊築巢」。光子有點不開心的跟阿布拉表達,「大家平常都受你那麼多的照顧,現在你有需要,讓大家可以幫得上忙,你卻這樣偷偷摸摸的,你不覺得你太看不起大家了嗎?我們不是一家人嗎?怎麼可以覺得怕麻煩我們,而自己去面對一件那麼大的事情呢?」
阿布拉被光子這麼一說,心裡實在是五味雜陳。第二天,光子把阿布拉的事情告訴全村的人,大家都熱烈地表示願意幫助阿布拉,本來阿不拉預計要蓋三個月的房子,沒想到,一個禮拜就完工了。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看著新屋的完成,大家慶賀著阿布拉新的生活將要開始,阿布拉知道,未來的路,絕對不再是一個人了。
若遇敵攻擊,孤身難擋,二人就能抵擋他;三股合成的繩子不易折斷。傳道書 4:12

--
由 Blogger 於 6/27/2015 05:29: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就像在天堂

六月12-13日兩天,教會舉行長老執事的同工分享會。在禮拜五晚上一起看了這部「就像在天堂」的影片。片中主角丹尼爾是位知名的指揮家,童年時因同學的霸凌而離開家鄉小村莊,母親告訴他「往好的方向想,只要相信就會更好」,然而十四歲比賽當天,母親意外死亡。當他經歷這種重大的哀傷和失落,便封閉自己於音樂中,長大後雖成為一名出色的指揮家,心中卻不滿足。直到他有一次指揮時,因心臟病發作昏倒需要療養,開始一段日程表完全空白的生活。他選擇回到小時候的村莊,在無人相識的情況下重新生活。意外地被邀請成為教會詩班的指揮,面對詩班的成員們,每個人有著鮮明的個性和生命經歷。丹尼爾對詩班成員說,一切從聆聽開始、去領悟,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音質,去認出它。音準是發自內心,要集中精神。在詩班全新的嚐試中,並體會到喝咖啡休息的時間也很重要。
在這群人當中,席芙是原詩班代理的指揮,擔心價值感的失落和被否定。蓮娜是一位不斷交男朋友,渴望愛,周圍的人卻在知情下隱瞞她前男友已婚的事實。牧師娘--很想自由、得釋放、自在跳舞,在詩班中享受到快樂,告訴牧師她很久沒那麼快樂了。牧師—嚴厲、罪惡感、自責、性壓抑、外表扮演牧師的角色但卻活得痛苦,需要被尊重、怕失去位子、不信任、忌妒丹尼爾,並用錯誤的上帝形像教導有毒的信仰。車行老闆阿恩—想要被看見、掌控、對權力地位渴望、需要被尊重卻不尊重人。胖子霍姆—終於勇敢說出被阿恩言語暴力的氣憤、委屈、痛苦,卻已足足忍耐了三十五年。托爾—一位智能障礙、不能讀寫的青年,有著獨特的聲音,被接納成為詩班的一員。大卡車司機康尼—有暴力傾向、沒自信、猜疑、想被尊重又怕失去、渴望愛又不知如何表達,他厭惡妻子蓋比艾拉參加詩班,甚至大打出手。而蓋比艾拉—在面對先生家暴,自我價值低落,因著丹尼爾的聆聽,她勇敢地唱出屬於自己的歌,並因為先生暴力傷人,最後決定離開她先生。
為什麼這部片子取名「就像在天堂」呢?最後一段劇情,他們報名參加一個詩班音樂比賽,指揮丹尼爾卻因意外受傷,無法及時趕回現場,當詩班在台上焦急不知所措的苦等,突然那位智障的青年托爾開始發聲,唱出單音,詩班成員也開始唱出和聲,逐漸感染全場其他詩班加入,一起回應合唱。在當下,每個人唱出自己的聲音,沒有歌譜、沒有指揮、勇敢唱自己的聲音,也聆聽別人的聲音,就如同在天堂的美好。
這次長執的同工分享,以這影片做為起點,在隔天禮拜六全天,透過各樣活動、討論分享、禱告,要讓大家去察覺每個人的生命經歷都是那麼獨特,塑造出特別的生命需求、內在信念與信仰的著重點,以致每個人是如此不同。同時,也帶大家去檢視,人也因為罪的緣故,常無法活出整全的自我,面對這看似無能為力的處境,如何在此限制下,依靠恩典來面對同工合一與彼此聆聽的挑戰。
但是,感謝神,因為耶穌曾說過「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0),相信透過這次的同工分享,帶著大家一起去察覺自己的內在,了解彼此的差異,承認自己受傷之處並尋求醫治,在安全受保護的環境中,試著活出上帝創造的我,並尋求與神人物我間有合宜的關係。以此作為教牧團隊牧養教會同工的起點,期待讓我們和平教會越來越健康,越來越像天堂。我們預計7/5(日)下午兩點在B1禮拜堂撥放此片,歡迎有興趣的兄姊一起來觀賞。




--
由 Blogger 於 6/27/2015 05:08: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十字架事件、萬物與人的拯救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5年6月6日 星期六 | 下午5:07

上主日講道,因為時間的限制,也擔心模糊焦點,因此沒再說明關於耶穌死而復活與上帝赦免人的罪之間的關係,也沒提到其與萬物得到更新和釋放之間的關聯。在保羅處理上帝主動與人和好的經文脈絡中,耶穌基督道成肉身,成為上帝與人之間的中保(這是歌羅西書所強調的內容),使人與上帝重新建立合宜的關係。同時耶穌基督也是更新人和萬物的那一位,因此拯救或是與上帝建立合宜的關係(被上帝稱為義),不僅是上帝賜予人未來永恆的生命,更是上帝藉著耶穌基督、透過聖靈工作,在現今生活中,開始更新基督徒的生命;而對於上帝的創造,則是恢復原先創造(尚未墮落以先)的美好秩序,正如起初上帝看其所造一切為美好。
保羅提到「創造」,在羅1: 20和西 1: 15 原文用κτίσεως,其名詞是ktisiz; 動詞是ktizw,意思是上帝所造的萬物或創造。另外保羅也用萬有一詞,原文是ta panta (羅4: 7;林後 4: 6),表達經文所說的的創造空間,以及其中的天、地、海等受造。在創世記經文中,上帝創造世界之後,人被安置在伊甸園。
面對今天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危機,我們要問: 上帝的拯救計畫中,是否把萬有包括在其中?若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在伊甸園沒有犯罪的萬物,為何需要更新和釋放?在保羅的羅馬書和歌羅西書中,萬有(整個創造)與十字架事件所帶來的更新和釋放息息相關,主要是保羅對創造者上帝和創造之間的關係,是延續舊約的看法,羅馬書第五章提到在伊甸園犯罪的亞當,將罪引入世界;耶穌基督則是成就上帝的恩典,使人與上帝可以復和,亞當和基督成為對比(羅5)。在羅8: 19-22提到一切被造(ktisiz),因為罪的緣故,上帝使其變成虛空,仍等候和盼望上帝的釋放和更新。聖經的解釋傳統,一般都同意,是人犯罪而使得大地受咒詛,人類使受造萬物與神的愛隔離,因此,耶穌基督十字架的事件,不僅使人與上帝和好,也使受造萬物更新,恢復其創造的美好秩序。
加爾文的看法,則是認為十字架的救恩也更新萬物,因為亞當在伊甸園犯罪時,一切受造也都受咒詛,因為上帝創造萬有與人的受造不可切割,舉例來說,大地不再像創造之初為人效力。就如人墮落以後,變得空洞貧乏;大地受咒詛之後變得貧瘠、枯燥。除了一切受造與人的創造息息相關之外,上帝還與人以及一切受造立約(創9: 6)。加爾文解釋創世記第九章關於上帝與挪亞以及他的後裔立約,明確指出約(covenant)的效應,雖然上帝是與挪亞和他的兒子們立約,其實是與全人類立約,這約是延續到世世代代。從挪亞、挪亞的兒子、延伸到所有人類,這個延伸也及於動物、飛鳥和全地。因為約的形式,是上帝在一切當中工作,為要成就上帝自己的旨意,使上帝的兒女得益處。加爾文的拯救解釋是典型以人類為中心,未強調萬物受造本身的尊嚴和價值,因為上帝創造宇宙萬物是為了打造一個可以居住的家或環境,讓人生活居住。雖然加爾文已經在上帝所創造的大自然或是萬物中,看見一個程度的上帝的形象和榮美,但仍是以人的拯救為首要的解釋。
二十世紀潘霍華則把亞當在伊甸園的犯罪,進一步解釋為關係的破壞,即是人犯罪使得人與上帝的關係、人與人、人與大地、人與動物、人與世界的關係都破壞了,雖然潘霍華強調唯有透過耶穌基督,人才能修復與上帝的關係,以及人與人、人與大地、人與世界的關係,但是他並沒有特別強調人與自然關係的修復。不過,將「犯罪」以關係破裂或是隔絕、孤立來說明,提供了一個不同主體之間互動的思考。換句話說,人與上帝、人與人的關係,是不同主體的互動;人與自然或環境之間的互動,也是不同主體間的關係互動。這使得人在思考自然或環境時,對環境本身的尊嚴和價值有新的看見,上帝所創造的萬物,有其本身的價值和尊嚴。而潘霍華對伊甸園事件的關係性解釋,也呼應保羅對更新的了解,因為在耶穌基督裏,所有破裂的、阻隔的關係都被修復,除去人類之間種族、性別、階級的隔閡;正如加拉太書3: 28所說的,「不分猶太人或外邦人、奴隸或自由人、男人或女人,在耶穌基督的生命裏,都成為一體了。」
另外,Rolston提出人類生態學的看法,使得新舊約之間可以用約的觀念重新解釋人和生態的關係。在舊約的律法中(西奈山之約),也就是上帝藉著摩西所頒布的律法,上帝已經提醒以色列人如何和環境共處,永續維持人與自然環境的友善關係,特別是人在經濟活動上分配的形式,如何達到公義,使生態可以永續發展,可以連結到新約中,耶穌基督如何以自然的事物,傳講上帝國的降臨。這些對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以及被現代科技環繞的人,有很好的提醒,創造宇宙萬物的主關心人類靈魂的拯救和更新,他也關心他一切的受造,這讓想積極參與建造上帝國的基督徒有進一步思考的方向和參與。上帝國的君王已經降臨,他邀請我們參與在他的更新和拯救的工作裏,我們需要的只是芥菜種子一般的信心,看見與人立約的上帝必然在其奧秘中,不斷更新我們與人、與社群、與環境的關係,使我們因為參與其中而感到雀躍。
註:相關講道內容請上教會網站聆聽5/31主日講道



--
由 Blogger 於 6/06/2015 05:07: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生命旅程的文字稿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5年5月30日 星期六 | 下午6:13


曾經有一份八頁的生命旅程文字稿,被我不經意放在某個文件夾中久久,今天和大家分享。
第一頁 一次機會
在這個旅程中,我將僅能有一次機會,所以任何我能夠做的,任何我所能夠對別人表達的善意,請讓我能夠及時做出來,不要遲疑拖延。因為,我將不再有機會走過這裡。---史蒂芬.葛雷
第二頁 在旅途上
生命不僅僅是關心如何到達目的地,生命也是關注整個旅程。
所以,你不必想要匆匆忙忙的到達終點。
那些你在旅程中所花上的時間,所影響的人,以及那些所學習到和經驗到的,都將是旅程本身很重要的部份。
第三頁 認識上帝
在這個生命旅程中,也關係到你如何發現上帝,並學習到怎樣去認識祂。
這將關係到生命是什麼,因為假如你沒有花時間去認識祂,那你將會錯失整個旅程的意義。
第四頁 不是意外
要知道,生命中各樣事情並不是隨意發生,也不是一件件的意外。
在你的身上早已有個美好的計畫在運行,且遠遠超過你現在所能明瞭。
上帝的力量彰顯在你所生活的世界中,且深深影響你個人的命運。
第五頁 目標&計畫
不要陷落在「萬物起源於宇宙大爆炸」這樣的說法,因此認為生命是沒有任何目的和原因,生命不是沒有任何最終極的目標。
上帝的計畫有它的時間表,所有的事都將在祂所訂的時空中來發生,每樣事情的出現都有它的原因。而且,更重要的是,你能讓你的生命有所不同。
第六頁 祂真的愛你
你生命的旅程,都在上帝的照顧保守中,而且祂真的真的愛你。
在世上沒有人像祂,那樣的美麗,          沒有人像祂,那樣有能力,
      沒有人像祂,那樣了解你的感受,    沒有任何的話語,像祂所說的那樣信實,
      沒有任何的事物,像祂那樣值得依靠,沒有任何禮物,像祂所給的那樣的珍貴,
      也沒有任何的愛,像祂的愛那樣的永恆。
第七頁 最純淨的愛
要記得,祂對你的愛是無法測度、無法解釋、無法完全了解、比較及猜透,
你所能做的,就只能接受,這將是你窮盡一生,那個所能認識,最最純淨、最真實的愛。
第八頁 珍惜在終點前
所以,朋友們,請不要匆忙地走過一生,而將原本要留給上帝,以及留給你跟家人朋友歡聚的時間給放棄了,否則你將會失去人生整個重點,到時候你一生所成就的,將只是一個零。
但願你能用一生的光陰,來學習認識祂、愛祂、尋找祂、發現祂,並幫助那些在在你身旁的人們。
或許,在完全體認你生命旅程的意義之前,你將已到達人生最後一個站牌,
而祂,將會在那裡迎接你。



--
由 Blogger 於 5/30/2015 06:13: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平安?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5年5月23日 星期六 | 下午6:56

「王董,�房子�得不�啊。」「方先生,您看看,�前庭後院,空中��。尤其是���野好,未�大�前面也��不�有其他的建案��住您的�野,�到算是您�到�。至於我��初跟您�告的特殊工法,�房子耐震的��可是高的呢。」方先生辛苦了大半�子,好不容易��了一��,想���靠山�海的房子,�市�不�太�,以免生活�能不佳,�也�世�立的洗���。找了�年,�回�算趁著房市波�,看�了��新建案。眼�大�一�一滴的被�起�,心�的感�,�非三言��可以道�的。
「王董,�交屋的日期,�����吧?」「方先生,您放心,您看看,房子是�得差不多了,只差一些管�,�有相�的申��一�,不�…。」「啊!地震」忽然天�地�了起�,�交�的��人霎�停止了��,而��地震也真是不小,看起�最少有四�以上吧。�了一�子,地震的晃�停了,方先生��的望了望四�,只�王董�定神�的��把��完。「方先生,��心,您看,房子好好的,一���也�有。�下子您可放一��心了。��地震�好做�交屋前的��,��心,�房子可�您一家大小安心居住。我�是用"搭接�合式挫屈拘束�性支�"七�地震也不怕啦。」「搭甚�?」「"搭接�合式挫屈拘束�性支�",整�建�物很�的啦。」
方先生�了王董的解�,�是�喜的�去。�多久,只�工地主任小林,�喘吁吁的跑了��「董仔,不好了,地下室的柱子,有好�根都有裂�,��的地震,影�不小啊」「小林,�住,�慌。」王董眉��了一下,跟著小林前往地下室看看��的��。��看起�,��有太大的��,除了�根柱子出��大的裂�,大���,整�建�物看起��有太大的��。小林急著�著王董�「董仔,要不要�技��看看,��一下�����?」「小林,找�傅�,把有��的地方都�理一下,再上�漆,���的。」「王董,真的不用找技�?」「接下���要交屋了,�技��,�量、分析、做�告,搞得全世界都知道,��得了,我房子�要不要�啊。」「可是…」「照我�的做,去!」
接著�天,�於地震的����不�,但是王董�是以一�的笑�,拍胸脯的保�,要�屋的客�安心。甚至�在地下室整修工程完成後,大大的��新屋落成介��表�。�中,�然有人提�要建���技�出份�告,�大家安心,�也在王董的大力保�下,整件事情不了了之。之後整�建案�得不�,王董�代�公司很快的就撤出了��大�的�售中心。
不���是包不住火的,一年後,地下室的裂痕又再度出�。��所有的住��合起�,想要控告建�公司王董的不老�。不�接下�漫�的官司�居住不安心的恐慌,又�是三言��可以��的呢?
以西��13:10他��惑我的百姓,�:『平安!』其��有平安,就像有人��壁,看哪,他�倒去粉刷它。




--
由 Blogger 於 5/23/2015 06:56:00 下午 ��在 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與耶穌一起夢想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5年5月16日 星期六 | 下午5:35


去年高雄八一氣爆發生之後,小會委託社區部成立救災小組,參與八一氣爆救災和重建之工作。台灣社會有溫暖的人情味和愛,去年八月到年底之間,我們看見台灣民眾的救災款不斷湧入高雄市社會局以及民間單位,台積電更進入災區,直接參與受氣爆損毀之家戶的房屋修繕和兒童照顧。高雄市政府也非常積極修建道路和恢復交通。直到去年選舉期間,高雄市社會局收到三十九億台幣的氣爆救災款,各方善款仍持續湧入,社會局將救災款投入賑災和重建,讓受氣爆傷害的人和家庭都得到政府的賑災協助。
救災小組從氣爆發生後,開始收集資料,並參考台灣921地震、日本311地震以及美國911事件之後,災民的重建狀況。發現重大災難發生後,最初一到兩年間,大概都以身體傷害之回復、求償議題為其關心重點,而心靈關顧和長期陪伴卻是非常缺乏。救災小組了解高雄市社會局的救災方案後,經過討論和考量,決定做一個新的嘗試,將會眾奉獻的氣爆救災款,投入長期陪伴氣爆災民以及家屬的心靈重建之用。
回顧氣爆發生初期,媒體的大幅度報導,雖是引起社會的關心,但許多受災家庭或是受害者失去生活的隱私,或是被社會標籤化,甚至產生人際關係或是社區的疏離現象。在台灣的現代社會,民眾已經習慣媒體報導的新聞性,經過去年底的選舉,氣爆事件很快地被遺忘,但災民的重建其實才正要開始。
長期陪伴受災者及其家屬。當社會救助已經完成硬體的重建,傷患得到好的醫療照顧,受災者和家屬心理上慢慢沉澱,在漫長的復健之路上,有些人受創情緒從壓抑到逐漸浮現,盼望透過長期的陪伴服侍,默默地陪他們面對巨變帶來的生命轉折。
經過幾個月的禱告和聯繫,救災小組開始意識到,我們是和耶穌一起夢想。幾個月當中,受災戶和社會局主要重點聚焦在求償和受災家庭可以恢復正常生活,面對家園重建的法律和醫療的需要,大家已經精疲力竭。另一方面是社會局資源足夠,不希望造成資源重複使用,所以婉拒民間的協助。加上救災小組可能委託的單位一直無法全面地接觸受災戶,曾有一兩次懷疑這個異象是不是認知錯了,然而在人的不確定中,神在其中掌權。
上帝的時間總是剛剛好。在最近的對話中看見,原本已經是社會弱勢的家庭,在氣爆發生之緊急救助和重建過程中,是比較無法發聲的少數,近期開始受到公部門與自救會的注意。透過社會局額外協助的認可,也就是在資源不重複的情況下,關心氣爆輕傷或重傷受災者和家屬、罹難者家屬,特別是弱勢家庭,我們得以參與陪伴的服侍。另外,相關機構也樂意引薦我們認識受災戶,讓一些家屬的負面情緒可以被了解和傾聽。在溝通中,教會也特別被提醒尊重隱私的原則,因為若疏忽了一些細節,將造成受災者的二度傷害,無疑是雪上加霜。
經過許多的考量,救災小組委託氣爆當地一間專業機構,進行這項陪伴的長期事工,給這些遭受災難的家戶有尊嚴和安全感的陪伴過程,並在其成員有需要的時候,轉介給專業人員協助。請大家在禱告中紀念這項事工,盼望教會所做的正如馬太25章所記載,做在至微小的人身上,就是做在主耶穌的身上。
最後,救災小組也很關心尼泊爾地震的緊急救災和災後重建事宜,緊急救助款已經撥出,重建部分還在收集資料以及評估當中,稍後會向大家說明。
面對災難,面對與死亡和苦難搏鬥的災民,讓我們和耶穌一起夢想,相信我們的主是最大的醫生,不僅醫治人的身心靈,也醫治人生活的社會關係!



--
由 Blogger 於 5/16/2015 05:35: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第一次 & 最後一次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5年5月9日 星期六 | 下午3:28

當我們靜靜地回想生命歷程,應該是由許許多多的第一次所構成。生命中的第一次,那大多是一種怎樣的感覺?不一定我們都記得,但想必都曾經歷--出母胎的第一天、第一次喊媽媽、第一次會走路、第一次會騎腳踏車、第一次上學、第一次在外住宿、第一次戀愛、結婚、當爸爸媽媽、當阿公阿媽……生命中充滿好多的第一次,伴隨著驚喜、害怕、好奇、膽怯、卻又躍躍欲試,猶如五味雜陳的綜合口味冰淇淋;又如同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旅行,眼睛被打開,整個人活過來,讓自己用敏銳的五官觀察周圍環境,體驗跟平日習慣走同樣的路去上班、回家、來教會完全不同的感覺。不知你印象中最珍惜的第一次是什麼?當時又感受到什麼?
生命中的最後一次,同樣也是複雜糾結的。我們經歷學校畢業前最後一天上課。退休前最後一天上班,還有最後一天的單身、出國的前一天、搬家的前一天等等。那是生命要進入另一個新的階段,生命樂章將要翻到新一章前的最後幾小節樂曲。記得那種滿懷感激、捨不得、感嘆、難過、珍惜、緬懷和回憶的連結,以及無奈、放鬆、結束鬆了一口氣的輕鬆感受。回想以往日子的點點滴滴,熟悉環境中的種種,原本習以為常的習慣,都即將在這個時間點之後,一一改變。不知你印象中最捨不得的最後一次是什麼?當時又感受到什麼?
提早知道這是最後一次,當然會捨不得,但換個角度想,至少還有機會可以預備心,可以好好珍惜。比起突如其來的變化,在錯愕、痛悔、懊惱和不安中面對改變,那種難以撫平的悲傷歷程來說,原來有機會道別,竟然也是含藏著一種恩典在其中。
這個五月天,對我們和平教會弟兄姐妹來說,正經歷最後一次道別的不捨。雖然早知道茂堂牧師的教牧團隊將離開的消息,但隨著日子一天天靠近,也真叫人心慌。我是一個喜歡照相的人,沒想到在這段時間,竟發現身邊還有一位比我更喜歡照相的蔡牧師。過去這四個多月,幾乎每個活動都會看見他拿起相機來拍照--小組聚會、辦公室會議時間、團契專講、長執會等,我靜靜地在旁看著,試著去體會那種透過拍照留住當下弟兄姐妹的身影和感受的心情,不知道他最捨不得的最後一次會是什麼?
不只是茂堂牧師,還有信貞師母,以及淑珍牧師、素英牧師,都用他們的方式面對這歷程,和平教會的弟兄姐妹們也是。上禮拜天下午開長執會,長老執事們預備一個小小歡送會,透過在詩歌中的握手、擁抱、眼淚、拍拍肩膀,紀念這段在和平教會一同服侍的美好情誼。上禮拜四晚上的禱告會,是茂堂牧師最後一次主理禱告會,來了比平常多近十位的兄姊,而創世記查經班,也已於昨天暫告一段落,並以聚餐來結束並期待日後的開始。下禮拜天,將是茂堂牧師最後一次以主任牧師的身分主日證道,隨即下午有退休感恩禮拜和五月31日教牧團隊的惜別會及茶會。
我們絕非只為盡諸般的義,如此行禮如儀。維倫牧師要大家珍惜機會,表達先前沒有說出口的感謝。還沒真的離開,而思念早已開始。誠如茂堂牧師在禱告會中所說,感謝神給我們和平教會有如此教牧團隊轉接的過程,這是在長老會體制中很少有的恩典。讓我想到使徒行傳20章保羅對以弗所長老最後的勸勉,以及撒母耳記上12章對百姓的一席話,都是發自牧者之心的肺腑之言。
沒有開始就沒有結束,沒有結束也就沒有開始。讓我們珍惜這樣的歷程,台灣也實在不算大,現在高鐵方便,日後常有機會可以見面,透過line和電話聯繫也都不成問題。因此這看似結束,同時也是新的開始,是最後一次也是第一次,讓我們陪伴茂堂牧師的教牧團隊,能繼續回應上帝在他們心中的呼召,並帶著我們眾人的祝福,一路向前。





--
由 Blogger 於 5/09/2015 03:28: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新興教會 (Emerging Churches)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 下午2:30

後現代 (Postmodernism) 是二十世紀末所興起,在藝術、建築、與文學批判各領域對現代 (Modernism) 思維的反思與解構 (Deconstruction) 的運動。該名詞第一次出現是查普曼 (John Watkins Chapman) 用來描述繪畫風格開始脫離法國印象派 (Impressionism) 的現象。1921年看見後現代藝術,1925年聽見後現代音樂,1942年唸到後現代文學作品。1939年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 (Arnold J. Toynbee) 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1918) 掀開了後現代時代的序幕。1979年法國社會哲學家李歐塔 (Jean Fraçois Lyotard) 描述後現代狀況,電腦已經把知識 (knowledge) 轉化成為資訊 (information)。科學對真相的描述以及哲學對真理的描述,實際上只是權力意志 (will to power) 所把玩的語言遊戲 (language game)。
後現代思潮追求實用與真誠 (pragmatism and authenticity);看見相對與片面 (perspectivism and relativism);肯定多元與寬容 (pluralism and tolerance);珍惜直覺與體驗 (intuition and experience);擁抱神秘與模擬 (mystery and ambiguity);強調群體與關係 (community and relation);渴慕靈性與親暱 (spirituality and intimacy);理性與科技有限 (rationality and technology);與生態和諧共存 (ecology and harmony);共同學習的旅程 (journey of learning)。當整個世界的潮流已經往後現代邁進的時候,大部份的主流教會卻仍然緊抱現代主義 (modernism) 的窠臼,而對後現代思潮給與嚴厲的神學批判,產生的結果是基督教會逐漸與時代脫節,被普羅大眾忽視與排斥,教會人數逐漸凋零,許多教堂被迫關門。
看到這樣的警訊,許多基督教傳道人從不同的國家、宗派紛紛自動發起一個草根運動,盼望基督教會能夠再度被聖靈更新與轉化,對當代文化回應與接軌 (respond and engage)。1989年紐西蘭的瑞戴爾 (Mike Riddell) 與皮爾森 (Mark Pierson) 出版 "浪子企劃:走入新興教會之旅程" (The Prodigal Project: Journey into the Emerging Church),鼓吹敬拜更新,強調文化相關、創意媒體、與社群體驗。從此揭開新興教會運動的序幕。2003年澳洲的弗若斯特 (Michael Frost) 與赫市(Alan Hirsch) 出版 "將來之事的形像:二十一世紀教會的創新與宣道" (Innovation and Miss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Church),主張英國傳統教會必須經歷一場革命,成為宣道教會 (missional church),從吸引進入教會轉為差遣進入社會;打破聖俗二分的高牆;從階級領袖制度轉為恩賜領導關係。不久,全世界各教派中屬於X世代的年輕一輩傳道人與基督徒紛紛追尋新興教會模式,如同雨後春筍,遍地開花。2003年美國的馬克拉仁 (Brian McLaren)、瓊斯 (Tony Jones) 與巴濟 (Doug Pagitt) 等人共同建立 "新興鄉村" (Emergent Village),將全世界嚮往新興教會理想的教會領袖以網絡連結,以部落格分享個人對此議題的經驗與觀點,並出版相關書籍,以及舉辦各種研討會,成為大家交談的平台 (conversation platform)。2006年英國的莫斯比 (Ian Mobsby) 出版 "新興教會的新表現" (Emerging and Fresh Expressions of Church),在英國聖公會推動新修道院式的另類崇拜、情境宣道、與後現代社群。
新興教會的主要理念與特徵包括:三一真神教會觀 (Trinitarian Ecclesiology)、後基督教國福音 (Post-Christendom Evangelism)、後現代聖經詮釋 (Postmodern Hermeneutics)、寬宏大量的正統 (Generous Orthodoxy)、基督中心的模式 (Christ Centered Set)、坦誠的彼此交談 (Authentic Conversation)、宣道式生活型態 (Missional Living)、平等參與的社群 (Egalitarian Community)、創意的靈性敬拜 (Creative Spirituality)、科技網路與媒體 (Internet Media Technology)、促進社會的公義 (Promoting Social Justice)、生態系統的復原 (Ecosystem Restoration)。
很盼望和平教會牧師長執同工與會友,能夠有機會更深的認識新興教會,並且盼望和平教會也能夠成為上主在這個世代的美好見證。







--
由 Blogger 於 5/02/2015 02:30: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一路走來,唯有感恩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 下午5:08


�天前,有����淑�老聊起,我�曾�在和平�童主日�服侍的�光……。她�:「��得我教四年��,��任行政同工,我常看到�忙�忙出。」
我�:「��,��我�任行政同工,也曾教�高年�,低年�。」
�在,�淑�老已八十��,仍���得�年在�主的侍奉。只要提起�主,她�是神彩��地述��初服侍的��滴滴。言�的最後,她很感概地�:「�在,每次看到大家�教�的事工忙碌,而自己��不上忙,�法服侍�,就�得很��,�在很想再能服侍……。」
我回想起�年,�高雄�台北上班,在和平�拜,教�主、�加社青、�班、�有差�小�,每�月一次到�德兄�望惠姐家聚�,我�一起�心�道人,那真的是一段叫人�念的日子,也�怪��淑�老�起「想�年」�是��神彩奕奕。
早先�始在和平聚�,那十年的服侍��,�我��,更���是被造就,且受益良多。之後,�定去念神�院,��後到佳冬教�服侍七年半的��。2009年受蔡牧�邀�回到和平,�是一�充�甘甜��辛的恩典之路,一路走�蒙神眷�,�受到大家的疼惜,且在�中接�我的不足,�予我家的温暖,�我深深地感受,一路走�,唯有感恩。
�和平六年多,在教牧��中,主要的事工是��四十�以上的弟兄姐妹的��牧�。在每一���服侍中,都�我��神的同在�恩典。��是教牧��的配搭、牧者�彼此的支援��,都有神的恩典。�得彭�老�留的那天,�好是主日的凌晨,�天我需�道,我�蔡牧�即主�告�我,他可以前往台大陪伴家�,�我可以好好�精蓄�,有�力�道,�事�我��感�。�有曾牧�、晶晶牧�,他�亦是我的非常好的陪伴者,也是有求必�的好同工。在我的��中,通常只要我�口求助,得到的回�都是大家的力「挺」!
感�神!教牧���是�助�包容我,�然我�也�因立�、角度的不同,而大小�的�候,但最�都能以尊重��,支持�方,�著如此的情�,我感恩著。
�有,感�每位��部的同工,每次的�院探�,大家都是��件地配合,正吉�老、�珍�事、秀英�事、雪枝�老、信��母……�多的同工陪伴我,在��探�的事工上,我�一起成�那些行�幽谷的家庭的支持。
而一年一度的重�敬老活�,及各�教��典事工,因著佳吟�事的��,以及仁全�事、��兄、慧芬姐、�珠姐、恩�兄的��服侍,皆使得��者�客��。非常感�您��主�上的侍奉。
��任何活�、聚�,�己所能�我�留下美�的回�的��老,感�您。
�些日子先是世光�老,後是恩慈�事所��的「新朋友事工」,也因�心��。不只�新朋友深感和平人的�暖,更使得世娟�事、�智姐、月��事、春美姐成��服侍的好同工。��您�。
��友告��拜而�合的��,司�、司琴、服侍�班,在此也要特�感�每位服侍�班的弟兄姐妹,大家�主�上服侍主�肢�,甚至未曾�面的弟兄姐妹,看�大家都如此�心�力的�用�歌服侍神安慰家�,每每都�我感�不已。在告�式之後,�族也都表�十二�分的感�,更有些�族因此而�始�教�,�意更����信仰,�此常在神的面前�上�心的感恩。
接著更要感��公室的同工、有��需配合�工,��美月主任的包容,小柚�常�予提醒,真的非常感�大家。
一路走��在有太多值得感恩的事。未能一一向大家表�感恩,�在此表��您���的感�。�神�自祝福您�!也�我在和平的每一�服侍都是我走向下一�服侍的�梯,直到�主面。
最後想�大家分享一��文:�大�20-21�:「��的朋友�,你���始��立在至�的信仰上,藉著��的力量�告,常常生活在上帝的��,仰望我�的主耶�基督��你�,��你�永�的生命。」



--
由 Blogger 於 4/25/2015 05:08:00 下午 ��在 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天上的喜樂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5年4月18日 星期六 | 下午3:40

        今年復活節是天上和地上一起歡欣的節期! 路加15: 7 一個罪人的悔改,在天上的喜樂是非常大的。上個主日和平教會有許多人受洗歸入神的名,也有許多人加入和平這個大家庭。同時和平的夥伴教會南園教會也在同一天舉行洗禮和聖餐禮,有一位弟兄接受成人洗禮,還有兩位幼兒洗,讓我們驚嘆神不斷在工作,吸引人歸向祂!
          因為當天受小會差遣,我和世光長老代表小會一起前往南園舉行小會問道理和洗禮。感謝神! 雪枝長老也樂意接受邀請,和我們一起前往南園教會,見證南園教會的第一次洗禮。在小會問道理中,看見上帝親自在南園教會動工。這次受洗的這位弟兄,她和太太算是新移入南園居住和生活的家庭,太太是基督徒,自己則是來自傳統宗教的家庭背景,夫婦倆有個大約一歲的兒子,長得很可愛。他們自從遷移到南園以後,尚未找到固定的教會聚會,兩人常常就在南園附近閒逛,不過太太希望找到一間教會固定聚會,也可以在南園認識新的朋友,特別是像自己一樣帶孩子的朋友。有一天他們夫婦帶著孩子就這樣逛著逛著,看見剛成立不久的南園教會,就進來教會詢問聚會時間和內容,遇見了俊佑傳道和盈臻傳道娘,就這樣開始了他們新的生活圈。
        這段時間,聖靈感動這位弟兄的心,他和太太帶著兒子到教會聚會,一次在蔡茂堂牧師的講道中,特別有領受,禮拜後分小組分享時,突然覺得很感動,無法抑制自己的眼淚,不住地流淚,因為感受到神的愛。之後,開始閱讀關於基督教信仰的書籍,特別是大衛鮑森的書,比較有系統地整理信仰的內容,確定自己願意接受洗禮。當然,南園教會俊佑傳道夫婦花時間陪伴他們的會眾,傳道和同工們不住在禱告中為南園的會眾和福音事工禱告,神回應他們! 南園的同工們很受激勵,我們前來協助的牧長同工都感受那歡樂的氛圍。
        正如南園這位受洗弟兄的見證,和平教會受洗和堅信禮的弟兄姊妹也分別都經驗神的帶領,成為神的兒女,相信這也是和平教會在蔡牧師的帶領下,大家辛勤付出的成果,正如羅馬書所記, "我們現在的苦難跟將來要顯明給我們的榮耀相比是算不了甚麼的。一切被造的都熱切地盼望著上帝的榮耀從他的兒女們顯示出來。因為整個被造的變成空虛,……。不只被造的是這樣,我們這些得到初熟果子,就是得到聖靈的人,也在心裡呻吟嘆息,等候上帝收養我們做他的兒女,使我們得自由。因為,由於盼望,我們得救。(羅8:18-23)




--
由 Blogger 於 4/18/2015 03:40: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謊言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5年4月12日 星期日 | 下午3:52

王大富是村�唯一喝過一點洋墨水的人,不過說起來,也不真的懂幾個ABC。年輕的時候賺了一點錢,跟著旅遊團去國外玩了一個月。這一出門,整個人都變了,穿著、嗜好總是有著那麼一點洋味兒。親友們不懂ABC,想著有點甚麼外國問題,都要湊著王大富問上一回。這是一個沒有電視,廣播也都播著國內消息的時代,對於大家來說,能從大富的口裡瞧瞧外面的世界,那是很神奇的。
「大富啊,這個聽說歐洲的人不怎麼工作,整天都是風花雪月的,是真的嗎?」大富的好朋友阿財盯著手上的歐洲五日遊的宣傳單看著,口裡嘟噥著問著大富。大富笑嘻嘻的回答著「這你就不知道了,看你問的是哪一國的人囉。譬如英國人,整天上圖書館,他們可有學問了;法國人呢,他們挺浪漫的,談情說愛的不說,他們的藝術,那真是一個不得了啊。至於奧地利,別看他不起眼,一堆世界級的音樂,可都是從那�出來的呢。」阿財完全無法理解那是甚麼世界,急著繼續問「所以都不用工作?他們都不用吃飯的嗎?」大富用一個俾倪的眼神看著阿財說道「你啊!別做傻夢了,人家的社會褔利制度有多好,人家的國家有多強,你啊真想知道甚麼,花點錢出去看看享受享受還可以,可別真的以為,自己能過上一點那種生活啊。」阿財哀嘆了一聲,別說歐洲五日遊了,就算是國內的五日遊,阿財也還得算盤精打著一百遍才行呢。
不過倒是沒人懷疑過大富,到底那一個月去了哪些地方?歐洲他知道,亞洲的國家也很清楚,美洲也考不倒他,最神奇的是,非洲,大富也能談上一點。大家不只羨慕大富的富裕,還常常因為大富的博學多聞,令人敬佩。
這天一大早,村長帶著一個外國人來找大富。「大富啊,這個外國人他說的話我們都聽不懂,你幫我們跟他說說,他怎麼來到我們這裡,他到底想幹嘛?」這下子大富可焦急了,以前人家問問題,書上的知識多多少少唬一下,反正也沒人知道,這下子真的出現了一個外國人,他也搞不清楚這是哪一國人,更別說是跟人家交談了。大富卯起來,隨口謅了兩句,看著外國人一臉茫然,大富急忙告訴村長「這外國人說是來遊玩的,怎麼就被你們給帶來了,看看人家哪裡來,就送回哪裡,可別嚇壞人家了。」村長說「不對啊,是他一直拉著小李不放,小李就帶著他來找我了,這外國人不老實,我可沒有強迫他啊。」一群人隨即對著外國人你一言我一語的斥責了起來,外國人看起來驚恐異常,卻也不知如何是好。大富發現自己弄巧成拙,事情看起來是一發不可收拾,馬上換了一個說法「可能是我自己搞錯了,語言太久沒有用也會生疏的,這樣吧,你們把人交給我,我來好好問問他。」
大富帶著外國人,順著村�走一圈。大夥兒因為從來沒看過外國人,一路跟著大富,想看看大富怎麼跟外國人交談。本來大富想著,把外國人帶到比較沒人的地方比手畫腳一番,看看是否能問出個甚麼,不過村�的人跟著緊,實在很難有甚麼動作。大富拉著外國人走著,想著想著,大富忽然對著外國人嘰哩咕嚕了一陣。接著大富喊著說「原來如此啊。」然後大富急忙把外國人帶到村外的驛站,隨即帶著外國人就往村外去了。
過了好一陣子,大富終於回來了。大家急忙圍著大富,想著外國人到底去了哪兒。疲累不堪的大富也沒能好好回答,只說等他休息夠了,就會跟大家說個明白。過了兩天,大富的精神恢復了,大富開始上街說起外國人的故事,大家聽著也是津津有味。大富表達,外國人是一個大商人,途中遇到強盜。大富本想繼續胡扯下去,不過村長帶來了一份公告,表示有一個外國逃犯在附近流竄,希望大家幫忙注意。這下大富真的不知如何是好,因為大富帶著外國人去了港口,塞些銀子給他,讓外國人自己搭船離開。而這一切的錯誤,都出在大富不懂裝懂所造成的後果。到底大富該怎麼面對接下來人們的質疑,怎麼收這護送逃犯的殘局,我想故事就說到這裡了。
「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或譯:就是從惡裡出來的)。」                                                                   馬太福音5:37



--
由 Blogger 於 4/12/2015 03:52: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受難週禱告會的禱詞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5年4月3日 星期五 | 下午6:52

我們在天上的父
我們在此,回想起上禮拜日是棕樹主日,跟著耶穌榮耀進城
在這受難週裡,我們預備自己的心,默想主耶穌的所作所行
我們聽見他為耶路撒冷城哀哭的聲,為了人類的苦難來悲傷
我們聽見耶穌設立聖餐所講的話,象徵祂的受苦和愛的團契
我們聽見倒水為門徒洗腳的聲響,表明願意做僕人服事的心
日子一天天經過,逐漸接近耶穌受難的日子
我們卻也聽見,門徒喧嚷著誰比較大的爭論
我們卻也聽見,猶大賣主銀錢入袋中的噹啷
大群民眾的厲聲呼喊--釘他十字架 ! 釘他十字架 !
以及門徒彼得三次不認主的話語--我不認識這個人
這些也都在對我們說話
天父上帝,這時,我們來到這裡聚集,要靜靜來仰望十字寶架
求主聖靈來,安靜我們原本紛擾不安的心,關掉外面各樣喧嘩
我們來到這,如同那位婦女拿貴重的油來抹耶穌的頭,單單與您同在
我們來到這,如同耶穌母親和其他加利利的婦女,在十字架前注視您
或許我們當中好些弟兄姊妹們,也揹著身上苦難和生命重擔來到這裡
主耶穌,我們將重擔都帶到這十字架前,我們聽見那重重放下的聲響
主,求您讓我們來,看見主您的頭、手和腳的傷痕
看見您所流的寶血,道成肉身所承擔的罪惡和苦痛
同時,也求您使我們看見自己的人生處境,對您說
主耶穌,我們是什麼人?何等不配來到您面前
主耶穌,我們是什麼人?竟領受您如此的疼愛
我們只能恭敬謙卑地在您面前,靜默無法言語
願今晚的聚集,透過聖經、祈禱、詩歌和聖餐,同領主恩
願您藉這些餵養我們靈命,讓我們能更認識您,能更愛您
這是我們的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  阿們
---------------------------------------------------------------
在復活節的早晨,聆聽詩班樂團,滿心歡欣地慶賀主耶穌的復活
也因我們經歷受難週的死蔭幽谷,更能雀躍基督復活的得勝榮耀
好將復活哈利路亞的旋律,譜入你我詞曲,呼朋引伴,一路高唱



--
由 Blogger 於 4/03/2015 06:52: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 牧函] 秩序和靈性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5年3月28日 星期六 | 下午2:27

從去年起,我們教會的財務部門為了讓教會的預算和年度事工支出能夠不差距太大,盡心地幫助同工了解新的財務作業。最近各部門的支出和預算的核對,財務部也以報表通知。每次事工完成後,我們都從財務幹事、部門負責該事工的同工,再次得到提醒,事工花費要盡量按照預算走。這是一項理性的宗教行為,也是以信仰回應公民社會的形式。小會在討論這些事務的過程,也想到萬一執行事工過程,有需要動用較多的經費,特別是當初做預算時始料不及的,小會提出一個因應的辦法,就是以教會經常費的百分之五作為預備金,因應特殊需要的狀況。
教會各部的預算,其實和教會年度的事工計畫是一致的,財務其實是反映事工的進行和推動的情況。換句話說,年度事工計畫是各部門該年度的異象,其異象也隨著教會的總體異象進行規劃,教會整體還是同一和整全的。
教會在變動和轉換的過程中,總是會有不習慣和需要改變過去習慣的方式,我感覺到在過程中,有時有一些緊張或是搞不清楚的情況,或是覺得程序太僵化了,因為行政程序有時讓人覺得不耐煩。有些同工覺得自己多走一兩哩路也無所謂,一些帳就不報了,自己掏腰包,奉獻比較快。或是覺得預算抓得太剛剛好,事工很難達到美好的境界,或是無法達到靈性上一種更接近聖靈自由運行的狀態,產生靈性和秩序之間的張力。
以現代人的忙碌,以及生活步驟的緊湊,或許我們以為這類核帳或教會規範對同工而言,可能賦於更繁複的工作和不耐煩,一個層次上是如此;但是另一方面,這也是會眾以及社會信任教會之所在,也就是教會的運作其實是比較接近社會公共形象的期待。這樣說是因為宗教的公共性或是宗教團體作為公民團體的一份子,不管是在財務上或是其他公共議題上,是可以接受社會的監督;即使信仰團體對社會最大的貢獻是為真理做見證,讓社會認識教會是一個追求真理、讓人看見光明的地方。
當然我們也必須注意,當行政體系的事務,逐漸使同工只是符合其作業程序,無法從中體會靈性的操練,和超越行政運作的信仰高度和自由之時,此時行政運作令人無法喘息的缺點就會出現,個人靈性的更新和服侍的調整、以及適當的休息或許是需要的。至於教會各系統的結構之檢視,那是小會和會眾持續關心的部分。
至於在長老教會代議制度的規範中,有弟兄姐妹受到上帝特殊的呼召,或是在靈性上有特別的經驗,需要尋求一些屬靈的指引和參考,以便能在靈性上進一步的開展和追求,教會歷史中其實有頗多的案例。和平教會教牧團隊也一直是如此地協助會眾的需要。




--
由 Blogger 於 3/28/2015 02:27: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Support : Creating Website | Johny Template | Mas Template
Copyright © 2011.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All Rights Reserved
Template Created by Creating Website Published by Mas Template
Proudly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