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服務
和平快報 :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最新文章

顯示具有 服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服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出去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2年6月2日 星期六 | 中午12:27

撰寫者:李晶晶牧師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
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
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

什麼是我們蒙召得救的目的呢?上帝所預備的救恩,揀選帶領我們出黑暗、入奇妙的光明,使我們成為君尊的祭司、聖潔的國度、屬神的子民,這些的目的是要我們出去「宣揚」這救恩,使人與我們同受這福音的好處。使徒行傳一開始也就講到「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這是上帝給基督徒的託付,要到普天下傳福音。

何謂宣教?宣教就是「出去」。「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於是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太9:35-38),耶穌走遍各城各鄉,這是耶穌給我們的榜樣。

我們成為基督徒多久了?我們是否有跨出宣教的一步呢?或是我們沈浸在「被揀選」與「屬神的子民」的喜樂之中,是「聖潔」與「君尊」的,是與外面有所分別、有所不同。這樣的想法並沒有什麼不對或是不好,但是「不只是」這樣,上帝對於我們還有更高的期待與託付,就是要我們出去與人分享這樣的福氣,而不只是沾沾自喜而已,要我們成為使人蒙福的管道,去宣揚上帝的美德,讓人也得著這幅份。

我們新堂與舊堂有何不同?有一個不同之處,不是新與舊的差別,而是「四面沒有圍牆」,這除了展現我們對於社區的善意,歡迎、邀請更多的人進到教會裡來,更是對內告訴我們自己,我們基督徒不是只待在教會的圍牆裡!我們需要有些反省,是否基督徒給人的印象都是只在教會裡傳福音,而對教會外發生的事情卻無動於衷?但願我們有耶穌的眼光,耶穌的胸懷,耶穌不僅宣講天國的福音,祂也看到人民生活的需要。事實上,你我生命裡面的圍牆也要被拆掉,使我們成為沒有圍牆限制的生命,讓上帝不斷地擴張我們的生命,試試看,跨出去,看我們的生命和我們的教會要被上帝「外展」到什麼境界。

外展委員會要做什麼?這幾年教會的內部事工組織有幾次的變動,在長執會裡原有社區部,而後增加了宣道部,今年年初組織重整時,將這兩部門放在一起改組為「外展委員會」,意即社區事工與宣道事工,都是屬於「出去」外展開拓的事工、是「宣揚」的事工,是從教會內部向外推展出去、是從教會範圍內的社區走向跨越邊界的上帝社區。但究竟要做什麼呢?面對這新組織型態的新舊長執與同工們都是一種挑戰,因此,我們決定不再是絞盡腦汁閉門造車的策劃事工,而是我們先「出去學習」,認識與瞭解其他福音機構與教會如何參與、進行社區事工與宣道事工。感謝主!當我們如此思考與禱告時,上帝就如此為我們開路,有許多相關的課程與研討會接續開課,於是,我們從三月開始參加了好些的相關的活動與課程,對於同工和我,有很多的腦力激盪與幫助,接下幾週外展同工將會在週報上與大家分享,盼望藉著這分享,也讓我們一起學習和尋求上帝擺放在我們教會的福音宣揚使命與實際參與,讓我們知道該如何出去......

「出去」宣揚就是願意放下自己,跨越彊界,在宣教的過程中,靈性不斷被模塑、受到激勵與更新,我們基督徒的生命應該是奔跑在這屬靈道路的生命,是一路奔跑,向外開展的生命。

在好茶部落的學習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0年8月27日 星期五 | 下午3:30


撰寫者:曾昭瑞牧師

來到好茶部落,我們有很多學習。我們看到了孩子們天真、純真,雖然在物質上不一定很富足,但是從來沒有減少他們的快樂。在孩子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關係的滿足。孩子們的快樂,是來自於與部落中其他孩子有美好關係的快樂。孩子們的快樂,是來自於部落中,許多哥哥姐姐的關心照顧。從這些關係當中,我們有許多的學習、反省。

我們學到了,應該對自己的群體多付出一些責任、多一些關心。不是單單把自己給照顧好,也同時要關注到整個群體的需要。我們反省到,信仰絕不是為了滿足自己就足夠了,信仰是一個群體關係的呈現,群體間的互動,肢體間的關係、往來,都是真實呈現出我們所相信的。

從孩子們的身上,我們看見部落的力量,雖然在大水過後,我們許多人離開了原本的家,但是我們還是在部落之中,部落就是我們的家,許多人在部落中,重新站起來,孩子們在部落更多地認識信仰。有族人聚集的地方,就是我們的部落,從中我們實在願意看到,這樣的部落,在瑪家農場,再次地發揮影響力,幫助我們的族人,使我們能夠不斷地面對挑戰。

我們知道五天的營會能夠給他們的很少,我們所做的不足以改變他們什麼,我們能夠做的,就是盡我們所能夠的,來關心、愛這些孩子們,讓他們感受到他們是被關心的,雖然我們做的並不多,但是我們期望他們能體會上帝的愛透過我們讓他們體會到一點點。

我們會記得為這群孩子禱告,記得為教會禱告、為部落禱告。因為我們能做的有限,禱告是我們能給你們最持久的祝福。我們相信,福音隊只有短短的五天,但是在主裡的愛與關心,卻是可以持續下去的。也請你們為我們禱告,讓我們能夠願意更謙卑地向你們學習,與人分享、彼此關懷,在關係中找到真正的滿足。

看見孩子們學習信心、勇氣與愛心,我們期盼這些孩子們,將來長大都能成為一個有信仰的勇者,帶著對族人、部落的愛心,來承接我們的文化。我們是一個樂觀、知足,又愛唱歌敬拜上帝的民族。願上帝與我們同在,在我們新的家園中,帶著信心、勇氣與愛一起來建造。
(成果發表晚會與好茶兄姐的分享)


好茶教會主日學校長來信
校長何泉盛

感謝天父的慈愛,保守了我們此次的(英數品格體驗營)能夠平安順利圓滿結束。更感謝貴會能鼓勵許多有感動,且對原住民災區兒童的課業加強及信仰的增長有極大負擔的老師們,願意犧牲暑假的時間來帶領部落的孩童,體驗一個不一樣的暑期夏令營。

從孩子們快樂的表情中,看得出他們是非常的滿足於老師們的帶領。同時,教會的兄姐及小朋友的家長,也再一次的肯定和平教會的同工們的熱情與對部落孩子的關愛,每一次的互動中總是會讓孩子們有不一樣的領受與體驗,再一次的代表兒童主日學全體師生們,致上最真誠的感謝。願主大大的施恩祝福在這群願意委身在偏遠部落中服事弟兄姐妹的老師們,都能靈命增長,身體健康,凡事興盛。更期待日後能常常有這樣的機會,彼此服事,彼此學習。倘若於此次活動中有招待不周之處還請同工們多多包涵。

敬祝
主恩滿溢
以馬內利

好茶兒童主日學
校長 何泉盛 敬上

建堂特刊第三期搶先看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 | 下午2:33


建堂特刊第三期搶先看
李晶晶牧師

自從教會決定建堂後,教會隨即組織了建堂小組,由主任牧師蔡茂堂牧師帶領,共有四個相關小組組成:建築組、行政組、財務組和推廣組。其中推廣組由我招募同工一同負責,感謝主這兩年多來推廣組同工充滿熱情與異象夢想一起配搭侍奉。

2007年首先推動「建堂要禱告、中秋來禁食」四十天全教會連鎖為建堂禁食禱告,並設計建堂紀念品義賣、也出版首期「建堂特刊」讓兄姐們更瞭解和平的歷史與建堂的異象與規劃。
2008年規劃六十週年慶的「懷舊之旅」活動,同時製作教會歷史看板,讓和平人透過簡介與實地導覽,更認識上帝在和平教會的歷史見證,也開始在每週週報上刊載「建堂專欄」讓兄姐能透過禱告關心建堂事工。

去年2009年出版第二期「建堂特刊」,同時推動「建堂拆遷要禱告、端午禁食來禱告」活動,透過全教會連鎖禁食禱告守望老教堂拆遷事工,並且規劃與進行拆堂前的「全教會大合照」與各肢體與老教堂留影;另全程參與及紀錄「菩提老樹搬家」過程,以及規劃與新生國小舉辦「歡迎老樹活動」,透過和平詩班與樂團讓奇異恩典詩歌飄揚在新生國小見證主恩;年底開始構思與籌備「建堂記錄片」事工,這是很大的挑戰與需要許多不同專業同工一起來侍奉,期待在建堂過程中透過影像紀錄榮耀與見證上帝,並展望未來新堂成為「無牆的教會」向社區開放;今年2010年,預備出版「建堂特刊第三期」,其中特別報導老樹搬家,收錄了新生國小校長、龍安里里長以及社區一個兒童基金會老師對於老樹搬家的感想,盼望透過老樹搬家成為一個新的記憶,使教會與社區連結,並成為社區的祝福,乃至成為萬民的祝福。

本週牧函特刊載其中一篇文章,新生國小蔡志鏗校長所寫的「菩提老爺爺,珍貴的一堂課」,也希望兄姐們繼續為建堂推廣組事工與同工們代禱。蔡校長所寫全文如下:
真心感動需要兩個人,一個願做,另一個能懂。
98年11月10日,是新生國小校史上,一個重要而值得紀念的特別日子,當天,一棵樹齡長達九十歲,原本生長在和平長老教會的菩提爺爺,正式遷移入住校園,成為新生國小創校以來,首位也是唯一新加入的成員。

今年適逢新生國小創校十週年校慶,本校以「創新迎新,生生不息」作為創校精神,更以生命教育作為課程規劃的核心目標,菩提老爺爺的到來,為我們親師生上了最珍貴的一課,整個遷移的過程極富教育意義,不但呼應「創新迎新,生生不息」的創校精神,看著老菩提樹搬家,個人內心充滿驚喜和感動。首先,感謝和平教會的朋友們,上至牧師,下至每一位弟兄姊妹,慎重其事的程度,就像是為自己的長輩找新家,耐心地照料到每一個小細節,唯恐稍有差池,影響了菩提老爺爺的未來生長,誠敬細膩的精神,真令人感動與敬佩。

其次,感謝學校的親師生們,學校把老樹遷移視為重大事件,不但部分班級前往探訪,並正式納為學校課程計畫的一部分。完成後,每天都有人到菩提老爺爺的跟前,不斷加油打氣,「菩提爺爺,祝福您搬新家後,能過得更健康快樂」、「菩提爺爺,希望您能早日長出茂盛的枝葉,我要在您的身旁讀書遊戲」、「菩提爺爺,歡迎您加入新生這個大家庭,從今以後,讓我照顧您長大,也請您陪伴我成長」,童言童語,卻真情流露。

參與移植的同仁告訴我,他先後偷偷掉過幾次眼淚;11月15日,有近千人參與「老樹搬新家,牽手賀新生」的活動;活動隔天,一位同仁站在菩提老爺爺前,一面欣賞,一面讚嘆:「哇!真棒,您真的有資格站在這兒」。感謝老天爺的美意,讓新生成為菩提老爺爺的新家,我們會接力照護,讓他在新生校園重獲新生命。

前台大園藝系教授李哖教授曾說:如何對待老樹,正是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指標。感謝教會的慨然捐贈,感謝社區的共同玉成,感謝學校同仁的相互配合,大家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一項偉大而重要的工作,也為我們師生上了一課寶貴的「生命教育」。

尋找重要的3%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10年3月27日 星期六 | 下午2:36

尋找重要的3%

曾昭瑞牧師

和平教會從去年八月開始來到華神主日禮拜,預計到2012年八月建堂才能完成。在這三年時間,我們需要在此舉行禮拜。由於華神的場地不是只有我們教會在使用,而且這樣的場地,也不是專門針對和平的需要而規畫。以致於我們在禮拜進行前後,都需要用一筆相當的人力和時間來預備和收拾場地。

每個禮拜開始前,我們都需要六-八位的場地預備同工;結束時,也需要相同數目的同工來收拾場地。為的是讓弟兄姐妹在禮拜的時候,能夠有一個舒適的場地,讓我們可以進行主日聚會、主日學教育。

以和平教會目前約有450多人聚會,每個禮拜需要12-16位同工來整理場地,差不多需要3%的人力。別小看這3%的人,若沒有他們,很可能我們其他97%的兄姐做禮拜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很不方便。因為有這3%的兄姐提早來佈置,所以我們才有好的禮拜場地,也因為這3%的人在會後收拾場地,我們才能平安順利地提早回家。雖然這些人的服侍,大家往往看不到,但是這樣的服侍,卻很重要。當我們的司會同工站上台開始讀宣召文進行禮拜之前,有一群看不到的同工已經先付出一段時間、精力來為我們預備場地。這些人默默的付出,卻很真實地幫助大家,雖然沒有被人看到,卻是實實在在地做事。教會的服侍常常是這樣,不單只有場地的預備與收拾,許多的服侍都是默默在進行,雖然沒有被人看到,但是沒有減少這些服侍的重要性。雖然沒有掌聲,但是仍然值得被肯定。因為有這些安靜的服侍者,所以我們的教會每個禮拜都能夠順利運作。

由於場地預備與收拾需要花費比較多的體力,也需要多一點的時間,因此這不是一件太容易的服侍,我們也一直處於需要人力的狀況下,我們很希望有更多的弟兄姐妹能夠一起來參與在這3%的服侍當中。

如果您有這樣的負擔,加入預備組的同工,必須在13:00提前到達。(提早一個小時)如果是加入收拾組的話,就是在第二堂結束後留下約二十至三十分鐘來收拾。基本上以一個月輪值一次為原則,不會佔用您太多時間,也不會影響到主日禮拜的聚會。您可以用以下的方式來參與在教會的這項服侍中。(原則上習慣參加第一堂者,加入預備組;參加第二堂者加入收拾組)

一、以個人的名義加入場地組同工,由教會來安排加入人數較少的組別。
二、自己揪團加入場地組同工(可以以小組、團契、三四個家庭來組成)。
三、加入場地組的機動同工,當有固定組員不能前來服侍時,機動幫忙。
(會事先通知)

基本上我們的輪值都是每月的固定週次,所以您可以知道每次的固定服侍時間,萬一臨時有事不能來,也可以提前通知辦公室,好讓辦公室得以安排機動組同工一起來幫忙。盼望這樣的事工有您和更多的兄姐一起來參與。

「上陣的得多少,看守器具的也得多少」(撒上三十24)
求上帝幫助我們一起來有份於祂的工。
 
Support : Creating Website | Johny Template | Mas Template
Copyright © 2011.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All Rights Reserved
Template Created by Creating Website Published by Mas Template
Proudly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