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教會 牧函] 一生中真正值得去追求的東西 -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快報 :
Home » » [和平教會 牧函] 一生中真正值得去追求的東西

[和平教會 牧函] 一生中真正值得去追求的東西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4年2月22日 星期六 | 下午2:41

「托爾斯泰」五十幾歲時,發表(我的懺悔)一書之後,生活態度開始有了巨大的改變。他停止一向酷愛的狩獵活動,不再抽煙、喝酒、吃肉、改吃蔬菜,也完全斷絕與,貴族階層,上流社會的交際。後來還從事農夫工作,他的晚年可以說,是呈現出一個典型的理想人生 。
    托爾斯泰晚年寫了一部很薄、也很感人的小說《伊凡•伊列區之死》,探討一個問題:「人一生中真正值得去追求的究竟是些什麼?」
      伊凡•伊列區是個高等法院檢察長,有一個人人羨慕的漂亮太太,交往的都是彼得堡的上流階級和貴族。他從小聰明伶俐,善於察言觀色,也善於應對逢迎。因為出身貧苦,所以從小就力爭上游,立志要出人頭地。  
    他聰明又用功,很順利地拿到人人稱羨的大學文憑。進入法院以後,他比別人更用心辦案,也擅長交際,所以就比同事更快地獲得各種升遷的機會。在人生最高峰的中年時,他和美麗的太太搬進了彼得堡寬敞的豪宅裡,開始用心佈置這個家。就在掛窗簾的時候,他從高高的梯子上摔下來,從此臥病不起。
      從小到大,他第一次有很多時間去看他身邊的人,以及他這一生真正所擁有的。雖然他很用心佈置這個房子,極力想要擺脫中產階級的品味,但是從傢俱到窗簾,沒有一樣東西和與他有相同社會階級的人有任何不同。就像他的一生,雖然他一直都不甘心當平凡人,但是卻也從來不曾追求過任何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
      因為,他從來都不曾知道自己在追求的是什麼,從來也不曾認真問過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整個一生,他只是活在別人的期許和羨慕之中。所有他曾追求過的東西,都只是因為別人認為那些東西很體面、值得稱許或羨慕,沒有一樣是他自己要的。就像他的婚姻,不是因為兩人相愛,而是因為大家都認為他們兩人條件相當,非常體面。
      臥病以後,他那愛慕虛榮的太太和女兒從來不曾真正關心過他。其實,他也從來不曾關心過別人。醫生不在乎他的疼痛與憂慮,不把他當作一個有感覺有思想的人,只是機械化地用專業角度在處理他的身體。這就像他在法院一貫的風格,他只想從專業角度把所有的案件冷漠而優雅地處理掉,冷漠到近乎無情與殘酷。即使發現當事人有冤屈或不得已的苦衷,他還是硬著鐵石心腸依法辦事。他的同事沒有人同情他,反而整天在打聽他的空缺可以帶給哪些人升遷的機會,就如同他以往在類似情況下的一貫作風 。
      把他和家人聯結在一起的力量不是愛情與親情,而是虛榮心和一家人的面子;把他和同事連結在一起的,不是同事的情誼或關懷,而是社交的利益和人脈網絡的經營。沒有人是真心地活著,大家都只是活在別人的期許和羨慕裡!
看透一切,人生卻不能重新開始.
    當他看透了這一切,突然發現他從來不曾有過真心的喜悅和眼淚,不曾為自己的心願而生活、奮鬥,他的一生根本都是虛假的、空洞的、不值得的。他很想從頭來過,嘗試過一種更貼心、更真實的人生。但是,他已經是絕症的末期,沒有第二次的機會了!
    人生最可怕的,莫過於在人生已經不可能再重頭開始的時刻裡,卻對自己有過的一生感到後悔、不值得!那麼,人要怎麼活這一生,才會覺得值得呢?我們曾否認真地想過?
    所謂「贏得全世界而失去了自己」,正是伊凡•伊列區的寫照。但是,它卻也正是整個社會盲目地在追求的人生目標。親愛的兄姐,那你呢? (參閱網路文章編寫)



--
由 Blogger 於 2/22/2014 02:41: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Share this article :

0 意見: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

 
Support : Creating Website | Johny Template | Mas Template
Copyright © 2011.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All Rights Reserved
Template Created by Creating Website Published by Mas Template
Proudly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