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教會 主日講道集] 拓植系列(二):住在咱中間 -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快報 :
Home » » [和平教會 主日講道集] 拓植系列(二):住在咱中間

[和平教會 主日講道集] 拓植系列(二):住在咱中間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 | 下午3:11

講道內容
拓植系列(二):住在咱中間
經文:馬可福音一章1節
約翰福音一章1-14節
主講:李俊佑傳道師
時間:二0一二年十二月三十日
一. 序言:回家!回家?
親愛的弟兄姊妹平安。我們終於回到和平教會、青田社區,不知道你感覺如何?是高興嗎?是感動嗎?我還記得以前來到和平教會舊址,要經過外面的圍牆,進門的左邊有個小公佈欄,進來之後左邊是禮拜堂,右邊是以前的牧師館,後來成為辦公室和教室,最右邊則是教育館,是開會、主日學、少契使用的場地。我現在站的這個位置以前是教會的鐘樓。在和平一段時間的人可能都記得禮拜堂側邊有蓮霧樹,夏天雖然會結很多果子,但並不可口。靠近約翰館的裡面是親子室,另外一角則有一顆大菩提樹。如今舊的和平教會成為往日回憶,現在有全新面貌出現在青田社區。我們的教會在成長,如同孩子身體漸長,得換上新衣,以符合實際需要。上禮拜我們開始使用這全新的場地,發現三樓、四樓和五樓都坐滿了,甚至要使用到地下一樓。也許,和平教會新堂很快又坐滿了,恐怕拓植教會實在是勢在必行的下一步。我們都以歡喜的心回到新堂,回到期待已久的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不知我們的回家會不會有人開始感到煩惱和不幸:「喔,糟糕!他們回來聚會了!」「他們以前這麼小間就如此地吵,現在會不會更吵?」也許我們的鄰居正因為我們要回來而感到困擾。和平教會的硬體更新了,人數增長了,我認為我們有更多的責任要善待我們的鄰舍。尤其,耶穌基督不是帶來對立,而是為了見證上帝的愛與和平。今天所讀的經文說耶穌道成肉身,進到我們中間,充滿了恩典與真理。怎麼樣成為這個社區的一份子,住在青田社區當中,是我們需要共同好好思考、謙卑學習的。道成肉身也與拓植教會有著直接關係,盼望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在回到新堂之時,以上帝的愛面對我們所住的社區、所關愛的這塊土地。
二. 道成肉身
1.聖經的道成肉身
約翰第一章第一節寫道:「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這道太初與上帝同在。」 (約1:1-2)這一段說像是繞口令,並且有玄妙和神秘感。一方面因為使徒約翰的寫作特色,另一方面則是與希臘思想有關。約翰認為,早在創造以先就有「道」,「道」和上帝同在一起,而且「道」就是上帝。採用「道」(logos)這個字眼是為了與希臘人溝通,因希臘哲學思想裡表達宇宙運作的最高原則,都是源自「道」。道是宇宙普遍永恆的基本存在,是一個沒有形體、沒有意志的抽象概念,就如同現在我們所認識的抽象概念「民主」一樣。但和希臘觀點不同的地方在於,約翰所論述的「道」就是上帝,並且這「道」是有意志、情感的主體。接著約翰說,這位「道」創造了宇宙的一切,創造了之後,又賜下生命,同時是人內在的真光。因為「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約1:9)簡單地歸納一下約翰的論述:「道」就是上帝,不是抽象思維或原理,而是有主體和位格的;「道」創造宇宙的一切;「道」不僅創造,而且是生命之源;「道」不僅創造,賜下生命,並且光照一切生命,給予清楚、正確的方向。
在了解約翰福音所說的「道」,約翰進一步指出:「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約1:14a)這裡提出一個特殊的狀況,道雖然是創造的源頭、生命的源頭、正確方向的源頭,但現在不再位於遙不可及的高天,而是化為肉身住在我們被造物的中間。對希臘人而言「道成肉身」並不容易理解,因為道既然是道,就應該是神聖的,最高等的、無限的,但肉身卻是次等的、有限的。道如果成了肉身,就會失去它原有本質,不能再稱做是「道」。對希臘人而言,約翰所說的道很可能是假的。為了解決疑惑,約翰福音內文一次又一次地強調並舉各樣例子,證明耶穌就是上帝的兒子。例如耶穌說:「我與父原為一」(約10:30),又說:「你們當信我,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即或不信,也當因我所做的事信我。」(約14:11)
我們對這段聖經的歸納是:約翰所說「道成肉身」的上帝,是擁有全知、全能、全愛的上帝,祂不是抽象的空想,不是心理作用,也不是形而上的理念、理解。道是真實的存在的,而我們怎麼知道他是真實的存在?因他道成肉身的讓人類都能夠看見他,聽見他,觸摸他,感受他。這個人就是耶穌。
2.神學的道成肉身
在神學上,我認為「道成肉身」是形塑基督教神學最主要的元素之一,因為如果沒有「道成肉身」,三一論、基督論和救恩論當中所形成的矛盾就不會這麼的困難。稍微說明基督論討論的神人二性:耶穌如果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就不該有什麼是他不知道或是他不能。然而很明顯聖經記載耶穌的智慧是漸漸成長的,而且會餓、會累、會痛、會死。上帝與人的特質怎麼能夠同時出現在一個主體的身上呢?這問題在初代教會討論了很久,太強調神性的結果就是耶穌來到世上不過是幻影,若是這樣,耶穌釘在十字架就是虛假疼痛,不過是演戲。相反地,若太強調人性,就只能將耶穌當成聖人,表示他不過是性格、道德、能力高超的人類。這兩個極端都會造成我們對耶穌的錯誤認識。最後基督論的神人二性在主後451年的迦克敦會議得到一個較平衡的解決,也就是說,耶穌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
3.耶穌的道成肉身
耶穌道成肉身是為了什麼呢?又是如何實踐道成肉身呢?有一位長著大痲瘋的病人到耶穌面前,他說:「主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太8:2b)要知道沒人願意靠近長大麻瘋的患者,他們刻意被隔離起來,被排拒在人群之外。若有人被大痲瘋傳染,皮膚、黏膜、淋巴組織和末梢神經都會受到入侵。這病會叫人在慢慢侵蝕中死亡。大痲瘋在以前是慢性絕症,直到二十世紀初期有抗生素後,痲瘋病才有治療的曙光。這位長著大痲瘋的人來到耶穌面前,想必是鼓起十足的勇氣,因為耶穌可以合理地按當時的文化與律法,像一般人拒絕他,趕走他,或叫他遠遠的站著。然而耶穌沒有這麼做,反而伸手去摸他,對他說:「我肯,你潔淨了吧!」(太8:3)耶穌站在需要醫治的人身邊,用手摸這人人都避而遠之的人,先以上帝的愛摸他,關懷心靈上的需要,接著,醫治他的疾病。
有一次,耶穌和門徒走在撒馬利亞地區,在中午的時候天氣很熱,耶穌走累了,就坐在井旁休息。有一位婦人到井旁打水,她一個人特地在大熱天的中午打水,必定有特殊的原因。耶穌向這位婦女要水喝,有趣的是她不直接給耶穌水喝,也不掉頭走開,反而開始和耶穌講話。若想像耶穌以君王的身份來這裡,若帶著盛大的隊伍,擁有貼身隨扈,或是穿戴非常的高貴,我猜想這撒馬利亞婦人看見,應該立刻閃得遠遠,因她正是有見不得人的過去才在一個人中午打水。耶穌卻是以一般猶太人的身份,一般的穿著,一般的行路者對她講話。耶穌以平凡的樣貌向她傳講福音,讓她生命重新有機會改變。
耶穌和人在一起,總是主動打破原來的既有的藩籬與隔閡。他離開原有的榮耀和權柄,進入他們當中與各式各樣的人一起吃飯,一起談話,一起生活,一起面對各式各樣的內在的問題。耶穌接納稅吏、罪人、文化下弱勢的婦女、小孩子、外邦人和病患。耶穌的榜樣如腓立比書所說:「他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6-8)這位真理存在的本身,以屈膝委身的行動,顯示出上帝滿有恩典、慈愛,所以道成肉身是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
三. 住在我們中間
1.住在和平教會中間
親愛的弟兄姊妹,若耶穌住在我們和平教會中間,你認為他會如何實踐道成肉身?幾天前傳道師訓練中有一位傳道提出一個社會問題:我們該怎麼關心現在新住民在台灣的生活?台灣現在有許多的移工,離鄉背景到台灣工作,為的是能多賺一點錢,讓故鄉的家人過好一點的日子。他的問題令我反省,如果教會聚會時有人推著一位行動不便的阿公或阿嬤,你會和哪一個人打招呼?回想過去的經驗,我大多會先和輪椅上的人打招呼,卻忘了還有一位推輪椅的人。這是兩位進入教會的人,但是我卻只看到其中的一位。怎麼會這樣呢?耶穌會忽略嗎?我們似乎有種習慣,會自然地把心牆建立起來,自動劃分「非我族類」的人。當我們來禮拜的時候,不曉得你有沒有注意一樓的保全人員?他們坐在那裡為工作努力,是否有時我們自動地忽略他,在享受新堂和禮拜與上帝親近的美好時,忘記給予一點親切的關懷?
今年十月教會的宣道年會請了兩位牧師在晚上座談分享,其中一位牧師是真道教會廖文華牧師。還記得他說:當我們看到獨居老人的時候,覺得他們很可憐,所以關心老年事工;當我們看到小朋友的時候,覺得他們很可愛,所以關心兒童事工;當我們看到家庭健全的青少年時,覺得他們很可惡,身在福中不知福還那麼叛逆,一點都不想關心。你覺得道成肉身的耶穌會怎麼做呢?我想廖牧師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範,在這一群青少年當中,他不是先批判或責備,而是先走進他們當中,住在他們當中,然後關心青少年真正的需要。我在帶青少年的時候,常常會有弟兄姊妹給我意見說:你們青少年應該把場地收拾好,應該褲子穿長一點,不要打牌穿拖鞋。其實這些意見都很好,我也知道兄姊的好意和關心,感謝大家先和我或輔導們講,而不是直接指責青少年。這些孩子需要有人道成肉身地住在他們當中,關心他們,聽他們的想法,了解他們的委屈和困難。大部分的時候不是故意的,而是疏忽或忘了。
2.住在青田社區中間
我們回到了青田社區,希望能做M1的社區工作,向我們的鄰居見證上帝的愛。在規劃上,我們希望教會的一樓能夠成為社區的廟口,是一個公開歡迎任何人進來的地方。外展委員會很用心地思考,一樓可以有小型的音樂會,或是有藝文展覽活動,或是社區講座等等,內容很棒又有質感。今年的11/9我去參加在金華公園的一場記錄片放映會,導演游雲霞分享了她對青田社區的觀察,以及在觀察後開始追溯青田社區歷史記憶的故事。我其實很驚訝游老師透過記錄片的拍攝來表達她對青田社區的關懷和認同。青田社區是她住的地方,她想要認識這片土地過去所發生的事,同時關懷這片土地將來的面貌。她所做的事帶給我思考,我問自己:我有像她一樣關心青田社區將來面貌嗎?我有在乎青田社區所發生的事件嗎?我也想要問問教會的兄姊,我們關心這個社區的過去、現在和將來嗎?如果耶穌是道成肉身住在青田社區當中,他會怎麼做呢?這似乎是我們要深思的問題。
3.住在拓植教會中間
同樣的想法帶到拓植事工裡挑戰也許更大。今天週報刊登的牧函中,有一篇《道成肉身與拓植教會》的文章,我在裡面有整理道成肉身對拓植教會的神學意義。拓植教會對我們教會最直接的挑戰是:和平教會是都市型教會,我們教會運作和經營思維皆是都市型態;換句話說,教會盡可能在軟硬設施採用最最好的品質,例如聘請最好的牧師,聚會最有效率和高素質呈現。都市教會普遍採取上述經營策略。但是,若預備去較為偏遠的都邊地區拓植,相同思維恐怕不適合在地人。例如效率和準時在當地可能被認為無情,相反地,漫無目地的聊天分享或享受互動的情感也許更加重要。如果要拓植教會,就應要配合在地人的習慣、喜好和需求,才有機會住在他們當中。一如耶穌以謙卑委身地配合在猶太人的習慣裡。在地人愛吃什麼,我們就跟著吃什麼;在地人穿什麼樣的衣著,我們就怎麼穿;在地人住什麼樣的房屋,我們就跟著住什麼樣的房屋,一切都以能融入在地為中心。
當我思考在地化的委身時,就會想:如果我已經知道在地的水源可能被污染,那我該怎麼辦?我自己是癌症患者,對健康要求較高,這將是實際的問題。我要住在當地,然後喝別地方的水?還是就喝當地人所喝的水?另外,我願意帶我的妻子和孩子在當地生活嗎?或者是我自己去,而她們留在較安全的環境呢?這些是在地化道成肉身要好好考慮的問題,而我自己也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可是有無數的宣教師,例如例如馬偕、戴德生等人,他們跟隨著耶穌的腳步,像耶穌一樣道成肉身,食、衣、住、行,都是使用該處產物,和在地的住民一樣。
四. 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
現代有位我們熟知的人物,我認為以她為例頗能說明道成肉身的意涵。她正是德蕾莎修女。她接受服侍窮人的呼召,進入印度的加爾各答時,年紀才二十歲。在加爾各答教書十七年,但一直在安全、舒適的修院圍牆裡面,雖然偶有時候會出去關懷窮人,但總感到不夠。她一直問自己:「我知道教書的工作非常重要,但是我究竟做了什麼來幫助那些牆外的人?上帝不是呼召我服侍窮人嗎?但是我卻一直為富人服務,這是上帝要我做的嗎?」上帝也一定關心牆外的窮人。有次她從外面帶了二十四位窮苦的小女孩回修道院,打算教她們讀書寫字,沒想到這些女孩集體逃跑,因為她們根本不習慣圍牆內的生活。德蕾莎修女忽然意識到:如果要為窮人服務,就必須走出圍牆,成為窮人,進入他們的生活,才能服侍窮人。三十七歲,她才開始真正的服侍窮人。曾有商人看見她的服侍,知道她所屬的修會連衣服都自己洗,就送了一台洗衣機給她們,希望可以幫忙省一些力氣,同時換得多一點時間。然而修會的修女們討論後,決定將洗衣機退還。理由很簡單,因為窮人不會有洗衣機,而且洗衣機是富裕的象徵。
德蕾莎修女學像耶穌一樣,以道成肉身的生命,離開安全舒適的圍牆,進到貧窮者的生活中。因為耶穌道成肉身的榜樣,實際進入我們生活周遭,他放棄天上無比的榮耀,為了愛的緣故卑微自己降生在馬糟中,並在世上渡過和一般人類一樣的生活,進入我們中間,彰顯了他的愛和真理。耶穌是付上代價實踐道成肉身的行動。親愛的弟兄姊妹,跟隨耶穌的人也會願意付上代價,因為這些人明白若不是耶穌付上代價,若不是耶穌的門徒付上代價,若不是歷世歷代以來的聖徒們前仆後繼地付上代價,我們無法認識充滿恩典與真理的上帝,也無法享受從上帝而來滿滿的恩典。
五. 結論:新堂、新年、新心
當我們回到青田社區,進入新堂的時候;當我們即將離開舊的2012年,進入新的2013年的時候,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在道成肉身的信仰生命,是不是也能從聖靈領受新的心志?也許我們開始會習慣享受新禮拜堂好的環境與設施,也許因為教會因愈來愈興盛而我們享受成長和彼此相愛的關係,但有沒有可能在進出教會時,我們可以學一點點像耶穌一樣,放棄一些些的享受和幸福,向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投注一些些關懷?有沒有可能我們從以教會為主體的社區宣道,轉化一些些以青田社區在地人的眼光,體會在地人對社區過去的留念與將來面貌的期待?有沒有可能我們願意多一點像耶穌一樣,放下自己原有的習慣和舒適,為了讓人聽見福音的好處,我們可以走出心中的圍牆,到需要福音的地方去,一起和我去拓植教會?願上帝賜給我們全新的心,讓上帝的愛,藉著我們學習道成肉身的耶穌,在我們所居住的土地上,充充滿滿地有上帝的真理和恩典。

--
由 Blogger 於 1/12/2013 03:10: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主日講道集
Share this article :

0 意見: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

 
Support : Creating Website | Johny Template | Mas Template
Copyright © 2011.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All Rights Reserved
Template Created by Creating Website Published by Mas Template
Proudly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