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快報 :

看潘霍華的團契生活 -- 李晶晶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12月30日 星期日 | 晚上8:08

寫作於2007.12.30
作者:李晶晶牧師

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德國神學家,生於1906年2月4日德國布列斯勞(Breslau),一生充滿對信仰的反省,他將牧師、教師、學者三重身分融合為一,立志成為一個「追隨基督」的人。

生處於希特勒時期,潘霍華深感希特勒思想違反基督信仰,種族主義及極權主義亦將造成禍害,他見於當時教會採取沈默,認為這不是上帝的旨意,遂戮力以行動反對德國納粹政權對德國本土及猶太人的傷害;不僅運用國際上的關係,幫助猶太人逃離德國,也暗中參與反對希特勒的行動與刺殺希特勒的計畫,1943年終因計畫失敗被逮捕,1945年在浮生堡(Flossenburg)集中營被處絞刑,死時年僅39歲。臨刑前他對獄友說的最後一句話:「這是盡頭了,對我卻是生命的開始。」

潘霍華曾有機會逃離這苦難,但他卻選擇與同胞同舟共濟:1939年他曾赴美躲避納粹政權的壓迫,紐約協和神學院也決定留他在美任教,但他卻力排眾議,決心返回德國。因為他認為「假如此時我不分擔同胞的苦難,我將無權參與戰後德國基督徒生活的重建。」這似乎也意味著他對「團契生活」的信仰與實踐。

1934年當他發現,對教會大聲疾呼、傳講及時悔改的信息,並不能改變局勢,也無法引起更多人關心猶太人受迫害的狀況,他選擇與有猶太血統的朋友站在一起「退到曠野」,到倫敦的德國人教會,在流亡海外的同胞中從事半年的牧會工作。他曾寫信給卡爾巴特說到「也許這是該暫時退到曠野,從事最單純的牧會關懷工作的時刻了。」

1935年潘霍華得到一個機會,成為認信教會的神學教育者,他把這群年輕人組織成一個緊密的共同生活與修道的團體,稱他們為「兄弟」,把在芬根瓦德(Finkenwalde)的傳道人訓練班稱為「兄弟之家」。這些年輕的傳道人為了信仰的緣故,放棄國家教會裡有保障的職位,選擇了在認信教會裡的服事之路。他們一樣選擇一條較孤單的路,在一個時代的狂潮中,不隨波逐流。因此潘霍華認為在此之際他們對團契生活的需求「他們必須到任何一個需要他們的地方去,不管放棄多少教牧人員應得的利益,甚至失去任何財源或其他的支持。他們將在他們所服事的地方,得到自己的兄弟會所給予的支持和團契的關懷。」

芬根瓦德「兄弟之家」的成員在此與潘霍華建立了深厚的兄弟情誼。他們一起在由農舍改建的校舍中的生活,在物質缺乏與教會黨派鬥爭中,努力建立有規律的靈修,集中精神學習神學課題。每天相聚、一起唱詩、禱告,一個禮拜利用一個晚上關懷與討論時事。他們相聚在一起,在團體生活中學習著孤獨的能力與團契。

這樣的生活讓他們當中有些人在戰後留在東德,有些人到了西德,分別在重建教會與人心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有東德的柏林主教胥恩黑爾(Albrecht Schoenherr)與「獄中書簡」的主要通信對象貝特格(Eberhard Bethge)。這個團契即使在1937年芬根瓦德被警方關閉之後,仍然沒有失去它的向心力。甚至在潘霍華死後,這個團契還是一直存在著,團契的成員也成為後來整理與出版潘霍華遺著的主力。

1938年,潘霍華將這「兄弟之家」的經驗寫下來(日後被出版《團契生活》)。文中他寫下了他與學生們所從事的共同生活實驗的反省:討論關於一個被基督所呼召的人所形成的、緊密的、有使命感的共同生活團體的運作。在新教的傳統中,這種類似天主教修會的共同生活靈修操練的實驗是罕見的。

潘霍華的「團契生活」不是一個群體性的聚會、不是一個理想的實踐,他認為在這樣一個團體裡生活,首先需要的不是群體性,而是先養成獨處的能力,他說明:「不能夠獨處的人,千萬不可加入一個共同生活的團體。他會傷了自己,也會傷害團體。當上帝呼召你的時候,在上帝面前,你是孤單的,你也要孤單地來接受這樣的呼召,你要孤單地背起十字架,孤單地禱告與戰鬥,你也將在上帝的旨意下,孤單地面對死亡。」「你不可能逃避,因為上帝親自將你分別出來。若你不能夠獨處就是拒絕基督的呼召,就不可能在一個被呼召的團體裡找到一席之地。」(與主密契)

相對的,他也說沒有辦法過團體生活的人,沒有資格選擇孤獨,因為就是在審判台前,一個信仰者仍是整個追隨基督的團體中的一員。他引用路德的話:「就是在死亡時,我都不是單獨一人,當我受苦,整個教會與我一起受苦。」

潘霍華在芬根瓦德兄弟之家的團契生活實踐中,辨明一個信仰者在孤獨與團體性生活的意義。

孤獨的狀態,可能是隔絕與疏離、完全無法與他人會遇的狀態,但是潘霍華與兄弟之家的學生們來看,孤獨卻可能是一種深遂的靈性經驗:人在孤獨中成為禱者,與上帝會遇,人在孤獨中可能會鍛鍊出一個堅強的、真實的自我,可以勝過試探。

在芬根瓦德所形成的「團契」,讓潘霍華雖在異鄉,整個心還是在德國。但當他在紐約需要作決定的過程中,已經沒有弟兄之家的晚間時事討論分享會時,他必須自己一人去判斷,去行動。在孤獨中,他到教堂去參加聚會,並且禱告著:「上帝啊!接下來的幾個禮拜,請讓我看清楚未來的路,也求你讓我繼續在禱告中與我的弟兄們成為一個團契!」

平安夜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12月23日 星期日 | 晚上8:07

寫作於2007/12/23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平安夜!聖善夜!” 的歌聲在每年的聖誕節期會響遍全世界。這首詩歌第一次獻唱是在奧地利的歐本朵夫的聖尼古拉教堂 (St. Nicholas Church at Oberndorf, Austria) 的半夜彌撒。該教堂的助理牧師約瑟摩爾 (Joseph Mohr) 以及詩班指揮法蘭斯格祿伯 (Franz Gruber)是當時的主唱者,教會詩班以四部和聲重覆唱每節的最後兩行。伴奏的樂器是約瑟摩爾神父所親自彈奏的吉他。

有關 “平安夜” 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歌如何誕生的故事在網路、電影、小說中有各種不同的傳聞。有的說是約瑟摩爾牧師在聖誕節當天才發現教堂風琴的風箱被老鼠咬壞了而臨時決定用吉他伴奏,才匆匆忙忙的寫下這首詩歌。有的說這首詩歌只唱一次就被遺忘了,好幾年後被一位修理風琴的師傅發現這張樂譜,才廣為流傳到全世界。這些各式各樣的傳說都含有部份的歷史事實,可是也都多多少少加上想像力的創意與扭曲。感謝歷史學者比爾艾根 (Bill Egan) 非常努力與仔細的考究,我們終於逐漸瞭解這首流行全世界的聖誕歌曲本身誕生的故事。

約瑟摩爾 (Joseph Mohr) 在1792年12月11日出生於紗茲堡 (Salzburg) 的貧困家庭中。父親法蘭斯摩爾 (Franz J. Mohr) 是28歲的士兵,在約瑟出生後就丟下貧困的母子而遠走他鄉。母親安娜 (Anna Schoiber) 因此還受判罰鉅款,只好將約瑟交給劊子手武木 (Franz Wohlmuth) 作養子。約瑟的音樂才華被教會的詩班指揮希爾恩勒 (Johann Nepumuk Hiernle) 所發掘,並且幫助他就學,栽培他成為一位神父。


約瑟摩爾於1815年被封立為牧師且被差派到馬利亞普發爾 (Mariapfarr) 牧會,這是遺棄他那位父親的故鄉。約瑟在這裡找到他年老的祖父。他與幾個月後就離開人世的祖父一起在這阿爾卑斯山上小村莊古老教堂中望聖誕午夜彌撒。內心的感動讓他於1816年以德文寫下這首舉世聞名的 “平安夜” (Stille Nacht) 六節的歌詞。

1817年約瑟因病而被送返其家鄉沙茲堡住院養病。病癒後被改派到歐本朵夫 (Oberndorf) 當凱斯樂神父 (Joseph Kessler) 的助理牧師。凱神父比較開放的作風容許德語與拉丁語於彌撒中同時使用讓當地農民信徒很得幫助,大量信徒擁入教會。但是這種新潮流作風卻引起地區主教的不悅而將凱斯樂調職。換來一位非常古板保守的諾斯特勒 (Georg Heinrich Nostler) 神父。約瑟用吉他伴奏教當地信徒唱德語詩歌的作法引起諾斯特勒神父的不悅而上告宗教法庭。宗教法庭的判決支持約瑟的作法激怒了諾斯特勒神父。他開始散播有關約瑟出生與成長那不幸過程的謠言,使得教區的會友開始對約瑟的人格持懷疑的看法,甚至連約瑟最要好的詩班指揮法蘭斯格祿伯 (Franz Gruber) 也受到影響而與他保持距離。

就在約瑟服侍生涯最黑暗的時刻,聖誕節當天教堂的風琴發生故障,無法彈奏。諾斯特勒神父在這樣緊急狀況之下束手無策,只好商請助理牧師約瑟想辦法解決晚上午夜彌撒的獻詩難題。約瑟拿出他在1816年就寫好的歌詞,趕往隔壁村阿恩斯朵夫 (Arnsdorf),請求詩班指揮法蘭斯格祿伯 (Franz Gruber) 為這首詩歌譜一首可以用吉他伴奏的曲調。

1818年12月24日晚上歐本朵夫 (Oberndorf) 的聖尼古拉教堂擁入大群的會眾要參加聖誕午夜彌撒。唱男高音的約瑟與唱男低音的格祿伯第一次公開在彌撒聖典中用約瑟的吉他伴奏,用德語唱出這一首讓全世界心靈受感動的 “Stille Nacht, Heilige Nacht” 。

約瑟與主任牧師諾斯特勒神父的關係一直都很緊張。約瑟於1819年申請調往庫爾 (Kuhl)去牧會。但是他那開放的作風讓他的牧會處境遭遇艱辛,八年間他被調派到十一間教會作助理牧師。1827年他終於被升為主任牧師而可以在辛特西 (Hintersee) 獨立牧會。他很愛他的會友,常常把他所有的分給須要的人,他是窮人的好朋友。1848年12月4日他在瓦格練 (Wagrain) 去世。約瑟去世時,身邊一文不名,甚至連籌辦一個普通的喪禮都不夠支付。

約瑟的一生很像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降生於貧困中,也在貧困中離世。他留給我們的,是一個充滿愛與分享的榜樣,以及一首讓我們永遠懷念的 “平安夜”。

約拿單與大衛 -- 曾昭瑞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12月16日 星期日 | 晚上8:06

寫作於2007.12.16
作者:曾昭瑞牧師

大衛與約拿單的友誼是大衛一生中,引人注目的一段事蹟。

大衛與約拿單成為好友是在大衛自告奮勇出戰非利士巨人歌利亞之後,聖經說:「大衛對掃羅說完了話,約拿單的心與大衛的心深相契合。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那日掃羅留住大衛,不容他再回父家。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就與他結盟。約拿單從身上脫下外袍給了大衛,又將戰衣、刀、弓、腰帶都給了他。」(撒母耳記上 十八1-4)

其實約拿單不是沒有見過大衛,但一開始大衛只是掃羅找來彈琴的小童,雖然大衛的琴彈得很好,但約拿單可能沒在意。但是當大衛打敗歌利亞回來後,約拿單對大衛就另眼相看了,這說明,約拿單是英雄愛英雄。

大衛與約拿單的友誼一開始並沒有遇到多大的考驗,因為一個是王的長子,一個是王的女婿,都與王同桌吃飯,同樣都是勇士,都有萬夫難敵之勇,大衛有奮勇只身戰巨人,約拿單則有孤膽獨身闖敵陣,以一人之力橫掃千軍,而且兩人年齡相仿,大衛與約拿單成為好友,是一點也不奇怪的事,不成為好友才是怪事。

但是好景不長,隨著掃羅對大衛的疑心日重,認為大衛是奪他王位之人,對嚴格防範,甚至想除之而後快,如此一來,大衛與約拿單的友誼就受到了嚴重的考驗。大衛一直表示,他並不想搶奪王位,他只是掃羅的僕人,甚至有兩次,大衛可以輕而易舉取掃羅的命,他也沒有這樣做,顯然他就是為了表明他的清白。

但掃羅卻不這麼想,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撒母耳曾告訴掃羅,神已後悔立他為王,要重新揀選合神心意的人做王。而大衛是受了膏的,從神的旨意看,那就是未來的王,雖然大衛心裡並沒有想搶掃羅的王位,但多少也明白未來接掃羅王位的是自己,而不是他的好友約拿單。

王位只有一個,不是歸王子約拿單就是歸女婿大衛,偏偏這兩位又是好友。從聖經記載,他們並未因王位的繼承而反目。原因是約拿單對大衛的愛。

當掃羅提醒約拿單,大衛要奪他的位子時,約拿單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與大衛立約,未來如果大衛做王,約拿單就做宰相。聖經記載中,他們兩個至少兩次的盟誓,大衛並答應,一定要善待約拿單的後代。

如果說大衛和約拿單的友誼令人感動,那麼尤讓人佩服的是約拿單了,按以色列人的規矩,長子是要繼承家產的,作為掃羅的長子約拿單,就理所當然地要接替王位。約拿單禮讓王位,是出於心甘情願。

或許約拿單覺得大衛比他更適合做王,或許他出於對大衛的友誼,甘心作大衛的輔臣。例如當大衛覺察到掃羅要殺他時,約拿單還急於向大衛表白,一是他不知情,二是他一定會阻止他父親行事。後來由於無法說服掃羅,約拿單私下與大衛會面,送他逃出耶路撒冷,兩人定下了大衛為王,約拿單為臣的盟約,揮淚而別。

在整個事件中,約拿單的道德風度可謂為古今友誼的典型。那麼大衛又是怎樣處理這個關係呢?

對掃羅,大衛是尊敬,不奪位,大衛一直向掃羅表白,他不奪掃羅的王位,同時凡掃羅的要求,他都去做,甚至有兩次機會殺掃羅,大衛也沒動手,大衛的理由是,他決不殺神所膏的人,這個觀念其實對大衛也有利,因為他也是神所膏的人。

大衛對掃羅採取的策略是躲,畢竟他也是受膏者,未來要做王,常言道,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大衛既不想加害掃羅,又不想送死,只好逃了,最後一直逃到了非利士人的土地上去了。

對約拿單則採用立約的方式,大衛與約拿單立下盟誓,未來大衛為君,約拿單為宰相,這表明大衛心中明白,他是掃羅王位的繼承人,約拿單似乎感覺到了什麼,一再叮嚀大衛要善待他的後代,大衛也答應了,不過大衛並未認真實踐他這個誓言,這多少有愧對他赤誠相待的約拿單。

食物神學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12月9日 星期日 | 晚上8:04

寫作於2007/12/09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從創世記第一章,我們知道上帝所創造的動物與人物的生命,須要靠食物才能維持生命的繼續存在。因此,上帝就為他們預備了食物。這就表示我們的生命是依賴性的存在,我們必須依賴上帝所供應的食物才能生存。 “神說: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至於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並各樣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將青草賜給他們作食物。” (創1:29-30) 可見在上帝起初創造天地時,動物與人物都是草食性的。人物所吃的結種子的菜蔬以及樹上有核的果子,而動物則全部只吃青草。

亞當與夏娃的犯罪墮落是從那棵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所引發的。當蛇向夏娃誘惑時,夏娃 “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他丈夫,他丈夫也吃了。” (創3:6) 吃了所不該吃的食物成為人類墮落的淵源。

挪亞時代大洪水之後,上帝把賞賜給與人類的食物種類擴大及於所有的動物。 “凡活著的動物都可以作你們的食物。這一切我都賜給你們,如同菜蔬一樣。” (創9:3) 聖經雖然沒有提到上帝是否同時也改變部份動物的飲食習慣,但是從 “流你們血、害你們命的,無論是獸是人,我必討他的罪,就是向各人的弟兄也是如此。” (創9:5) 我們似乎可以引申為部分動物的種類在洪水之後也改變成為肉食性動物了。

以色列人出埃及後,流浪在曠野四十年間由於找不到足夠的食物果腹而向摩西報怨連連。上帝為此在夜間隨著露水降下嗎哪,做為以色列人在曠野四十年間維生的食物 (出16:31)。但是以色列人光有嗎哪可以止饑還嫌不夠,又抱怨沒有肉吃。上帝就颳起大風,吹來大批的鵪鶉鳥,飛到以色列營中,讓以色列人可以捕捉來大快朵頤。只是耶和華對這些貪婪好食者大發雷霆,在基博羅哈他瓦(就是貪慾之人的墳墓)用大災殃殺死了許多人 (民11:31-34)。

耶和華在西乃山上指示摩西要作會幕。在會幕的聖所中的三件聖物之一,就是陳設餅桌,上面要時常擺設兩疊共十二個陳設餅,每安息日才推陳換新,而所換下來的陳設餅,是賞賜給祭司在聖所吃的 (利24:6-9)。所以食物與敬拜耶和華有密切的關係。當耶和華要與以色列民在西乃山立約的時候,耶和華親自預備宴席的食物,邀請摩西以及七十位長老到西乃山上參加這個立約的盛宴 (出24:9-11)。

主耶穌在受約翰的洗禮以後,就被聖靈帶到曠野要受魔鬼的試探。魔鬼給主耶穌的第一個試探就是有關食物的試探。當耶穌禁食禱告四十晝夜之後,肚子就餓了。魔鬼就近前來對主耶穌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耶穌卻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4:3-4) 在此我們可以看到主耶穌的食物神學。主耶穌並非禁慾主義者那樣的把食物的須求當成罪惡來排斥或是鄙視。但是主耶穌也很清楚的告訴魔鬼,人的生命並不是只有食物就能滿足或是維持的。人類除了須要上帝所賜的食物來維持肉體的生命之外,人類更須要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來維持心靈的生命。主耶穌在用五餅二魚當作食物來餵飽五千人之後,就吸引了大批的人群緊緊跟隨耶穌,盼望能夠再一嘗那免費的便當。主耶穌對那群追逐便當的人群說,“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 (約6:27,63)。

主耶穌在被賣的那一夜,與他的門徒共享最後的晚餐時,“耶穌拿起餅來,祝福,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 (太26:26-28)。

由以上的討論我們知道,食物具有實質的功能以及象徵的意義。食物可以讓我們犯罪遠離神,食物也可以讓我們與神親近,從神蒙恩。但願我們在屬物質以及屬靈的食物上面都能夠以感恩的心來領受上帝的供應與恩典,也能夠用順服的心來信靠並遵行上帝的話語。

烏陵與土明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12月2日 星期日 | 晚上8:02

寫作於2007/12/02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我們在出埃及記28章唸到上帝詳細指示摩西要如何為亞倫預備製造擔任大祭司職份時所要穿戴的七件套裝聖袍:用藍線綁上刻有歸耶和華為聖金片的白細麻紗冠冕 (出28:36-39);鑲有四排十二塊不同材質與顏色寶石的四方決斷胸牌 (出28:15-29);兩條肩帶上面各鑲有一塊紅瑪瑙用金藍紫紅線在白色細麻紗布繡上美麗花樣的以弗得背心 (出28:6-14)、用以弗得同樣材質與顏色綉製可以把以弗得綁好在身上不隨意飄動的腰帶 (出28:8)、下擺掛滿美麗石榴與金鈴鐺讓亞倫走起路來會響叮噹的純藍色以弗得外袍 (出28:31-35)、從手腕到腳踝一體純白細麻紗所織成的內袍 (出28:39) [註:和合本中文聖經在此翻譯成雜色細麻線織內袍,現代中文修訂版則譯為拿麻紗縫製亞倫的內袍]、最後還有一件穿在腰間到大腿用純白細麻紗縫製的褲子 (出28:42)。

大祭司所穿戴的聖袍,除了上述七件套裝之外,耶和華還特別吩咐摩西要記得將烏陵和土明放在決斷的胸牌裡 (出28:30)。摩西在亞倫正式授職上任大祭司之前幫亞倫沐浴更衣、穿上這七件套裝的大祭司聖袍的時候,也謹慎的將烏陵與土明放入胸牌內 (利8:6-9)。讓我們感到非常好奇的是耶和華除了向摩西說你要將烏陵土明放入亞倫胸前的決斷胸牌內以外,就沒有向摩西交待到底烏陵與土明是使用何種材質所製造、呈現何種形狀與顏色、還有大祭司要如何使用烏陵與土明來明白耶和華的心意好作出正確的決斷。因此,這些與烏陵土明相關的議題,就造成許多人揣摩猜測、眾說紛紜的現象。 

當代的摩西與亞倫,對於烏陵與土明這兩個東西以及如何操作使用等都心知肚明,不必耶和華再費心解釋。傳統上,猶太拉比們以及歷史學家約瑟夫都認為這是兩塊由耶和華直接交給摩西的兩塊寶石。當國家遭遇重大事件,必須尋求耶和華的啟示與指引時,大祭司便穿戴七件套裝聖袍,走進聖所將金燈台的七盞燈點亮,然後大祭司便轉身站立在金香壇前面,燃燒馨香,面向布幕背後的施恩座提出問題,並且同時將放在胸前決斷胸牌內的烏陵與土明拿出來,高舉在雙手。這時候,上帝如果要回答這個問題,就會有風從至聖所吹動布幕,並且使七盞燈的火燄隨風的方向而擺動,火燄擺動所產生的閃爍亮光,照在烏陵與土明上面,再折射到大祭司胸牌上面的十二塊寶石上面,就會顯出二十四種不同的光彩組合,而希伯來文有二十二個字母,這輪流顯出的二十四種色彩組合便可以無聲無息的以不同色彩代表不同希伯來文字母的方式將耶和華的心意向大祭司顯明出來。

根據約瑟夫的記載,這些寶石在約瑟夫時代之兩百年前就逐漸不再發出可以讓大祭司看出耶和華心意的光芒了。根據舊約聖經的記載,在大衛王之後,烏陵與土明就不再被提及。當以斯拉與尼希米帶領一群被擄到巴比倫的猶太人歸回故鄉重建耶路撒冷城牆與聖殿時,就發生一件難以判斷的祭司身份認定事件,當時的行政長官就決定將該案件擱置,要一直等到耶和華再興起一位知道如何使用烏陵與土明來明白上帝心意的大祭司,才請這位大祭司來作判定 (尼7:65)。有些舊約神學家主張,當上帝興起先知來向以色列民更直接的傳達他的心意之後,就逐漸廢去這個比較間接且複雜的烏陵與土明方法來顯明他的心意。

近代的批判學者根據考古學家近年來所發現古近東文明,特別是巴比倫與亞述的祭司,有關尋求神明旨意的方法與物件的研究,他們主張以色列人所使用的烏陵與土明,應該和古近東其他文明所使用詢問神明旨意的方法類似。古近東的文明就是使用很簡單的抽籤方法來確認神明的心意。因此,以色列人的大祭司在禱告之後就用手從胸牌口袋中取出一塊寶石,如果是烏陵,就是有罪或禁止;如果是土明,就是無罪或許可。按照這些近代批判學者所提出的看法,舊約聖經中所記載的當耶和華厭棄掃羅王之後,就不再經由異夢或先知或烏陵來回答掃羅,而逼得掃羅只好去尋求交鬼婦人幫助他去找已去世的撒母耳亡魂來請教他心中的疑惑。若大祭司只要將手從胸牌內取出一塊石頭,上帝的心意就完全一清二楚、一目瞭然了然,則掃羅交鬼件事應該不會發生。

今天我們在每天生活中,也常會遭遇不知如何判斷的時刻,請問您是如何來尋求並明白上帝的旨意呢? (參閱約7:17)

大祭司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11月25日 星期日 | 晚上7:59

寫作於2007/11/25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根據出埃及記38章的記載,大祭司的聖衣包括七件:胸牌、以弗得、外袍、腰帶、冠冕、內袍、褲子。但是在許多猶太教與基督教的傳說中,出現第八件服飾,也就是一條繩索。到底這條繩索是怎麼跑出來的呢? 

根據摩西五經的記載,在亞倫的兩個兒子拿達與亞比戶因為隨便獻上凡火,而立刻被耶和華的聖火燒死在聖所 (利10:1-2) 之後,耶和華就曉諭摩西說,大祭司亞倫也不可以隨時進入至聖所的施恩座前,免得他死亡 (利16:2) 。大祭司只能在每年七月十日(利16:29)贖罪日 (Yom Kippur) 代表全以色列人一年一次進入至聖所。大祭司在進入至聖所以前,必須先用水洗身,然後要穿上細麻布聖內袍,把細麻布褲子穿在身上,腰束細麻布帶子,頭戴細麻布冠冕;這都是聖服 (利16:4)。大祭司進入至聖所時,要先用香爐把金香壇上的火炭裝滿,再拿一把香帶入至聖所,把香放在火上,使香的煙雲遮掩法櫃上的施恩座,免得他死亡 (利16:12-13)。然後大祭司要先用公牛的血為自己贖罪 (利16:11),再用公山羊的血為百姓贖罪 (利16:15)。 

根據摩西五經的記載,大祭司的七件聖服之中,有一件純藍色的外袍是穿在以弗得的下層。袍子周圍底邊上要用藍色、紫色、朱紅色線做石榴。在袍子周圍的石榴中間要有金鈴鐺 (出28:33)。這些與石榴間隔懸掛在藍外袍底邊的金鈴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亞倫供職的時候要穿這袍子。他進聖所到耶和華面前,以及出來的時候,袍上的響聲必被聽見,使他不至於死亡 (出28:35)。 

由於大祭司每天早晚兩次進入聖所點燈燒香的時候,以及每週一次進入聖所更換陳設餅的時候,如果不小心,都有可能被耶和華擊殺在聖所裡面。還有每年一次進入至聖所為百姓行贖罪禮時,更有可能被耶和華擊殺在至聖所裡面。因此,從中世紀開始,在猶太人的中間就出現如果大祭司不幸死在至聖所時,當如何處置的傳說。這個傳說有不同的版本。各個版本相同之處就是大祭司的聖衣除了聖經所記載的七件以外,又多了一條繩索。這條繩索到底是綁在大祭司身上那一個部位,不同傳說有不同的部位,有的說是綁在腰間,有的說是綁在腿上,或說是綁在腳踝。因為至聖所只有大祭司一年才能進入一次,所以萬一這個大祭司不幸在至聖所裡面死亡時,就沒有人能夠進去處理大祭司的遺體了。因此綁這條繩索是以備萬一發生如此不幸時,在聖所的祭司們可以用這條繩所將大祭司的遺體拉出來安葬。有的傳說甚至將上述利未記第16章以及出埃及記第28章所記載的兩件事情混為一談,主張大祭司身上所穿的藍外袍底擺所懸掛的金鈴鐺在大祭司走動時會發出悅耳的聲音,此時,在聖所守候的祭司們便可以安心等候大祭司完成他的一年一度贖罪大禮。萬一經過一段較長的時間聽不見金鈴鐺那悅耳的聲音時,守候的祭司就要拉一下那根從至聖所延伸到聖所的繩索,看看大祭司是否有所反應,如果沒有反應,那麼大祭司很有可能就是死在至聖所裡面了,必須設法將大祭司遺體拉出來安葬。 

這個傳說在1985年版的Zondervan's NIV Study Bible 新國際啟導本聖經中,在出埃及記28章35節的註釋中提及。美國電視神醫佈道家 Benny Hinn的弟弟 Sam 也宣稱上帝在一次的異象中告訴他,上帝要用這條以前以色列人用來把死亡大祭司遺體拉出至聖所的繩索將許多屬上帝的子民拉進至聖所裡面。有學者主張這個傳說來自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 (Josephus) 的記載。 

根據希伯來文以及早期猶太文學的教授 Dr. W.E. Nunnally 的報告:大祭司身上綁繩索的傳說只不過是一個傳說。這個傳說來自中古世紀一個不明的出處,然後就到處流傳。但是在整本聖經中我找不到任何這方面的記載,在次經 (Apocrypha),死海古卷 (Dead Sea Scroll),約瑟夫著作 (Josephus),偽經 (Pseudepigrapha),他勒目 (Talmud),米示拿 (Mishna),或是任何其他的猶太經典中都找不到。 

根據利未記16章的記載,大祭司進入至聖所時所穿的聖衣是純白麻紗內袍,並沒有穿掛有金鈴鐺的藍外袍,因此,金鈴鐺的說法更是不攻自破了。

建堂與宣道 -- 曾昭瑞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11月18日 星期日 | 晚上7:58

寫作於2007.11.18
作者:曾昭瑞牧師

「只有當教會從一個世界進入另外一個世界時,才能發現教會真正的本質…參與宣道開始嘗試跨越邊界,而跨越邊界可以讓教會明白教會的視野應該有多少長闊高深。」(David J. Bosch)

也許有人會想,教會在建堂的當下,或許對外的宣道事工,應該緩一緩。因為又要建堂,又要宣道,這是要花不少錢的。

這樣的擔心是正常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通常教會在建堂的時刻,都是背負著許多經濟上的壓力,許多會友都是靠著信心來參與奉獻。在沒有餘裕的情況下,果真還能參與在宣道的事工上嗎?

這樣的想法第一個大的迷思,就是把建堂與宣道都看成是用「錢」來參與。事實上建堂與宣道都必須投入金錢,但是參與在建堂與宣道不單單只是只有奉獻金錢。教育、參與、奉獻、禱告都是重要的,弟兄姐妹可以在不同的向面來參與宣道事工。

第二個大的迷思是,用數量來衝量價值。有時候有人會把數量的大小看為是價值的大小,但是聖經中的教導讓我們看見,窮寡婦所奉獻的兩個小錢;與一位小朋友奉獻五餅二魚的事蹟,都告訴我們上帝所看重的不單單是我們給多少,而是我們的心志如何。

從建造的角度來看,建堂與宣道的事工,都需要對上帝的信心。一個教會在參與建造上帝國的事工上投入時,信心讓他們看見,建堂不單單是考慮到滿足自己會友的需要,也要考量到鄰舍、社區的需要。這樣的建造,不單單只是硬體的建造,也是修直通往耶路撒冷宣道之路的修造。

另一方面,教會在宣道事工上的投入,乃是讓信心帶我們到更遠的地方,跨越我們的邊界,延伸我們的視野,使我們能夠將好消息帶更多不同的地區、族群。我們不只是關注滿足自己,而是關注在上帝國的實現。

所以在2008這一年,我們要邀請兄姐,一起來參與宣道的事工,雖然我們有建堂的事工要推動,但是我們相信,這不是互斥的,而是一起參與在教會的建造當中。弟兄姐妹可以在禱告的感動中,選擇參與暑期福音隊的同工、加入醫院福音佈道工作、參與宣關同工與我們一起投入關懷傳道人工作。亦可選擇在金錢上的奉獻與成為代禱勇士。不論用何種方式參與,相信有大家的投入,會看見上帝的祝福通過兄姐的行動,臨到更多的福音朋友,讓他們聽見、看見、體驗到上帝的愛與恩典。

亞倫(2)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11月11日 星期日 | 晚上7:57

寫作於2007/11/11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根據猶太人的他勒目(Talmud)記載,首任大祭司亞倫是一位“和平的愛好與追求者”(the-lover-and-pursuer-of-peace)。大衛王所寫的詩篇133篇1-2節說: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這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流到鬍鬚,又流到他的衣襟。摩西按照耶和華的命令封立亞倫作大祭司時,用馨香的膏油厚厚的澆灌在亞倫的頭上,那些膏油是那麼多,從亞倫的頭上一直往下流,流滿亞倫的臉頰,一直流到亞倫的鬍鬚;又從亞倫的鬍鬚往下滴,滴透亞倫的祭司外袍;再從外袍往下滲透,一直滲到亞倫的衣襟;然後從亞倫的衣襟,滴到地上。如此,亞倫的全身被這馨香的膏油流過,全身散發出馨香之氣。如果這些膏油代表上帝聖靈的恩膏,這個恩膏會浸透全人,也會散發基督馨香之氣到四周圍。大衛王用這一幅亞倫被封立為首任大祭司時接受摩西厚厚膏抹的圖畫來描述一種特別蒙上帝祝福的情況,也就是弟兄和睦相處的美善!因此,在猶太人的傳說中,亞倫是到處給以色列人的家庭與社區帶來和睦關係的關鍵人物。

當大祭司亞倫聽到以色列人發生婚姻齟齬時,他會花很長的時間去作婚姻輔導,一直到這對夫婦又重歸於好,因此,當這對夫婦在恢復恩愛甜蜜的夫妻生活之後而懷孕時,他們對亞倫的幫助充滿感恩,就將所生下來的男孩子稱為亞倫,這就是為何以色列男子當中,以亞倫命名的人數特別多。

當亞倫在社區當中聽見有兩位鄰居互相爭吵時,亞倫會先跟其中一位私下談話,瞭解他們之間的爭吵原因與過程。然後亞倫會對這個人說,我曾經聽見對方向我表示,他對於得罪鄰居的事深感愧疚,亞倫會跟這位當事者會談一直等到當事者內心恢復平靜。然後亞倫會找時間再去訪問對方,也向對方作同樣的人際關係輔導,一直到對方也心平氣和為止。後來當這兩個爭吵者再見面時,他們都願意與對方盡棄前嫌,握手言歡。

當摩西在路上看見有人干犯律法時,立刻就向對方義正詞嚴的當眾指出他的錯誤來,並且要求對方立刻悔改,才能得到耶和華的赦免。否則的話,摩西就拒絕與這個人打招呼。當亞倫在路上看見有人干犯律法時,亞倫還是會很親切的和這個人握手問安。只有在私下的場合才會提醒對方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當下次這個人有機會再犯同樣的錯誤時,內心常常會浮現亞倫向他親切握手問安的情景而覺得不忍心再犯同樣的過錯,否則以後如何有臉再跟亞倫見面或握手。

當亞倫在何珥山去世時,全會眾,就是以色列全家,見亞倫已經死了,便都為亞倫哀哭了三十天(民20:29)。在這裡聖經是說“全會眾,就是以色列全家,英文翻譯為“even-all-the-house-of-Israel”,意思是以色列全體民眾,不論男女老少,都一起為亞倫的去世哀哭了三十天。大家十分捨不得這一位在他們當中給他們的婚姻、家庭、與社區帶來真正和平 (shalom) 的大祭司就這樣永遠與他們分離。

當摩西一百二十歲時,耶和華帶領摩西登上尼波山頂,讓他遠遠眺望整塊的應許迦南地,卻沒有讓摩西親腳踏上迦南地。這是由於摩西與亞倫在在尋的曠野,加低斯的米利巴水,沒有遵照耶和華的命令用口吩咐磐石流出水來,卻用手中的杖擊打磐石,使磐石流出水來,在以色列人中沒有尊耶和華為聖,得罪了耶和華(申32:51)。摩西就死在尼波山上,耶和華親自將摩西埋葬,以致於至今無人知道摩西墳墓的所在。摩西去世的時候,以色列人在摩押平原為摩西哀哭了三十日,為摩西居喪哀哭的日子就滿了(申34:8)。在此的希伯來文若直譯為英文,是-the-male-children-of-Israel 為摩西哀哭三十天。因此,有拉比主張,亞倫的慈愛比摩西的公義更得到以色列全體民眾的懷念。但願我們也能學習亞倫的慈愛。

亞倫(1)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11月4日 星期日 | 晚上7:51

寫作於2007/11/04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根據舊約聖經的記載,我們對亞倫的認識很有限,而且留給我們的印象不是非常理想。根據舊約中有關亞倫的故事來看,亞倫對子女管教似乎不太理想 (利10:1);亞倫對摩西的領導權似乎也有微言 (民12:1);亞倫的宗教領袖地位也似乎比不上約書亞 (出24:13-14);亞倫在當大祭司三十八年之後,對耶和華也似乎不夠尊重 (申32:51);亞倫似乎只是摩西的傳聲筒而已 (出4:16)。

如果我們有機會唸到猶太人的其他經典時,我們的亞倫的印象,會產生相當不同的觀感。瑪拉基書2章4-7節所記載有關利未祭司 (Levitical Priest) 的描述是相當正面的,亞倫是第一位被耶和華所選召的利未祭司 (kohein),且是大祭司 (Kohein Gadol)。耶和華與亞倫所立的約是生命和平安的約,使他存有敬畏上帝的心。他的口中有真實的律法,他以平安和正直與神同行,且幫助許多人離開罪孽。他是耶和華的使者,且教導人有關律法的知識。根據這些經典的強調,聖經中記載耶和華向摩西與亞倫說話至少有十五次之多 (出7:8)。

當摩西膏抹亞倫成為大祭司的時候 (利8:12),摩西不是只用一點點膏油抹在亞倫的頭上。摩西是將大量的膏油澆在亞倫的頭上,以致於那些膏油從亞倫頭上往下流到亞倫的鬍鬚,甚至一直往下流到亞倫聖袍的衣襟 (詩133:2)。這麼豐盛滿溢的膏油所要象徵的是弟兄們和睦同居的美善,好像黑門的甘露降在錫安山,充滿耶和華所命定的祝福與永遠的生命 (詩133:1-3)。因此,亞倫在這些經典的描述中,是充滿和平的,也是致力於使人和睦的。根據猶太人的哈加達 (Haggadah) 所記載,亞倫的離世過程是充滿平安詳和的。耶和華告訴摩西說,亞倫離世的時間到了,摩西就帶領亞倫和他的兒子以利亞撒一同到了何珥山頂。突然山頂一塊石頭就裂開,產生一個美麗的石洞,洞中燈火通明。摩西告訴亞倫說,請你將大祭司的外袍脫下來,穿在以利亞撒身上,然後你跟我到石洞裡面。亞倫就照摩西所吩咐的去做。當他們走到石洞中時,就看到一個預備好的很舒服的床在那裡,四圍有天使環繞侍候。摩西對亞倫說,哥哥,請你躺下來在這個床上休息。當亞倫躺到床上時,上帝就派天使來輕輕接走了亞倫的靈魂。當摩西離開石洞之後,那個石洞就自動封閉且消失無蹤。摩西帶領以利亞撒走下何珥山時,一面走一面撕裂衣服,並且放聲大哭說,哀哉!亞倫!我親愛的哥哥啊!以色列的代禱勇士啊!以色列民眾也都嚎啕大哭。有人看見一群天使護送亞倫返回天家。天上有聲音說:真實的律法在他口中,他嘴裡沒有不義的話。他以平安和正直與我同行,使多人回頭離開罪孽 (瑪2:6)。當亞倫去世時,在曠野帶領以色列三十八年之久的雲柱也同時消失了。

拉比們也對摩西與亞倫間之兄弟之情多加稱讚。根據拉比的解讀,當耶和華在何烈山的曠野,在焚而不燬的荊棘向摩西顯現並且呼召他的時候,摩西三番兩次的推辭,並不是摩西想要抗拒耶和華的選召,而是摩西認為這麼偉大的職份照理應當讓他的大哥亞倫來擔當才是。因此,摩西向耶和華說,你願意打發誰,就打發誰去吧 (出4:13)!耶和華向摩西保證亞倫不會嫉妒摩西得到如此高貴的地位,說,現在他出來迎接你,他一見你,心裡就歡喜 (出4:14)。亞倫這種對弟弟得高位卻不嫉妒的高貴心靈非常討神歡喜,因此,耶和華認為這樣高貴的心靈值得將能夠彰顯上帝心意的烏陵與土明放置在決斷胸牌裡,並將該決斷胸牌掛在亞倫的胸懷前 (出28:30) 這是多麼美麗的一幅圖畫。但願我們大家都能夠擁有像摩西與亞倫一樣偉大與寬廣的胸懷。

從昨日小鎮到明日之城 -- 林鴻信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10月14日 星期日 | 晚上7:48

寫作於2007.10.14
作者:林鴻信牧師

和平教會走過了六十個年頭,回顧過去有多多值得懷念而可以感恩的,但是聖靈的帶領還在繼續當中,和平的故事也還在發展當中,聖靈將如何帶領和平教會走向另一個六十年呢?

第一次隨台灣神學院精兵團契福音隊前往蘇門達臘,第一站是古老的小鎮寥內,在陰鬱的暮色中踏上寥內,「陰暗」―是第一印象,街道蜿蜒起伏,路燈稀稀疏疏。一出渡輪口,簇擁著許多黝黑的臉孔,要求搬運行李,眾多摩托車有如黑影環繞,反映了當地的工作機會也是在陰霾當中。城裡到處可見隨叫隨停的箱型車,隨時可以與陌生人同行一程,時空似乎凝結在幾十年前台灣中南部小鎮的記憶裡。步入華人群集的社區,轉入曲折巷道,進入古舊房舍的聚落,一間間如積木搭成的房屋,架設在海邊河口溼地,緊密相連,層層疊疊。

探訪在友善的居民接待中進行,談話雖然輕聲細語,卻隱含著點點滴滴恩恩怨怨,親人家族,左鄰右舍,無盡的悲情、摩擦、誤解、衝突,凝聚不散。小城故事如同蜿蜒小巷般地曲折,纏繞不息,空氣中似乎經常有魅影在飄蕩著。這樣的束縛,不只是來自被尊為神明的「大伯公」(土地公),而且是出於數千年之重的文化傳承,從中原飄洋過海來到這古城,沉重的令人窒息。讓我更加確信的是,耶穌基督是唯一的盼望,基督教會是傳達福音的管道,大家一起建造教會就是把光明帶入陰暗。

在麗日高照風平浪靜中搭船來到第二站明亮的巴淡―明日之城。許多地區仍然是插著招牌的空地,有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區、學校、公園等等形形色色的招牌,似真似幻,連禮拜堂也座落在插著招牌的紅土荒地,比鄰著的是學校預定地,對面是龐大的住宅區。這裡的教會正在與時間競賽,必須跑在前面以服事學校的師生與住宅區的居民,還要跑在工業區、商業區前面,因為未來將有大量湧入巴淡做工、上班、開店、結婚、生子、受教育的人群,教會必須為他們預備屬靈的家。讓我同樣確信的,耶穌基督是唯一的盼望,基督教會是傳達福音的管道,共同營造未來的教會就是在愛那些未來的人們。

今日,尚屬弱小的寥內教會仍堅定地屹立在昨日小鎮,而巴淡教會已蓋好龐大的禮拜堂。感謝和平教會成為台灣神學院在蘇島的宣教伙伴,一起差派謝大立老師全家投入這塊比台灣大十二倍土地,其上有一百萬鄉親的福音工場。我們仍然需要使用華語與台語的福音同工,以三個月短宣,以福音隊,以禱告,以奉獻,用基督的愛關懷蘇島。

然而,和平教會的昨日與明日將寫下什麼樣的故事呢?

如馬偕所說:「然而還有一半未能說完,這些章節只不過是零碎的。並非今日或明日這個故事就可以寫完,真正的故事尚未結束,它才正要開始,許多章節正要逐一地加上去,這些都是出自上帝那本沒有人讀過的書。」

金約櫃(2)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9月30日 星期日 | 晚上7:49

寫作於2007/09/30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金約櫃最後一次在聖經出現是在約西亞王進行全國靈命更新運動的時候,約西亞王吩咐利未人把這個約櫃放回去所羅門王所建造的聖殿裡,不必再用肩扛了(代下35:3)。從此以後金約櫃的下落就音訊杳然。

根據猶太人的次經(apocrypha) 中馬卡比下(2-Maccabees) 第二章4-7節的記載,先知耶利米受神啟示,吩附人將會幕、約櫃、香壇抬到摩西眺望迦南地的尼波山上 (申34:1)。耶利米在那裡找到一個山洞,就把這些聖物放入山洞中,並且封住洞口。有些抬聖物的人事後想去找出那個山洞,卻找不到。耶利米警告他們說,這些聖物必需埋藏,一直等到上帝聚集他的百姓,並且施恩給他們的時候才出現。

聖經學者對於次經中所記載這件事的歷史性與神學性都有所爭議。馬卡比下的寫成時間約是主前一世紀左右,距離先知耶利米時代約有五百年左右,因此,其歷史準確性受到質疑。另外,在聖經中,耶利米先知認為在末世,當那些日子,人必不再提說耶和華的約櫃,不追想,不記念,不覺缺少,也不再製造。那時,人必稱耶路撒冷為耶和華的寶座;萬國必到耶路撒冷,在耶和華立名的地方聚集(耶利米書 3:16-17)。先知耶利米既然認為在末世神的寶座將是整座耶路撒冷城,而不是一個約櫃,人們將不再需要這個約櫃來彰顯上帝的同在。因此,神學上先知耶利米不會覺得有把這個摩西吩咐比撒列所製造的約櫃抬到尼波山挖洞保存的必要性。

在今天,非洲伊索匹亞(Ethiopia)的小城阿克森(Axum) 有一個教會稱為錫安聖母瑪利亞教會(Church-of-Our-Lady-Mary-of-Zion),這個東正教會一直堅信摩西的約櫃是保存在該教堂附近的法版會堂(The-Chapel-of-the-Tablet)。根據他們所相信的古代經典克柏拉納尬斯特(Kebra-agast) 的記載,伊索匹亞女王示巴(Sheba),在訪問所羅門王時從所羅門王懷孕,返國後生子,名叫美內利克(Menelik)。美內利克二十歲時返回以色列王國去與所羅門王相會。所羅門王希望把王位傳給他,但是他堅持要返回伊索匹亞。所羅門王只好命令他的長老們將長子組團陪伴美內利克返回伊索匹亞。大祭司的長子不願離開約櫃而失去將來任大祭司的職位。所羅門王就做一個約櫃的複製品讓他帶著同行。在所羅門王以及美內利克不知情之下,這群長老們的長子將約櫃調包,將真正的約櫃帶到伊索匹亞。所羅門王的聖殿裡只剩下一個約櫃的複製品。

根據一位英國的旅行作家格拉罕漢諾克(Graham-Hanock) 所著作的一本書 “印記與封印:失落約櫃之找尋”(The-Sign-and-the-Seal:-The-Quest- for-the-Lost-Ark-of-the-Covenant) 中的記載,約櫃先被帶到埃及與蘇丹,停留數年後才沿著尼羅河上行到達伊索匹亞。約櫃先被存放於他納湖(Lake-Tana)中的小島上四百年之久,最後才送到阿克森(Axum) 城。在阿美德格蘭(Ahmed-Gragn) 戰役期間,約櫃被送去紀威湖(Lake Ziway) 保存四十年,後來再送回阿克森。支持漢諾克理論的一個現象是今日伊索匹亞的每一間教會都保存一個聖物,稱為他柏特(Tabot),這個他柏特乃是存放在阿克森教堂中真正約櫃的複製品。

阿克森教堂有一位老祭司專職看顧這個約櫃,日夜不離開。除了這位祭司之外,不許任何人進入觀看約櫃。老祭司去世前會指定繼任的祭司來繼續這個看守約櫃的聖職。如果老祭司來不及指定繼任者就去逝則由當代所有合格祭司中抽籤指定一名繼承者。因此,沒有人可以進去查證這個傳說的真確性,大部份考古學家拒絕相信這個理論。

金約櫃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9月23日 星期日 | 晚上7:47

寫作於2007/09/23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法櫃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 是由George Lucas製作、由Steven Spielberg導演、由Harrison Ford主演的經典探險電影。這部耗資兩千萬美金拍攝的“法櫃奇兵”在1981年推出後,賣座奇佳,創下當年全球票房記錄三億八千四百萬美金。“法櫃奇兵”並獲得1981年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剪接、音效、視覺特效四項大獎。

“法櫃奇兵”中的主角印地安那瓊斯 (Indiana Jones) 所要追尋的聖物乃是摩西當年在耶和華指示下,交待比撒列所製造的金約櫃 (出37:1-9)。根據舊約聖經的記載,這個裡外包金的約櫃在以色列人進入迦南之後,經過一陣子四處流浪之後,終於被安置於所羅門王在耶路撒冷所建造的聖殿 (代下6:41)。

所羅門王去世之後,他的兒子羅波安登基為王的第五年 (約是925BC),埃及法老王示撒 (Shishak) 北上攻打猶太國,並且將王宮與聖殿所有的寶物盡都帶走 (王上14:25-26)。 因此,有關金約櫃下落的一個傳說,就根據這節聖經加以發展,認為既然法老王示撒將聖殿所有的寶物盡都帶走,那麼這個最寶貴的金約櫃當然也會被示撒帶到位於埃及東北角尼羅河三角洲的京城達尼世 (Tanis)。“法櫃奇兵”就是根據這個傳說,主張金約櫃是被放在達尼世城的埃及神廟中。但是一場沙塵風暴將此城完全掩埋,一直到1936年才被一位德國的探險隊在開羅城外所發現。整場電影的情節就是從這個傳說的地點開始發展。

反對這個傳說的學者認為,在舊約聖經歷代志下35章3節,約西亞王立志潔淨聖殿之後,交待利未人將耶和華的金約櫃安放在以色列王大衛兒子所羅門建造的殿裡,不必再用肩扛抬。因此,金約櫃並沒有被埃及法老王示撒帶下埃及的達尼世京城,而是被利未人藏到一個不為外人所知的地方。因此,約西亞王在潔淨聖殿以後,就交待利未人將金約櫃抬回來,放到所羅門王所建聖殿的內殿中。這是舊約聖經中有關金約櫃的最後記載。

另外一個傳說認為,巴比倫帝國的尼布甲尼撒王於597BC圍攻耶路撒冷,猶大王約雅斤率群臣開城門投降,尼布甲尼撒王就將耶和華殿和王宮裡的寶物都拿去了,將以色列王所羅門所造耶和華殿裡的金器都毀壞了 (王下24:13)。586BC尼布甲尼撒王再度圍攻耶路撒冷城,西底家王逃亡失敗,親眼見眾子被殺,然後被挖掉雙目,銅鏈綑身擄往巴比倫 (王下25:1-7)。尼布甲尼撒王的將軍尼布撒拉旦下令焚燬聖殿與耶路撒冷城,並且把上次沒帶走的一切寶物列下清單完全帶去巴比倫 (王下25:8-17)。金約櫃既然是聖殿中最寶貴的聖物,一定也同時被帶往巴比倫。

反對這個理論的學者認為,尼布甲尼撒王所擄往巴比倫的聖殿寶物清單中,記載得非常詳細,甚至連鍋、鏟子、蠟剪、調羹這些小東西都列入清單,為何單單沒有看到金約櫃在清單之中。到了波斯王古列年間,不但下詔允許設巴薩帶領被擄的猶大人歸回故鄉重建家園,甚至派庫官米提利達將當年尼布甲尼撒王從耶路撒冷所搶來的金銀寶物器皿如數點交給設巴薩 (拉1:7-11)。可是在這些被送回的寶物清單中,也看不到金約櫃。所以這些學者認為,在尼布甲尼撒王築牆圍攻耶路撒冷城時,一些盡忠於耶和華的利未人一定先設法將金約櫃藏到某個隱密的地點。這個理論就讓許多人對於金約櫃的下落充滿好奇,並且也有很多有關金約櫃下落的不同傳說到處流傳。

以拉谷之役 大衛一舉成名的戰役 -- 曾昭瑞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9月16日 星期日 | 晚上8:47

寫作於2007.09.16
作者:曾昭瑞牧師

以拉谷之役,因大衛擊殺非利士巨人歌利亞而著名。這是掃羅執政期間,和非利土人發生的許多戰役之一。地點是在南部猶大伯利恆西邊二十餘公里處,和非利士人接壤的以拉谷。這是一處的「高原」,「高原」是猶大人聚居的「山地」和非利士人聚居的「沿海平原」之間的緩衝區。從士師記開始,猶大人和非利士人就經常為爭奪這高原城市與戰略要地的控制權而發生戰爭。本章事件發生時,掃羅的活動範圍已經向南部猶大支派聚居地延伸,從以色列人的角度看,這次戰役是為了保國衛民,但是從非利士人的角度來看,卻是向他們的管轄權挑戰。

這場戰役中,非利士人出現一個巨人歌利亞,全身配備又齊全又精良,天天對著以色列人的軍隊罵陣。掃羅和以色列眾人就驚惶,極其害怕。大衛因父親的交代跑到戰場,聽到了那非利士人對著以色列人罵陣的事,又聽到掃羅王懸賞,若有人能擊殺那非利士人,要給他優厚的獎賞。於是大衛自告奮勇,不顧大哥的責罵,堅持出戰,掃羅王聽到這個消息,也不讚同大衛出戰,但是在大衛的堅持之下,才答應他。

從大衛與歌利亞的對話中,可以看到,大衛把他們一對一的戰鬥,視為非利士神和以色列神耶和華之間的戰鬥。這場戰鬥的結果就是,大衛擊殺了那非利士人,以色列人大大得勝。

從大衛在以拉谷之役擊殺歌利亞,更進一步顯示了他的興起與保羅的衰落。掃羅作為一個以色列的王,擁有軍隊,也有作戰的軍裝,但是在非利士人的叫陣上,竟然與一般的士兵一樣,手足無措,驚惶害怕,無力面對。他們之中沒有一個人可以應戰,而大衛是一個放羊的牧童,沒有軍裝也沒有武器,只憑著放羊時用的甩石機,不但自告奮勇去迎戰那非利士人,也真的把那可怕的敵人給打死了,這不但是大衛個人傳奇性的勝利,也是一個明顯的證據,證明大衛比掃羅「更好、更適合」作王。

在古以色列人靈恩領袖的傳統,以及在君王受膏模式中,大衛擊殺那非利士人,再一次證明他擁有耶和華所賜的能力,能把耶和華的百姓從敵人的轄制下拯救出來。特別是,這段經文把這次戰役的性質,提升到國與國之間(26、36節),更是耶和華與非利士人的神之間的戰爭(43、45、47節)。第47節更是把這次戰爭看作是「耶和華的戰爭」而這次戰爭的主角不是以色列王,卻是私下被膏的這位小牧童。

這次戰役的結果也為大衛贏得眾人的擁戴。第十七章55-58節,掃羅表達不只是對大衛的喜愛,從此把他留住,不容他再回父家,這也是擁戴大衛的另一種形式。第十八章5節,大衛在掃羅宮中,他贏得掃羅的王位繼承人約拿單、眾百姓和掃羅臣僕的擁戴。不過,因為這時另一個受膏者還在位,大衛必須再耐心等候,一直到掃羅死後,至撒母耳記下第二和第五章才能公開被膏。

本段經文也為大衛作王的合法性提出了幾個辯護。首先大衛擊殺那非利士人歌利亞這事本身,證明他有神的揀選、為耶和華爭戰的資格。其次,在25節掃羅為徵求和歌利亞一對一戰鬥的勇士所提供的獎賞,包括了「將自己女兒給他為妻」一項。大衛擊殺了歌利亞,也俱備了作王女婿的資格,也同時取得繼承掃羅王的資格。即使後來掃羅並沒有覆行這項諾言,但是大衛娶了掃羅的另一個女兒米甲,也取得了同樣的資格。

金香壇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9月9日 星期日 | 晚上7:46

寫作於2007/09/09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金香壇 (Golden Altar of Incense) 是會幕所有設備當中最接近至聖所(The-Holy-of-Holies) 的設備。根據出埃及記30章6節“要把壇放在法櫃前的幔子外,對著法櫃上的施恩座,就是我要與你相會的地方。”金香壇放置的位置,是在至聖所的幔子外最接近法櫃與施恩座的地方,也就是和金燈台與陳設餅桌同樣位於聖所(the-Holy-Place)(出40:22-28)。根據希伯來書9章3-5節“第二幔子後又有一層帳幕,叫作至聖所,有金香爐,有包金的約櫃,櫃裡有盛嗎哪的金罐和亞倫發過芽的杖,並兩塊約版;櫃上面有榮耀基路伯的影罩著施恩座。”金香壇似乎被移入幔子內,是和法櫃與施恩座同樣位於至聖所裡面。

金香壇的位置到底是在幔子外的聖所,或是在幔子內的至聖所呢?這個問題引起許多聖經學者的探討與爭辯。持批判取向的學者像James-Moffatt就直截了當的宣稱希伯來書的作者把金香壇的位置擺錯了位置。

有些聖經學者根據出26:35只有提到金燈台與陳設餅桌在聖所裡面,並沒有提到金香壇,主張金香壇應該就是在至聖所。這種來自沉默的爭辯(argue-from-silence) 並不具有太大的說服力。因為,在出26:33-34所描述的至聖所裡面,也沒有提到金香壇。而且,在出30:6與40:26都明確提到金香壇是和金燈台、陳設餅桌同樣擺在聖所裡面。另外一個困難是,祭司每天早晚進去聖所收拾或點亮金燈台時,也要同時在金香壇上面燒香。但是根據利未記16章29-34節至聖所卻是只有大祭司在每年七月十日贖罪日(Yom-Kippur) ,一年才能進去一次為全國百姓贖罪。因此,金香壇如果是擺放在至聖所,祭司就無法每天兩次在上面燒香了。

另外有一些學者像Albert-Barnes,-James-MacKnight, 或是-S.-T.-Bloomfield則主張在希伯來書9章4節所提到的是qumiath/rion-(thumiaterion),只是盛放香料的器皿,不一定是金香壇-(altar)-(NAS),也可以是金香爐(censer)-(KJV)。因此,希伯來書作者所提到的是每年一次大祭司會拿進至聖所的金香爐(利16:12-13)。但是,如果再仔細一想,大祭司每年一次是從金香壇上把金香爐從聖所拿進去至聖所,而且是等到香的煙雲遮掩施恩座之後才進去至聖所。因此,照常理判斷,金香爐平時也應當是放在聖所的金香壇上比較合理。  

還有學者像Marcus-Dods,-Theodor-Zahn,或是-John-Ebrard 則認為希伯來書9章4節是說至聖所擁有exousa-(echousa) 金香爐與約櫃(在此和合本中文聖經就譯為:有)。擁有表示至聖所與金香爐及約櫃有特別的關係,並不一定表示金香爐的地理位置的所在。在希伯來書9章2節提到聖所裡面有金燈台與陳設餅桌時,就用-en-h-(en-he) 來表示其地理位置。位於至聖所內的約櫃與位於至聖所外的金香壇有特別密切的關係我們可以從下列幾點看出。在每年一度的贖罪日(Yom-Kippur) 大祭司要將贖罪的公牛與公山羊的血在施恩座前彈七次(利16:14-15),也同樣要在金香壇前彈七次(利16:18-19),同時要把血抹在金香壇的四個角上面。大祭司在進入至聖所前必須從金香壇上用金香爐把炭火以及香料帶入至聖所,讓香的煙雲遮掩施恩座之後才進去至聖所。因此,我們可以說金香壇上面的炭火與香,藉著金香爐而進入至聖所內。王上6:22也將金香壇歸屬於內殿(the-whole-altar-belong-to-the-oracle)-(相當於至聖所)-(和合本中文聖經譯為:內殿前的壇)。

這些金香壇與至聖所關係的討論讓我們知道金香壇在敬拜上帝中的重要地位。

陳設餅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9月2日 星期日 | 晚上7:42

寫作於2007/09/02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陳設餅的希伯來文為xl(lechem)(bread 餅)加上eynp(paniym) (face 臉) 或是加上tkr(m (ma’areketh)(pile 疊),意思是將餅疊好排列在耶和華的面前。陳設餅的希臘文是pro/qesiv(prothesis),該希臘文同時另有一個意思為目標(purpose)。pro/qesiv 原意為“擺到前面”(setting forth)或“曝露於面前”(exposed before)。人生的目標與陳設餅之間會有怎樣的關係呢?

根據Dr. John W. Stanko的研究,舊約聖經中有關陳設餅(利24:5-9) 的描述與我們的人生目標至少有下列的一些關係。

1.陳設餅是用細麵粉作為材料。細麵粉是 將小麥經過碾磨與擊打之後才作成的,越高品質的細麵粉必須經過越徹底的碾磨與擊打過程。這就像孟子所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高超的人生目標常是經過苦難折磨的過程中所產生的。

2.陳設餅是用火烤成的無酵餅。(大部份聖經學者主張陳設餅應該是無酵餅),火代表試煉,如同約伯在試煉中所說的“他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伯23:10)人生的各種試煉可以煉淨我們人格中的卑下雜質,使我們的人生目標更為高貴。(彼前1:7) 無酵餅不會因為發酵作用而顯出比自己實際更誇大的外表。

3.陳設餅共有十二個,每個都用十分之二伊法麵粉所烤成。十二個餅代表以色列十二支派,因此,所有的人都可以從上帝領受到相同份量的人生目標。

4.陳設餅共疊成兩疊,都安置在金陳設 餅桌上面。上帝為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安排有一定的位置,我們的人生目標應當是尋到並且堅守在上帝為我們安排的崗位上。不管我們的社會位置如何,我們都必須站立在預表主耶穌基督的陳設餅桌的根基上。(皂莢木代表基督的完全人性,外包黃金代表基督的完全神性)

5.陳設餅上面有淨乳香,將作為火祭獻於 耶和華面前成為馨香之祭。我們人生的目標應該像保羅在羅馬書12章1節所勸告我們的“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使徒彼得也說 “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作聖潔的祭司,藉著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彼前2:5)

除了上述這五點以外,主耶穌基督在撒馬利亞敘加城外的雅各井旁對他的門徒說, “我有食物吃,是你們不知道的。門徒就彼此對問說:莫非有人拿什麼給他吃嗎?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約4:32-34)這是耶穌基督一生的最重要目標,就是遵行差他到世上來的天父的旨意,作成天父所交託的工。但願我們每位兄姊也能夠學習主耶穌基督的榜樣,以遵行天父旨意、完成神所交託我們的使命作為我們的陳設餅,也就是我們一生最大的目標。

以色列的第一個王 -- 掃羅 -- 曾昭瑞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8月26日 星期日 | 晚上7:41

寫作於2007.08.26
作者:曾昭瑞 牧師

以色列的王國制度是在贊成與反對兩股勢力中形成的。從撒母耳記第八章到第十二章,可以見到這兩種聲音交互出現。早期的批判研究認為這是作者把不同的資料來源,雜亂的放在一起所致。近來的編輯批判比較傾向它是經過有系統的編排:8:1-8:22反對\9:1-10:16贊成\10:17-10:27反對\11:1 - 11:15贊成\12:1-12:25反對,正因為不同的看法交互的出現,所以我們知道,立王在當時並沒有一致的看法。

  照聖經所說,上帝的心意是反對百姓立王,因為百姓的動機是厭棄上帝做他們的王,才要另立一個國王。既然上帝反對,為什麼又吩咐撒母耳照百姓所要求的去做呢?因為當時百姓看到別的民族都有王,只有自己沒有,他們認為就是因為沒有王,所以才受到其他民族的入侵,所以強烈地向撒母耳要求立王。這裡我們看到上帝體貼人的軟弱,允許人所求。撒母耳為這件事也曾安慰百姓說,不必害怕,只要盡心事奉耶和華就好(撒上12:19-25)。其實任何一個新的制度出現,都會有贊成與反對兩種意見。掃羅就是在這種轉型時期出現的人物。

  掃羅長得又健壯、又俊美,他的身高比平常人高過一個頭,教人看了無不讚嘆與欽佩。不過他所出身的便雅憫支派,在士師時代曾經發生過一件事,差點兒娶不到女子為妻,而面臨滅種的危機(士19-21章)。難怪他被撒母耳選中時說:「我不是以色列支派中至小的便雅憫人嗎?」(撒上 9:21)

  掃羅被立為王,經過許多步驟:首先,撒母耳用油膏他,這是在私底下進行的,除了撒母耳和掃羅,沒有別人在場。其次,上帝的靈感動掃羅,賜給他一個新心。接著,撒母耳聚集百姓在米斯巴,用抽籤的方式抽出掃羅來。然後,掃羅率領百姓擊敗亞捫人,揚名於基列雅比。這一戰證明他有從上帝來的能力。最後,撒母耳帶領百姓到吉甲立國,立掃羅為王。

  掃羅王朝其實很簡單,他一直住在基比亞(撒下 10:25-26、15:34);有勇士跟隨他,而以押尼珥為元帥(撒上 14:49-52)。平常百姓各有自己的工作,只有遇到敵人侵擾,或有特別事故時,掃羅才招聚百姓和敵人打仗。以色列人在他的領導下,戰績輝煌,足以抵禦外患(撒上 14:47-48)。掃羅做王的確不負眾望。

掃羅受到撒母耳的提拔,被立為君王。在此之前,治理百姓之責由士師擔任。從士師到君王這個轉型時期,撒母耳和掃羅這兩個人的關係備受囑目。撒母耳把治理國事的責任交與掃羅,自己則專注於祭司的工作。沒想到掃羅做王才兩年,在與非利士人爭戰時,由於等不到撒母耳,擅自獻祭,而與撒母耳決裂。撒母耳在此預言掃羅的王位必不長久(撒上 13:8-15),這對掃羅的心理威脅很大。不過,他們仍然有一段相安無事的日子。掃羅也繼續帶領以色列人抵抗敵人。

  掃羅對亞瑪力人之役,表面上看起來是大獲全勝,其實,對掃羅王朝而言,這是致命的一擊。這一戰是聖戰,不是平常的戰爭,不能以一般的觀點來看它。掃羅最大的問題是不順從撒母耳所傳達上帝的命令,沒有把亞瑪力人連同他們的牛羊牲畜全滅掉(撒上 15:22-23)。他在面對撒母耳質疑時,首先是掩飾(13 節),等到不能掩飾時就推託,說是百姓要求留下最好的牛羊要獻祭給上帝(15 節)。最後雖然他承認自己有罪,卻未能真心悔改,內心所盤算的是如何保全面子 (24-31節);以致撒母耳對他說,因為他厭棄耶和華的命令,耶和華也厭棄他做王。自此以後,直到撒母耳死時,撒母耳都沒有再去見掃羅(撒上 15:35)。

  掃羅失去撒母耳的支持,仍然得到百姓的擁戴,繼續做王。但是他的精神狀態卻一落千丈。聖經描寫說有惡魔臨到他,甚至需要有人為他彈琴驅魔(撒上 16:14-23)。他在對非利士人最後一役時,突然發現他非常需要撒母耳。這時撒母耳已經去世了,掃羅甚至不惜違犯自己所下的禁令,找交鬼婦人來為他招魂,以徵詢撒母耳的意見(撒上28:3-25)。結果撒母耳重覆從前的指責,並告訴他明日即將戰亡的消息。掃羅的驚怕可想而知。果然第二天掃羅就陣亡了。

  掃羅做為以色列第一任國王,卻未尊重前人撒母耳。他以為只要百姓擁戴他就好,凡事討好百姓,卻忘了一切其實出乎上帝、君王的權力也來自上帝、君王所作所為不能違背上帝的旨意。撒母耳做先知這個角色,代表的是從上帝來的命令。掃羅忽略這一點,導致王權之喪失。

台灣教會的女性(一)台灣初代女醫 -- 伊利沙伯 -- 李晶晶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8月19日 星期日 | 晚上7:40

寫作於2007.08.19
作者:李晶晶 牧師

提起早期來台的宣教士,您第一個想到的人是誰?馬偕博士,馬雅各醫生,還是巴克禮博士。或許您和大多數人一樣,腦海中記的盡是男性的宣教士。但是,這並不表示在台灣的宣教史上沒有女性宣教士。

打開台灣教會宣教歷史,也許記載這些較不為眾人所周知的女宣教士篇幅不大,但仔細考查,並不難發現她們所付出的努力,舉凡婦女、兒童的教育事工,甚至醫療事工,莫不是由這些默默付出的女宣教士貢獻的。

「女子無才便是德」一句台灣俗語,貶低了女性的社會地位,也不知抹殺了多少有才幹的台灣女子,相形之下,浪費了無從計算的女性人力資源。而在民風純樸、婦女受傳統束縛的年代,一位才德兼備、醫術專精的女宣教士—─伊利沙伯醫生出現在南台灣,對台灣的醫療增加一份力量,也是婦科病人的一大福祉。

伊利沙伯醫生(Miss Elisabeth Christie ,1864-1901年),也就是宋忠堅牧師娘(Dr.Mrs. Ferguson),1864年4月出生於蘇格蘭的該內斯城,自幼天資聰穎,性情溫柔,五歲入學,經過小學、中學,十九歲就從大學畢業。品學兼優的她,大學畢業後又進入醫學院研讀五年。當時參加畢業考試男女共有八十人,學有專精的伊利沙伯醫生獨佔鰲頭,那年她才二十四歲。

伊利沙伯醫生於1892年與宋忠堅牧師(Rev. Duncan Ferguson M. A.)在香港結婚,之後兩人便到台灣行醫、宣教。是醫生也是牧師娘的她,在學習台語不久之後,便前往鄉村探訪婦女。有時她與宋牧師一同前往傳道,有時則自己駐在教堂,藉著醫療、分發藥品來傳福音,亦使不少民眾的疾病得到醫治。

伊利沙伯醫生因著精湛的醫術,不論在城市內或是鄉村間,都有很好的醫療績效,也為眾人所周知。因此,民眾希望教士會能設立一所婦人病院,讓伊利沙伯醫生來接掌,母會批准了,但是院地接洽不順而未能成立。雖然如此,愛上帝也愛人的她,仍不辭辛勞的醫治患者,溫柔細心的照顧病人。尤其是為產婦接生的工作,更是不遺餘力,不分晝夜的為人接生,減少了婦女因生產過程處理不當所產生的危險。在民風保守的社會中,身為女醫生的她,可說是婦女疾病患者的一大救星。

1900年12月初,伊利沙伯醫生與子女三人一同前往木柵訪問,不幸在那裡染上疾病,回到台南,臥病四十多日不治,於1901年1月17日安息主懷,享年三十七歲,葬於台南市基督教公墓。

伊利沙伯醫生,將其畢生所學奉獻給台灣的人民,雖然以世人的眼光來看,她是英年早逝,令人惋惜,但她在有生之年盡己所能的事主愛人,救治病人無數,實在值得後人敬佩與學習。

面對二十一世紀,女性受教育的權利不再被剝奪,女性的發展空間也寬廣了。但是,值得思考的是,女性對宗教、家庭、社會福祉的使命感與行動力,是否也隨著提高呢?伊利沙伯女醫生有精湛的醫術,卻沒有高傲的態度,反而更謙卑的服事上帝,細心的醫治病患,期盼她的生平事蹟成為現代女性的激勵,也喚起男性對女性才能的重視與尊重。兩性相互尊重、支持,將上帝所賜給人的恩賜發揮到極點。

圖、文來源:《新使者》雜誌52 期(作者/潘稀祺)

彌賽亞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8月12日 星期日 | 晚上7:40

寫作於2007/08/12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彌賽亞(Messiah)一詞源自希伯來文(xy#m),意思是“受膏油者”(anointed one)。這個字通常翻譯成希臘文為基督(Xristo/v)(Christos),英文則是Christ。 

在聖經中首先提到的受膏油者是大祭司亞倫。耶和華吩咐摩西要將膏油倒在亞倫的頭上膏他,使他成聖(利8:12)。亞倫受膏的目的是要使他分別為聖,可以帶領以色列百姓在會幕聖所敬拜耶和華。除了祭司是受膏者以外,聖經中還有君王也是受膏者。當以色列民遭受到強鄰非利士人的侵擾時,耶和華指示士師撒母耳膏掃羅成為以色列第一位君王,拯救以色列民脫離敵人的侵擾,並且治理以色列民(撒上9:16-17)。當以色列民與其君王偏行己路,沒有遵行耶和華的律例典章時,耶和華便興起先知呼籲以色列民與其君王要悔改來遵行耶和華的命令。先知的設立也是經由膏抹的過程。聖經中記載當先知以利亞受到王后耶洗別的生命威脅而恢心喪志時,耶和華鼓勵他要繼續勇敢事奉,並且要膏抹栽培下一代的領導人物,其中包括膏哈薛做亞蘭王,膏耶戶作以色列王,以及膏以利沙做先知來接續他的事奉(王上19:15-16)。由此可見喚醒百姓與君王悔改歸向耶和華的先知也是一位受膏者。 

因此,我們瞭解在聖經中的受膏者是特別蒙耶和華揀選、被分別為聖、受上帝託付來教導帶領以色列民敬拜耶和華(祭司);拯救以色列民脫離敵人並且治理以色列民(君王);喚醒以色列民與君王悔改歸向耶和華(先知)。耶和華不是只有撿選呼召他們出來作以色列民的宗教、政治、社會領袖的角色,耶和華對祂的受膏者特別的施予慈愛(詩18:50)、應允其禱告並給予救護(詩20:6)、賜給他福杯滿溢(詩23:5)。 

在以賽亞書42章這位被耶和華所揀選並賜予聖靈的僕人所扮演的角色從只是以色列國的宗教政治社會領袖漸漸的擴大成為普世性的教導、傳揚、醫治、釋放的角色。

“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扶持所揀選、心裡所喜悅的!我已將我的靈賜給他;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他不喧嚷,不揚聲,也不使街上聽見他的聲音。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他憑真實將公理傳開。他不灰心,也不喪膽,直到他在地上設立公理;海島都等候他的訓誨。創造諸天,鋪張穹蒼,將地和地所出的一併鋪開,賜氣息給地上的眾人,又賜靈性給行在其上之人的神耶和華,他如此說:我耶和華憑公義召你,必攙扶你的手,保守你,使你作眾民的中保,作外邦人的光,開瞎子的眼,領被囚的出牢獄,領坐黑暗的出監牢。”(賽42:1-7) 這個轉變在以賽亞書61章1-2節再度被肯定。

建造會幕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8月5日 星期日 | 晚上7:38

寫作於2007/08/05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對以色列民來說,出埃及記可以說是記錄他們國家民族誕生的偉大史詩。出埃及記可以大略分為三大主題:脫離埃及、西乃聖約、建造會幕。出埃及記第一章到第十八章描述耶和華如何呼召摩西帶領六十萬以色列民從埃及為奴之地離開前往曠野的西乃山腳。第十九章到第二十四章記載耶和華在西乃山經由摩西與以色列民訂下聖約,並且頒布十誡與以色列民如何過聖潔生活的典章誡命。從二十五章到結尾的四十章除了中間所介入的第三十二章到三十四章的金牛犢事件以外,共用了十三章的篇幅描述建造會幕的故事。這三大主題構成以色列民族自我認同 (self-identity) 的三大要素:上帝救贖的恩典、順服聖潔的生活、親近上帝的敬拜。

以色列民族的三大要素當中,建造會幕的描述重覆兩次,出埃及記第二十五章到三十一章記載上帝呼召摩西登上西乃山四十晝夜之久,詳細交待摩西如何建造會幕的細節(出25:40)。但是在山下急著要趕快敬拜耶和華的以色列民卻不耐久待,強烈要求亞倫為他們鑄造一個金牛犢來代表領他們出埃及的耶和華,並且向該金牛犢獻祭敬拜 (出32:4-6)。耶和華為此大發烈怒,摩西為以色列民求神赦免,並且求耶和華還是繼續住在以色列民當中,讓以色列民能夠親近敬拜並且帶領以色列民的腳步。

當耶和華答應摩西的代禱而赦免以色列民,並且應許要住在以色列民當中,伴隨以色列民同行之後,摩西才轉向以色列民宣告開始建造會幕。可是摩西並沒有直接立刻講到會幕的建造,卻是先講到遵守安息日的重要性。這一點讓很多解經家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我們再回到出埃及記三十一章13-17節我們就會發現遵守安息日為聖日是耶和華交待摩西要如何建造會幕中最後的交待。是否有一種可能是當以色列民開始建造會幕時,便會有一種想法,為了趕快將會幕建造完成好讓大家可以來獻祭敬拜上帝而加班趕工,連安息日也拿來建造會幕呢?我們從金牛犢事件似乎可以看見以色列人為了能夠盡快獻祭敬拜耶和華而等不及摩西從西乃山上下來就強力要求亞倫為他們鑄造金牛犢來代表耶和華接受他們的獻祭敬拜。以色列民似乎也忘了摩西頒布的十誡中的第二誡: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

掃羅王也曾經犯了類似的錯誤。當他帶領以色列民與亞瑪力人戰爭而獲全勝時,卻沒有遵守上帝的吩咐將亞瑪力族人畜完全滅絕而留下上好的牛羊。掃羅王自以為可以將這些上好的牛羊一部份拿來做為燔祭獻給耶和華就會蒙耶和華的悅納。那裡知道耶和華透過先知撒母耳強烈指責掃羅的嚴重錯誤。撒母耳對掃羅王說: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他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悖逆的罪與行邪術的罪相等;頑梗的罪與拜虛神和偶像的罪相同。你既厭棄耶和華的命令,耶和華也厭棄你作王 (撒上15:22-23)。

當摩西為以色列民求上帝赦免並且繼續與以色列民同行而蒙上帝應允時,摩西就立刻向以色列民宣告遵守上帝所設立的安息日是比建造會幕更為重要。今天這個會幕就是教會,當我們蒙神呼召參與建造教會的聖工時,但願我們都要緊記這個屬靈的原則: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我們不要像古時以色列民為了要急於獻祭敬拜而犯了鑄造金牛犢的錯誤,也不要犯了像掃羅王一樣以為只要是獻祭給上帝必蒙上帝悅納而違背上帝的命令。從事聖工的服事並不能成為免除遵行上帝命令的借口。

看見女人、聽見女聲、認識女性 「婦女事工紀念主日」的意義-- 李晶晶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7月29日 星期日 | 晚上7:37

寫作於2007.07.29
作者:李晶晶牧師


本主日是本會訂定「婦女團契紀念主日」,三堂禮拜從司會、司獻、獻詩以及招待同工,皆由婦女團契的姐妹們事奉之,這實在有其深切的意義,突破傳統對於教會中婦女參與事奉的角色—常被定位在「家政事工」(備餐、插花……),鼓勵婦女積極參與多元事奉,從廚房走入會堂、走進主日學教室、走向各項事工的參與服事,學習分享女性的信仰經驗與想法、參與研擬與領導。在我們的教會實是提供婦女多元事奉的機會,從插花、餐點、詩班的參與、主日學的教學、招待事工、電話義工、長執會事奉,至現在嘗試小組聚會,擔任小組長、帶領破冰、敬拜、信息討論分享……從一個配搭事奉、忙碌穿梭的參與角色,學習成為一個發聲分享的領導者,看見許多的恩賜的展現與上帝對婦女的呼召,看見女人、聽見女聲、認識女性。

1995年長老教會也在第42屆通常年會中,通過設立「婦女事工紀念主日」,訂定每年三月第一主日為其紀念日。以下摘要總會婦女事工幹事林霓玲牧師「總會設立婦女事工紀念日的意義」一文,認識我們的教會婦女事工與期許。

「婦女主日」為什麼設在三月?首先因為三月對教會內或社會上的婦女而言都是一個重要的月份。三月第一個週五是「世界公禱日」,每個中區會的婦女事工部大都會舉行大型的祈禱禮拜,與全世界的婦女同心祈禱,每年關懷一個國家,並為一個宣教團體奉獻。 1995年姊妹們也特意選擇提議,設立這樣的日子(三月第一主日)為「婦女事工紀念主日」。

  另外,三月八日是國際婦女節,是全世界的婦女在尋求人權、安全和尊嚴的歷程中具有重大意義的日子。早在一百多年前,1857年3月 8日,有數百名來自美國各地的女性勞工聚集在紐約,藉著罷工、遊行來抗爭,要求改善女性勞工「低薪資,長工時,及不人道工作環境的處境」。53年後,1910年8月,首屆的「國際婦女代表大會」在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來自全世界的婦運領袖決定,為了紀念在紐約舉行的的罷工遊行,設立 3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開始國際婦女團體互相聲援的先聲。之後,聯合國在1975年「國際婦女十年」的肇始, 開始在3月8日慶祝「國際婦女節」,並在兩年後,即1977 年 12月的年會中,正式通過議案,要求每一個會員國選擇一天設立為「國際婦女節」,來促進婦女的人權和國際間的和平。

此一主日設立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透過一個由婦女為主體(如講道、司會、招待、司獻、獻詩等皆由婦女擔任)所設計的主日,喚起教會和婦女一起來聽見「女聲」,突破「女性很少站講台,或擔任公眾領導者角色」的情況或想法,藉此開拓婦女在教會服事的多元角色,鼓勵婦女積極參與服事,貢獻女性的信仰經驗,智慧和力量。我們相信,當一向在教會中沈默的婦女開始學習為主發出她們的聲音,分享她們所領受的恩典和呼召時,不僅能使自己的恩賜和潛能得到發揮,還能激勵那些被「卑微」和「不能」所綑綁,無法站出來服事的兄姐,並且豐富教會的信仰生活經驗。

在多數女性的成長過程中,女性還是比男性不容易取得發言空間,或被鼓勵擔任領導者的角色,所以自然需要更多的鼓勵和學習空間,才能適切地將自己所領受的信仰體驗呈現在公眾面前。我們深切期待藉著「婦女事工紀念主日」的推行,能夠激勵中教會的姊妹,積極地發揮恩賜,參與教會各項服事,並且貢獻婦女觀點與經驗,來豐富信仰的內涵;同時,也期待教會能夠深自反省根植於我們意識中的性別歧視,和社會中普遍壓抑女性的現象,致力於消弭一切性別不公義的現象,真正成為弱勢婦女的解放與盼望!

燈台Menorah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7月22日 星期日 | 晚上7:35

寫作於2007/07/22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燈台的希伯來文是hrwnm (Menorah)。在英文聖經譯本中欽定本 (KJV) 為candlestick,而修訂本 (RSV) 則譯為lampstand。根據出埃及記27章20節這個燈台的燈是用搗成的清橄欖油作為燃料點亮的,而且當時可能也還沒有發明製造蠟燭的技術,因此,lampstand應該是較為貼切的英譯。在新版的欽定本 (NKJV) 已經改為lampstand,可謂是從善如流了。和合本與現代中文本都是譯為燈台,是很好的翻譯。

會幕的器皿當中,只有燈台是完全使用一整塊純金所打造完成的。燈台也成為以色列國的官方正式象徵圖像 (emblem)。當以色列建國時,英國政府就贈送一個巨大的銅製燈台安置於耶路撒冷城以色列國立法院 (Knesset) 的庭院中。

耶和華呼召摩西上西奈山四十晝夜,親自指示摩西要如何小心製造會幕的各個細節 (出25:40),其中就包括這個金燈台。在以色列的歷史當中,這個金燈台隨著以色列國的災難也歷盡滄桑。第一支金燈台是由摩西吩咐比撒列 (Bezalel) 親手打造的 (出36:1-2),它的下落和整個會幕一樣無法考據與追蹤。第二批金燈台則是約1000BC所羅門王時的一位巧匠互蘭 (王上7:13-14, 49) 在建造聖殿時所製造的,而且一口氣就製造了十座金燈台。這十座金燈台豎立在內殿中照亮整個內殿有四百多年之久,在586BC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滅亡南國猶大時把這些金燈台跟聖殿中所有的器皿都擄去放在巴比倫他自己神明的廟裡 (代下36:7)。538BC波斯王古列 (Cyrus) 攻滅巴比倫,下令准許猶太人返鄉重建耶路撒冷城以及聖殿,並且歸還尼布甲尼撒王所擄去聖殿中所有的器皿,當然包括那十座金燈台在內 (拉6:3-5)。

186BC敘利亞的西流夕王朝 (Seleucid Dynasty) 安提阿古四世 (Antiochus IV) 強力推行希臘化。167BC他率軍攻入耶路撒冷,進入聖殿,將之褻瀆。他在聖殿裡安放宙斯 (Zeus) 的神像,立宙斯的祭壇,並在宙斯壇上獻豬給宙斯,他甚至將豬血帶入至聖所。

這些倒行逆施引起耶路撒冷城西的莫頂 (Modi'in) 小城中一位老祭司馬他提亞 (Mattathias) 發起「馬加比革命」(Maccabean revolt)。 165BC 老祭司的兒子猶大馬加比 (Judah Maccabee) 收復耶路撒冷,在基斯流月 (Kislev) 25日進入被沾污的聖殿,清除所有異教物品,聖殿終於再被潔淨。 他們也找到了一座金燈台。

當他們準備把修茸、潔淨了的聖殿奉獻給神時,卻發現殿中只剩下一瓶純淨的聖橄欖油可用來燃點金燈台。那瓶聖油只足夠燃點一天,但祭司需要八天才可作出更多聖橄欖油。結果,那一瓶聖橄欖油竟奇蹟地燃燒了八天,使聖殿大放光明! 從此猶太人為了記念神的拯救與奇妙的作為,每年基斯流月25日開始,一連八天,大事慶祝,並且舉行獻殿禮。這節日被稱為漢努迦節 (Hanukkah),意即眾光節,也稱為修殿節。修殿節的燈台有九枝,正中的那一枝通常比較高些,是用來點燃其他八枝的。那八枝是記念節期的八天,在節慶期間,每晚會點燃一枝。

根據猶太歷史學者約瑟夫 (Flavius Josephus) 的記載,這座第二聖殿中的金燈台於70AD羅馬帝國提多將軍 (Titus) 彌平猶太人叛亂時又攻破耶路撒冷城,火燒聖殿,並將聖殿中所有器皿,包括金燈台都擄到羅馬的平安廟 (Temple of Peace) 裡面。羅馬城至今尚存的古蹟提多拱門 (Titus Arch) 上面的浮雕我們還可以清楚看到金燈台被猶太俘虜抬在肩上參加提多將軍凱旋遊行的樣子。455AD范達族 (Vandals) 將金燈台由羅馬擄去迦太基 (Carthage),533AD 拜占庭帝國 (Byzantine) 貝利撒流將軍 (Belisarius) 把金燈台擄到君士坦丁堡 (Constantinople)。此後金燈台就下落不明,直到今日。

祭壇(Altar)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7月8日 星期日 | 晚上7:33

寫作於2007/07/08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祭壇(Altar)是全世界許多文化與宗教都有的舉行獻祭或聖禮的場所。猶太教、基督教、神道教(Shintoism)、印度教、佛教、道教以及許多上古的宗教都有祭壇的聖所。

祭壇的希伯來文是xbzm(mizbeach),它的字根是xbz(zabach),意思是宰殺 (slaughter)。作為犧牲(sacrifice) 的動物被牽到這個宰殺之地 (賽53:7),被獻祭者宰殺流血捨命以為獻祭者贖罪(atonement)。被獻在祭壇上的除了被宰殺的動物做為犧牲以外,還有獻上穀物作為素祭(利2:1),獻上酒作為奠祭(民15:10),獻上香作為馨香之祭。舊約聖經有記載的第一個築祭壇獻祭給耶和華的是挪亞。最早期的祭壇可能只是一堆較高的土堆(出20:24)。在米索波大米亞(mesopotamia) 地區還留有用泥磚所堆成土壇的遺跡。後來可能因為土壇經過風吹雨淋,很容易就被風化或被雨水沖刷而崩塌,就改為採用較能經得起風吹雨打的石頭來築石壇(出20:25)。在巴勒斯坦地區還有留下一些石壇的遺跡。石壇或是採用整塊的大磐石作為石壇(士6:19-24; 13:19-23)。也有採用沒有經過鐵器鑿過的石頭所堆砌而成的石壇(出20:25; 王上18:30-39)。為了要跟迦南人的石壇有所區別,以色列人的石壇是不可以有臺階(出20:24-26) 而是採用斜坡好讓祭司可以就近來處理焚燒祭牲的事宜。在別是巴(Beersheba) 出土屬於大衛王朝時代有一個巨大的石壇,還有四個角(出27:2)。

在摩西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之後,耶和華召喚摩西登上西奈山頂四十晝夜,詳細交待摩西有關如何建造會幕的細節(出24:18-31:18)。耶和華吩附摩西在會幕中要製造兩個祭壇,一個是用金包裹的金香壇(golden-incense-altar),放置於會幕內最西邊就在遮蔽至聖所的帳幕前方,另外一個是用銅包裹的燔祭壇(bronze-altar-of-burnt-offering),放置於會幕外院子裡面最東邊靠近入口之處。

每天清晨與傍晚祭司都要在銅祭壇上面各獻上一隻一歲的羊羔作為燔祭,還要加上細麵伊法十分之一與搗成的油一欣四分之一調和作成的素祭,以及酒一欣四分之一作為奠祭,作為獻給耶和華馨香的火祭 (出29:40-42)。耶和華就會在會幕與以色列人親近對話。銅祭壇上面有三堆木柴所燒的火,其中最大的一堆就是用來焚燒燔祭的火,第二堆是讓祭司從其中取炭火,拿到會幕的聖所當中去點燃金香壇中的香(利16:12-13)。第三堆是永遠持續燃燒不可停止的火(利12:5)。除此每天兩次的燔祭以外,還有安息日(民28:10)、每月初一(民28:11)、每年一月逾越節一連七日(民28:16-23)、每年莊稼初熟節(民28:26-27)、每年七月初一吹角節(民29:1-2) 也都要獻上各種燔祭。以上的燔祭是祭司照節期為整體以色列民所獻上的燔祭。根據利未記第一章的記載,個人若要來到會幕敬拜耶和華也需要依照自己的經濟能力獻上公牛或山羊或綿羊或斑鳩或雛鴿作為燔祭 。

根據希伯來書的作者,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是上帝所為我們預備作為燔祭的羔羊,祂在各各他的十字架上為我們流血捨命,讓我們罪得赦免。因此我們今日憑信心來依靠主耶穌的寶血,得以與神和好,並且能夠與神親近。不必要再每天獻上燔祭才能進入會幕親近神。主耶穌同時也邀請我們為了祂的緣故,將自己也完全奉獻與上帝,過捨己背十架跟隨主的生活,成為讓神悅納的活祭 (羅12:1)。

神聖相會 (Numinous)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6月24日 星期日 | 晚上7:30

寫作於2007/06/24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澳洲神學家哈伯 (Norman Habel) 認為人類的宗教經驗可以分為媒介經驗 (mediated experience) 與直接經驗 (immediate experience) 兩種。前者的宗教經驗是透過某種媒介才能得到,例如:特別的場所、儀式、或人物等。後者的宗教經驗則是直接的經驗,可以再分為下列幾種: 

1. 靈魂出竅 (Ecstasy):靈魂脫離軀殼而與靈界直接接觸的經驗,乩童常會有靈魂出竅的經驗。使徒保羅似乎也曾經有過此類經驗 (林後12:2)。

2. 神靈附身 (Possession):感覺有被神靈影響或掌控自己身體的經驗。先知以西結是這種經驗最頻繁的先知 (結1:3)。

3. 神秘合一 (Mysticism):感覺自己的靈魂與神靈之間沒有阻隔與距離,完全融合成為一體。有人認為主耶穌為門徒禱文中就提到這樣一個與神完全合一的經驗 (約17:21-23)。

4. 神聖相會 (Numinous):感覺自己的靈魂與神靈相會時所經驗到的神秘震撼與希奇。摩西在曠野那焚而不燬的荊棘旁有這種經歷 (出3:1-12)。

神聖相會 (Numinous) 的觀念是由德國神學家歐圖 (Rudolf Otto, 1869-1937) 所提出。歐圖認為人類的宗教可以有三方面的表現:

a. 理性解釋 (Ratio Aeterna)

b. 倫理辨明 (Ethical) c. 神聖相會(Numinous) 這三方面的表現當中,神聖相會是宗教經驗中最獨特 (unique)、非理性 (nonrational)、非知覺 (nonsensory) 而且無法將其簡化 (reduced) 或描述 (described) 的經驗。這是人類與自己“絕對他者”(Wholly Other)的存在相會時所有的經歷。

歐圖嘗試去描述這個無法描述的宗教經驗。他用一個拉丁片語來表達。mysterium tremendum et fascinans ,我們如果將此拉丁片語直接譯成英文,可以譯為 trembling and fascinating mystery. 中文或可以譯為 “戰兢又吸引的神秘”。當人類與神聖相會時,會產生三種反應。

1.神秘反應 (mysterium):神聖是一個 “絕對他者” 的存在,人類無法對其分析、瞭解、描述、或掌控。只能目瞪口呆、啞口無言。(提前6:16)

2.戰兢反應 (tremendum):神聖是一個 “超大權能” 的存在,人類在祂面前自覺渺小、不配、恐懼、戰兢。只能敬畏自卑、俯伏下拜。(創18:27)

3.吸引反應 (fascinans):神聖是一個 “超大權能” 的存在,人類在祂面前自覺被吸引、渴望、依靠、親近。盼望得到恩典、憐憫幫助。(來4:16)

在我們一生的信仰旅程當中,是否有過像雅各在伯特利的天梯經驗,像摩西在曠野的焚棘經驗、以賽亞在聖殿的四活物經驗,或是保羅在大馬色的大光經驗?我們對上帝偉大而奇妙的創造是否曾有神秘反應?我們對上帝的公義審判是否曾有戰兢反應?我們對上帝的救贖恩典是否曾有吸引反應?求神讓我們每一位都能夠有與神相會的神聖相會經驗。

關於奉獻的----「納、獻、捐」 -- 曾昭瑞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6月17日 星期日 | 晚上7:29

寫作於2007.06.17
作者:曾昭瑞牧師

曾經有一個人問一個問題,「我已經在外面的機構奉獻超過十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二的金錢,我還要不要奉獻十分之一給教會。或者是我可不可以把十分之一的奉獻捐給其他的基督教機構?」

對許多弟兄姊妹來說,奉獻常常是我們在信仰裡要面對,考量的問題。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來看聖經中關於「金錢的奉獻」有那幾種。

一、聖經中金錢的奉獻,我們最常聽到的就是「十一奉獻」

有些人將十分之一的奉獻當成是上限,每個月奉獻只要擠到了十分之一就夠了。其實十分之一不是上限,而是下限。聖經說:這是「當納的」(瑪3:10)。「當納的」表明人在這件事是沒有選擇的,這是一定要的。若沒有奉獻上十分之一,就是在奪取上帝的東西(瑪3:8)。想看看沒有奉獻上十分之一,在上帝的眼中,不是沒有奉獻,而是搶奪上帝的東西。因為該給的沒有給,所以被認為是搶奪。如同「納稅」一樣,「納」是本分,是義務,而且是不可少的。

二、「獻」是在「納」之外給「神」的

「納」是本分。在本分之外,人若有感動,願意甘心樂意額外地「獻上」的就是「獻」。也就是說,信徒在應納十分之一以外,特別奉獻為建堂、宣教、感恩、事工等類的奉獻,都是「獻」,這樣的奉獻聖經一再地強調乃是要出於人的甘心樂意,是沒有勉強的(出25:2)。

三、在「納」與「獻」之外,還有一種奉獻,叫做「捐」

「捐」是本分之外湊款項幫助「人」的,是盡了本分以外的奉獻,因為給的對象是「人」所以與「獻」不同,例如為了風災、水災、地震的捐款,要幫助不足者有困難者的需要。「捐」也是要出於甘心,聖經上說:「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林後9:7)捐雖然對象是給人,不是給上帝,但是對人所做的,其實是為上帝作的,因為經上說「只是不可忘記行善和捐輸的事;因為這樣的祭,是神所喜悅的。」(來13:16)

當我們清楚了聖經對「奉獻」的教導,可以幫助我們明白如何奉獻,也能更清楚地知道,該如何地管理我們的金錢,並且,在奉獻的時候,知道該怎樣規畫。或許就不會出現「乾坤大挪移」,把「當納的」作為其他事工奉獻使用,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學習在金錢上依靠上帝,做回應上帝的信心操練。

宗教人類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6月10日 星期日 | 晚上7:28

寫作於2007/06/10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人類學家一直在探討的一個問題是人類之所以與其他種類動物有所區別與不同的到底是什麼?從基因組成看來,我們跟最接近我們的猩猩在基因組成上面有98.4% 完全相同。(我們與酵母菌的基因組成也有百分之五十是相同的) 由此可見在基因組成上面我們與其他動物之間的差別並不是太大。

在猩猩與人類之間還存在有直立類人猿(Homo-erectus),這是在印尼爪哇以及北京周口店被考古學家所挖掘出來已經絕種的類人猿,他們最大的特點是能夠使用兩隻後肢穩定站立,使他們能夠自由使用所空出來的兩隻前肢來運用工具改造環境。

現代人類(modern-human)在學名上被稱為智慧人類(Homo-sapiens),他跟直立類人猿或是猩猩之間最大的不同是有一個高度發展的大腦,尤其是額葉部份的發展,使得現代人類成為具有理性質疑、自我分析的能力。這個能力配合直立類人猿已經達成的運用工具的前肢使人類也成為工作人類(Homo-faber)(這是由Hannah-Arendt與Max-Frisch提出的理論)。人類由此而發展出高度的科技文明而對大自然環境產生巨大的影響。

現代人類與其他靈長目(primates)一樣,是群居性動物,但是人類的喉嚨以及臉部的解剖結構以及理性思考的大腦配合之下,讓人類可以發展出一套很複雜的語言溝通體系來彼此分享,並且建立互相合作或競爭的關係,而成為社會人類(Homo-socialis)。人類對於旋律、影像、顏色的想像與創意以及彼此間快樂的互動使人類也成為遊戲人類(Homo-ludens)(由荷蘭歷史學家Johan-Huizinga 所提出的理論),由此發展出人類在文學、藝術、音樂、遊樂上的許多成就。

現代人類另外有一項特徵,就是會思考並尋求生存的終極關懷問題:我從那裡來?我往何處去?生命有何終極目標與意義?這是人類具有一個價值體系(value-system) 所表達出來的現象。這種現象使人類也成為宗教人類(Homo-religiosus),這是芝加哥大學宗教歷史學教授伊利亞德(Mircea-Eliade,-1907-1986) 所提出的理論。人類對於自己有限的存在一直存有想要突破的意念,對於所有存在之外可能尚有完全他者存在 (The Wholly Other) (這是Rudolf Otto的理論) 也保持高度的興趣與專注,這是極為複雜的既恐懼戰兢又興奮期待的感覺(mysterium- tremendum-et-fascinans)。所以人類會不斷去尋求一個對象來滿足這個需求。

傳道書說: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原文作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傳3:11)。人類心中被神所放置的永生則成為人一生的追尋。聖奧古斯汀說:我們的心靈將永遠不得安息,除非安息在祢懷裡。但願我們每一位和平的兄姊都能夠在每次的敬拜中經歷到與上帝親自相會的喜樂,也在上帝的靈裡享受那來自天上的安息。

認識上帝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6月3日 星期日 | 晚上7:25

寫作於2007/06/03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耶穌基督在大祭司的禱告詞中一開始就說: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約17:3) 由於上帝是個靈 (約4:24),且住在人所不能近的光中,是人所不能看見的 (提前6:16),所以要認識這位獨一的真神天父上帝的唯一管道,就是認識由聖父所差遣而降世為人的耶穌基督。約翰說: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 (約1:18)。

知道關於某人的資訊 (know about someone) 與認識某人 (know someone)之間是有很大的差異的。前者只是蒐集到與某人相關的許多資料,對於該某人本身並不一定有任何的接觸,後者則是必須與某人之間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互相建立信任與坦誠的互動之後才能逐漸進入彼此的認識。我認為耶穌在此禱文中所謂的認識應是指後者的認識。

主耶穌基督的門徒在跟耶穌生活了三年多的時間之後,對於耶穌的認識還是停留在很膚淺的狀況。約翰福音十四章記載,當主耶穌在最後晚餐時,他告訴門徒他將離開他們去為他們預備地方,多馬的觀念還是停留在宇宙空間的地方,因此他要主耶穌告訴他們那個地方與前往該地方的道路。主耶穌只好告訴他們,主耶穌是我們要前往天父那裡去的唯一道路。因為到天父那裡去並不是到宇宙外太空的某個場所去與上帝相會,而是我們的心靈經由與主耶穌基督的認識而認識上帝並與上帝建立親密和諧的關係。到此腓力也顯出他對主耶穌基督認識的膚淺,他請主耶穌將上帝顯明給他們看,他就知足了。主耶穌因此很傷心的向腓力說,認識耶穌基督是我們要認識上帝的唯一管道,主耶穌已經與門徒們相處那麼久,腓力對主耶穌的認識程度還是那麼的膚淺。另外一位學生猶大又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主耶穌基督只向門徒們顯現,不向世人們顯現。主耶穌的答案告訴我們,這種位格與位格之間的顯現與認識是必須經過彼此坦誠相愛的互動才能夠逐漸加深進展的。

如果那些有福氣能夠與道成肉身的主耶穌基督一起生活三年多的門徒們對主耶穌基督的認識都那麼膚淺,那我們這些距離主復活升天這麼久遠的信徒們又當如何才能認識主耶穌基督呢?天父為了要幫助我們能夠更認識主耶穌基督,在主耶穌離開這世界以後,當五旬節時特別差遣聖靈降臨,住在我們心裡,常與我們同在,並且要幫助我們進入主耶穌所教導的一切真理裡面。

讓我們大家學習對內駐的聖靈敞開我們的心扉,聆聽聖靈在我們內心深處發出那微小的聲音,並且用心去注意聖靈在我們心靈所發出的小小感動,讓我們用討神喜悅的態度去遵行那些聖靈所發出的聲音與所帶來的感動。如此,我們一定能夠越來越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也更認識我們的天父上帝。

相會神學 (Encounter Theology)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5月27日 星期日 | 晚上7:22

寫作於2007/05/27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馬丁布伯 (Martin Buber, 1878-1965) 是猶太裔哲學家,他最有名的作品是於1923年出版的 Ich-Du。在書中他主張人類與周遭的存在之間可以有兩種互動關係,第一種關係稱為Ich-Du (英譯為 I-Thou,我與你),這是人類與周遭存在彼此真實坦誠的對話式相會 (dialogical encounter),另外一種關係稱為Ich-Es (英譯為 I-It,我與它),這是人類將周遭存在概念化與客體化 (conceptualization and objectification) 之後所產生的獨白式經驗 (monological experience)。

現代實證主義 (modern empiricism) 所強調的就是經由我們感官經驗與理性把周遭的存在經過蒐集資訊、分析歸類、假設推理的過程以獲取量化的客觀知識,並且加以利用來滿足我們的需求。在這種 I-It模式的互動中我們是經驗瞭解對方的主體 (Subject),對方則是可以被我們瞭解、預測、掌控並利用的客體 (Object),主體與客體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我們是客觀的觀察者(objective observer),不受被觀察對象的影響。這是科學的精神。科學的精神讓我們可以生存在這世界上。當我們只用 I-It的模式與周遭存在互動時,我們的自我也不知不覺的被這種互動模式所影響而被客體化了。我們會感覺到生活完全沒有意義(meaninglessness),這就是現代人存在的苦悶 (existential angst)。

我們與周遭存在之間還可能有另外一種I-Thou的互動模式。在這種互動模式中,我們並不是只使用我們的感官與理性將對方的部份作客觀的觀察與分析,而是將我們的全人積極的投入 (wholistic active engagement),與對方的整體進行對話式的相會 (dialogical encounter)。這種相會將對參與相會的雙方產生轉化性的影響 (transformation)。當一位藝術家全神投入創造一個藝術品的剎那間,藝術品被藝術家創造而產生,藝術家也被該藝術品所影響。在人類的所有的I-Thou互動模式當中,最容易讓我們體會到的是人與人之間愛的互動。所有人類在世界上所能體會的I-Thou互動常常是很短暫的,因為我們很快的就會使用我們的感官與理性去經驗與分析這個難得的I-Thou相會關係 (encounter relation),而將之轉成另一次的I-It經驗了。

我們人類對於I-Thou相會關係的渴望以及在現存世界間所能體會那稍縱即逝的短暫I-Thou相會關係,將人類指向另一個永恆的I-Thou相會關係的盼望與期待。馬丁布伯認為這個永恆I-Thou相會關係就是我們與上帝之間才能夠產生的。上帝的存在是超越人類的感官與理性,所以對人類而言上帝是一位永遠的Thou (The eternal Thou),我們沒有能力用我們的感官或理性去把上帝轉化成為It。上帝渴望並願意與人類產生I-Thou相會關係。只要我們願意將全部的自己預備好並且敞開自己,就可以等待上帝降臨來和我們的全人產生I-Thou的相會關係。這個I-Thou的相會關係是無法用人類的語言來加以描述的,但是I-Thou的相會關係對我們所產生的轉化影響 (transformation) 卻是很明顯而易見的,我們將對周遭的存在更用I-Thou相會的模式去互動。

主耶穌告訴我們說:最大的誡命是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去愛上帝,其次是愛人如己。(可12:30-31) 主耶穌也勉勵他的門徒: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約15:12) 願我們都學習用主的愛來彼此相愛。

玉山神學院 -- 邱淑嬪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5月20日 星期日 | 晚上7:18

寫作於2007.05.20
作者:邱淑嬪牧師

玉山神學院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為因應原住民教會與社會之需要而設立的神學院,以培育具有學術與品德之教會傳道人,以及具有不同專業訓練的基督徒,在原住民教會與社會中服事上帝;並以致力於原住民社會與文化研究,從事實況神學的建構與實踐,以求上帝國福音落實於原住民族社會為宗旨。

為因應台灣社會的急速變遷與原住民社會的快速轉型,原住民的神學教育自然也不能自我設限。玉山神學院自1946年設立以來所經歷的變遷,也可以說就是台灣教會神學教育的更迭歷史。歷任董事會和院長也都清楚,玉山神學院若不能不斷轉型,就無法勝任帶領原住民族教會和社會的使命。從校名的更換、校地的遷移、校舍的更新、師資的提昇到學制的改變,玉神的轉變在在記錄了上帝的恩典與帶領,也反映著眾教會的支持。

玉山神學院每一次的轉型,其實是為了持續實踐學校創設的宗旨,以福音為根基培育具有學術與品德的傳道人和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在教會與社會中服事上帝。而,無疑的,在各個階段的轉型過程,眾教會和主內兄姊們的關心、代禱與奉獻,是支持我們不斷向前的重要動力。我們深深感激。

今年玉神董事會為因應學生人數增加,師生禮拜和學生上課教室嚴重不足的窘境,通過了包括禮拜堂、原住民神
學與文化圖書館、行政辦公室、研究推廣中心等空間之綜合大樓的建築計畫案。學校盼望在兩年內完成工程預算約7,000萬元的「玉山神學院綜合大樓」。另外,董事會亦通過成立「立案協商小組」,以推動學校的立案申請。這又是一個新的轉型,我們期盼眾教會繼續成為我們轉型的力量。

在玉神過去每次的轉型,上帝和眾教會都是我們力量的來源。我們不時地經驗著上帝的恩典、教會和愛主兄姊的支持。我們除了感激,還是感激。目前,我們期盼眾教會能為玉神的經常費,特別為玉神這次的轉型,綜合大樓的建築、立案申請以及各項事工,代禱與奉獻。

我們深信上帝是最偉大的神學教育者,也是我們在缺乏中隨時的幫助者。然而,上帝也藉由眾教會的主內兄弟姐妹的支持,落實原住民神學教育的可能性。你們的支持就是玉神每一次轉型時的力源。願上帝紀念眾兄姊的愛心與奉獻。

建立與拆毀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5月13日 星期日 | 晚上7:17

寫作於2007/05/13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箴言十四章一節說:智慧婦人建立家室;愚妄婦人親手拆毀。由此可見在婦人的手中,同時握有建立與拆毀的兩股對立的力量。造成一個婦人是建立或是拆毀自己的家庭的差異在於該婦人是屬於智慧或是愚妄的婦人。 

提到智慧,我們便想起在創世記第三章所記載,第一位受造的婦人夏娃所想要追求的就是智慧。夏娃在經不起撒旦的誘惑之後,禁不住對那棵上帝曾經嚴厲警告亞當絕對不可以吃的那棵樹上所結的果子多瞧幾眼。不看還好,越看越覺得被吸引, “於是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他丈夫,他丈夫也吃了。” (創3:6) 從夏娃的角度來看,那棵樹上的果子既好吃、又好看,而且還討人喜愛,又能讓人有智慧,於是她就顧不得上帝的禁令而忍不住摘下來就吃了。不只如此,夏娃還是蠻有分享的愛,就把這個果子也分享給她的丈夫亞當,而亞當也毫不遲疑的一口吞了下去。結果帶來的並不是建立家室的智慧,而是拆毀家室的惡果。根據猶太人的傳說,在犯罪之前,亞當與夏娃滿有上帝榮耀的形像,因此他們全身都籠罩在上帝的榮光之中,非常美麗好看。但是在吃了那分別善惡樹的果子以後,上帝的榮耀就離開了他們的身體,因此他們發現失去上帝榮耀赤身露體的羞恥而設法摘取樹葉來企圖遮羞。當天起涼風的時候,耶和華到園中行走,要與亞當夏娃聊天話家常。知道自己已經犯錯的亞當與夏娃不只不敢到上帝面前認錯,還自作聰明的躲到樹叢中,企圖逃避耶和華的眼目。當耶和華要他們勇敢面對自己所犯的錯誤時,亞當還是自以為聰明的想要狡辯卸責給夏娃,夏娃也依法泡製,企圖卸責給蛇。但是這些自作聰明的手段並無法遮蔽上帝的鑑察。不只如此,本來是骨中之骨、肉中之肉的最親蜜兩人一體的關係也從此被扭曲成為轄制與戀慕的權力惡鬥。家庭幸福的根基完全的被破壞了。

箴言一章七節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夏娃與亞當因為沒有敬畏耶和華,因此他們雖然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還是沒有得到真正的智慧。只是獲得一些自以為智慧的自作聰明。箴言三章7節勸告我們: 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我們要得到真正的智慧,除了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以外,在與人相處的時候,不可以心存驕傲,因為 “驕傲來,羞恥也來;謙遜人卻有智慧。” (箴11:2) 也不可以藐視鄰舍, “藐視鄰舍的,毫無智慧。” (箴11:12) 要有謙卑受教的態度, “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為正直;惟智慧人肯聽人的勸教。” (箴12:15)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一章提到猶太人是要神蹟,希利尼人是要智慧,可是保羅卻是傳釘十架的耶穌,在猶太人是絆腳石,在希利尼人看是愚拙的。(林前1:22-23) 但是這是上帝的智慧。上帝在十字架所彰顯出來的智慧是用犧牲赦免的愛來拯救挽回自私自利自以為聰明的罪人。但願我們都願意謙卑的到基督的十架面前來領受上帝救贖恩典的智慧,並且求上帝幫助我們,也會效法基督十架上面那犧牲赦免的愛來建造我們的家庭。讓我們的每一個家庭都充滿耶穌基督的愛,也都被耶穌基督的愛所建造。

棄絕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5月6日 星期日 | 晚上7:16

寫作於2007/05/06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9章27節說: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這句短短的經文成為神學家兩極化解讀的對象。

“棄絕”這個詞的希臘文是 a)do/kimov (adokimos),是do/kimov (dokimos) 的反義詞。 do/kimov (dokimos) 的原意是古代金屬硬幣通過專家檢定為合格的真幣,是可以被接受的、可以被使用在市面流通的。相反的,a)do/kimov (adokimos) 就是古代金屬硬幣沒有通過專家檢定為合格的真幣,因此這個硬幣是被拒絕的、不可以被使用在市面流通的。使徒保羅在此採用這個希臘文來描述他對自己的一種擔心,他害怕在自己把福音傳給別人之後,卻在上帝的檢驗上面被判定為不可接受的,沒有用的。神學家兩極化解讀的爭議焦點在於這個被上帝判定為不可接受以及沒有用的是有關保羅本身在永恆中的救恩,或是保羅服事在永恆中的獎賞。

強調這個棄絕是指保羅失去永恆中救恩 (Salvation) 的神學家主張,這句經文中被棄絕的是保羅的“自己”,而不是保羅的“事工”, 他們也引用保羅在哥林多後書13章5節對哥林多教會兄姊所講到的:你們總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也要自己試驗。豈不知你們若不是可棄絕的,就有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裡嗎? 若是沒有信心將主耶穌基督接納在自己的心裡的人,就是被上帝所棄絕的人,也就是喪失永恆救恩的人。

強調這個棄絕是指保羅失去永恆中獎賞 (Reward) 的神學家則要我們注意看這句經文的前後文,在整段經文中保羅所討論的是他作為被上帝所差派使徒所從事的傳福音事工以及這些傳福音事工所帶來的獎賞與冠冕(Reword and Crown),並沒有提到保羅的信心與救恩。因此,保羅在這裡所擔心會被棄絕的並不是自己在永恆中的救恩,而是自己在今生從上帝所領受的使徒職份以及事工所為他帶來在永恆中的獎賞與冠冕。他們也會引用保羅在林前3章10-15節的討論:

我照神所給我的恩,好像一個聰明的工頭,立好了根基,有別人在上面建造;只是各人要謹慎怎樣在上面建造。因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若有人用金、銀、寶石、草木,禾楷在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因為那日子要將他表明出來,有火發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賞賜。人的工程若被燒了,他就要受虧損,自己卻要得救;雖然得救,乃像從火裡經過的一樣。

這段經文就很明顯的說明保羅將救恩與獎賞清楚分開處理的態度。各人的工程將來要接受火一樣的考驗,工程經不起考驗的人將受到虧損,但是自己卻要得救。因為救恩是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犧牲捨命所完成的救贖功勞,我們只能用完全的信靠與感恩來領受這個永恆的救恩。在我們用信心領受基督的救恩以後,上帝會呼召我們並且託付我們到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並且賞賜給我們聖靈以及各樣屬靈的恩賜來幫助我們完成這個使命。我們在所託付的使命上如果是盡心盡力去完成,上帝會為我們預備永恆的獎賞與冠冕。

因此在主耶穌基督再臨時將會有兩個審判的寶座被設立,一個是審判萬民的白色大寶座 (啟20:11-15),名字沒有被記在生命冊上的人將接受神公義的審判,因為用信心接受耶穌基督救恩而名字被記在生命冊上的人將接受永恆的救恩。這些接受永恆救恩的基督徒將會到基督的審判台前 (林後5:9-10) 按照自己今生中對於傳福音使命是否忠心完成接受基督的檢驗與審判。通過檢驗的將接受永恆的獎賞與冠冕。但願我們大家不只可以得到因信心而領受的永恆救恩,我們也都能夠獲得因為忠心而領受的永恆獎賞與冠冕。

福音伙伴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4月29日 星期日 | 晚上7:13

寫作於2007/04/29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9章23節這樣說: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中文和合本的翻譯比較接近新國際版的英文翻譯版本(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NIV) “ I do all this for the sake of the gospel, that I may share in its blessings.” 我個人覺得這句經文的英文翻譯版本當中,新美語標準版(New 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 NAS) 的翻譯最貼近希臘文聖經的原文。 “ I do all things for the sake of the gospel, so that I may become a fellow partaker of it.” 

我們將這兩個英文翻譯版本一比較,就可以看出其間的差異在於對此句經文後半句的翻譯有所不同。後半句的希臘原文是 “ ina sugkoinwnov autou genwmai ”,我們若將其逐字翻譯成為英文,應該是 “ so that -- fellow partaker -- itself – I become” 由此可見NAS的翻譯是比較貼近希臘原文。如果容許我嘗試將此後半句再翻譯成中文如下:因此我可以成為福音的伙伴。

這後半句經文的鑰字是sugkoinwnov這是個複合的希臘字,是由su/n以及koinwno/v 兩個字所合成,前者是介系詞意思是 with,後者是名詞意思是 partner, associate, comrade, companion。 個人感覺“成為福音的伙伴”的含意比“同得福音的好處”更為寬廣。後者似乎只表達了傳福音的目的是與人分享福音所帶來的好處。傳福音似乎是傳福音者將福音的利益帶給了接受福音者的單向動作 (one directional action)。前者的含意除了包括後者的將福音的利益帶給接受福音者之外,還包括邀請接受福音者也加入這個“福音的伙伴團契”。因此,接受福音者在接受福音時,除了消極領受福音所帶來的恩典與利益以外,也同時積極回應福音所帶來的挑戰與代價。

“福音伙伴團契”是由一群用信心接受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受苦犧牲所完成的救贖恩典的人所組成。他們因為主耶穌十字架上那犧牲之愛的激勵,從被動消極領受救贖恩典中被主的愛興起,用主的愛來學習彼此相愛,並且學習愛鄰舍如同自己,盼望經由愛的見證,能夠讓周遭的鄰舍也能夠被主的愛所吸引而願意相信並接受主耶穌基督十字架上所完成的救贖恩典而加入這個“福音伙伴團契”。在這個福音伙伴團契中的成員彼此的關係是平等的,在基督裡大家都是同蒙恩典同被救贖的罪人,大家也都是一起學習用主的愛來彼此相愛並且愛鄰舍如同自己來為主作見證的傳福音伙伴。因此,傳福音的事工將不再是個人談道的一對一關係,而是由一小群福音伙伴一起來關心一位福音朋友的團隊服事關係,大家同心合意,興旺福音。不只如此,當上帝從這個“福音伙伴團契”當中呼召人成為專職宣道士時,整個“福音伙伴團契”的主內兄姊將成為這些專職宣道士背後禱告以及實際上全力支持的後盾,這時大家一起成為宣道工場上的同工。當周遭的政治社會環境對於耶穌基督的福音產生敵對的態度時,“福音伙伴團契” 的兄姊將會一起學習互相扶持來共同為福音的緣故,忍受逼迫與患難。將來主耶穌基督再臨時,“福音伙伴團契” 的兄姊將會一起與主同享那天上永遠的榮耀與喜樂。 

和平教會教牧團隊的牧師们,目前正一起在上帝面前用禱告與學習來尋求上帝在和平教會的心意,我們盼望能夠找到一個共同的異象與策略,也祈求上帝在和平教會興起許多的 “福音伙伴團契”。讓我們教會的每一位兄姊,也能夠像使徒保羅一樣的說,凡我所行的,都是為了福音的緣故,好讓我們都能夠成為福音的伙伴。

主活著 (He Lives) -- 李晶晶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4月22日 星期日 | 晚上7:12

寫作於2007.04.22
作者:李晶晶 牧師

這是一首古老的聖詩「主活著」:

1. 我事奉一復活主,祂今在世活著;
我知道祂確活著,不管人怎麼說;
我見祂手施憐憫,我聞祂安慰聲,
每日當我需求祂,總必答應。

2. 在我所處環境中,主愛常在我旁;
願榮耀哈利路亞,但卻不會絕望;
我知救主引領我,衝破狂風怒潮,
不日我主必再來,大顯榮耀。

3. 歡樂歡樂!眾聖徒都當揚聲歌唱;
願榮耀哈利路亞,永歸基督君王;
祂是尋者的盼望,又是求者力量,
無一人像祂可愛,仁慈善良。

〈副歌〉主活!主活!救主今天活著!
祂與我談,祂伴我走,生命窄路同過。
主活!主活!賜人得救宏恩;
你問我怎知祂活著,因祂活在我心。

  這首詩歌的作者是艾克理牧師(Alfred Henry Ackley,1887-1960),美國賓州人,出生於 1887年1月21日。自幼隨從父親學習音樂,接受完整的音樂教育,曾在英國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學作曲;除了演奏鋼琴,也是享有盛名的大提琴家。他一面參與演奏,一面攻讀神學,於1914年受長老會按立為牧師,先後在賓州和加州長老會牧會。John Brown 大學為表揚其成就,贈予聖樂博士學位,他一生之中寫作過一千多首福音歌曲,最後於1960年安息。

艾克理牧師(A.H.Ackley)做這首詩的原因:是在1933年當他在主領連日佈道會後,一位年輕的猶太學生進前來問了一個具挑戰性的問題:「我為什麼要接受一個死去的猶太人?」,此時,立刻就有兩個字(He Lives)浮現在艾克理牧師心裏,他隨即對這青年說:「祂活著!我所相信的不是一個死去的猶太人,而是一位永遠活著的耶穌。他比以前更真實,在我和千千萬萬人的生活經歷中,我們有著數不盡的見證。」這青年又問到:「你怎麼知道他是活著呢?」,艾克理牧師懇切地讀著聖經中數段關於復活的信息為他作解釋,並勸勉他要接受這位復活的基督為生命的救主。

聚會結束後,「你怎麼知道他是活著?」這問題依然盤旋在艾克理牧師心裡,這次的個人談道讓艾克理牧師對「主活著」有一個全新而深刻的感受,隨著聖靈感動,在其心中湧出音符,他走到琴旁坐下,一面彈、一面唱,將那談道的內容與感動寫成了這首詩歌,《主活著》就如此產生了!艾克理牧師再沒有碰見過那位猶太青年,但他希望藉這首詩歌盡訴他心中的答案,也希望那猶太青年有機會能聽到這首歌。

在2002年,台灣出版了一張以「復活」為主題的概念專輯『因祂活著』。在這張專輯中,福音流行歌曲創作人邰正宵將這首老詩歌《主活著》,編成新式鄉村搖滾風,在電視電台上多次被播放,也讓許多時下的年輕人朗朗上口吟唱這首古老優美的詩歌。

但是,這首詩歌也曾引起爭議,特別是副歌最後一句「你問我怎知主活著?因主活在我心」,其爭論點在於,當人問及基督徒:「你怎知主活著?」基督徒回答:「因耶穌活在我心。」這樣的答案似乎忽略了歷史性的耶穌復活,而只將「主活著」推到心靈的層面。福音派學者斯托得(John Stott)表示「肯定耶穌藉聖靈與我們同在,與肯定耶穌復活是兩回事…」。斯托得的警告或許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主活著」是一個超自然的歷史事實,但同時也是人真實經歷中心靈的見證。有人說:「一首聖詩,不啻是結合靈性催化、正統神學教義的功能,加上唱者的虔誠讚美,透過理性和感性的結合,就使敬拜達到高潮。」因此,當我們以詩歌敬拜時,一面頌讚、一面思想、一面經驗這已經復活又住在我們心中的神,成為我們信仰的告白與靈性的需要。
在詩歌中說:「我見祂手施憐憫,我聞祂安慰聲,每日當我需求祂,總必答應。」「主活!主活!救主今天活著!祂與我談,祂伴我走,生命窄路同過。」你所信仰與經驗到的上帝是這樣一位又真又活復活主嗎?

「杵臼社」 -- 黃予庭 神學生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4月15日 星期日 | 晚上7:11

寫作於2007.04.15
作者:黃予庭神學生

親愛的弟兄姐妹平安: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間再過一個半月,就結束在和平教會的實習。我想藉此與大家分享兩件事,其一分享實習心得,其二神學院的原住民團契「杵臼社」。

一、實習心得:

回顧剛來到和平教會時的心情,極害怕又緊張。害怕實習期間表現不夠好、害怕新環境無法適應、害怕安排的事工無法勝任、害怕自己無法與人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等,這樣緊張又害怕的心情一直持續到現在。就連自己已上完的歸納法查經及預備這一次的講道,我都是戰戰兢兢的去面對,害怕這麼重要的事奉,會因為自己的能力有限而嚴重影響所擔負的事奉。在文化背景不同的環境之下,在加上和平教會是一個高知識化的團契,面對重要的事奉總會讓我感到害怕又膽怯,害怕所擺上的無法滿足你們的需要。在和平教會的服事,對我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這或許跟我成長的環境有關,我長期在原住民的教會事奉,也習慣原住民教會的敬拜模式,更了解原住民的文化與習性,原住民教會重量不重質,相對的牧長們也會依據他們的水平供給糧食。高級的糧食他們無法吸收,只有普通而無加料的糧食才會吸收。所以身為原住民的我,在面對高知識化的教會服事壓力極大。

即便如此,我仍然感謝上帝,祂給我這個機會,讓我能在不同的族群當中學習,祂也讓我在和平教會收獲良多,我在這裡學到很多原住民教會所沒有的,例如:教牧團在事工上的協調、長執的擺上、教會事工的推展、各團契的運作、成人主日學的推動、行政事工的管理及財務的運作等等,看到教會軟體上的建構,讓我看見和平教會是一個蒙神祝福的教會。我何等有幸,能在這樣充滿知識、充滿宣教、充滿關懷、充滿福音的教會中實習。期待自己,將來回到原住民的教會能將在此所學習、所經歷、所看到的一切實際貢獻在教會事奉上。也期待弟兄姐妹繼續為予庭禱告,讓予庭在學校的學業能夠順利完成。

最後我要感謝教牧團這幾個月來,用心的讓我參與在個各事工上,幫助我透過參與、觀摩、操練培育予庭將來成為優良的傳道人,你們的用心、你們的付出讓予庭更加珍惜如何擺上最好的服事,你們是予庭未來牧會時的榜樣,謝謝你們用生命來影響我,讓我知道如何用謙卑的態度來事奉神。也謝謝長執們為予庭開啟這道門,讓我在此有機會學習和平教會的好。最後,謝謝各團契的接納,讓我在參與的當中能認識你們。願上帝豐厚的恩典充滿你們。

二、台神原住民團契「杵臼社」簡介:

原住民在台灣是一個少數民族,但上帝非常恩待我們,只要有原住民出現的地方,那個地方就充滿歡樂,這是上帝特別給我們的恩典。在神學院中,原住民深受老師及同學的喜愛,因為原住民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族群,所以只要有歌唱、有舞蹈,原住民一定受邀演出,透過原住民的歌舞與熱情,帶給神學院帶來極大的歡樂,這似乎是上帝給原住民特別的使命。如果我們的歌舞與熱情,可以帶給人歡樂,那麼我們願意將上帝賦於我們的恩賜與使命,落實在信仰生活中,以實際行動來為主宣揚福音。為此,過去的原住民學長姐秉持著傳福音的心志,為了回應上帝的恩典,在台神成立原住民團契。最早這個團契命名為「山友社」,由一群原住民牧者及一些神學生所組成,常關心部落教會的發展及事工,也照顧前來接受裝備的神學生,之後改名為「杵臼社」。

「杵臼」是原住民飲食來源的重要工具,取「杵臼」之名是期待每一位契友皆能在未來的服事禾場上,盡力扮演一位傳揚、分享天國靈糧的牧者,餵飽部落族人的靈命。

「杵臼社」也在每年的暑假到各個族群的部落去佈道,所以我們成立暑期佈道團,為期十天。主要事工以詩歌見証及社區服務為服事目標。台灣近幾年來,社會開始著重社區服務及鄉土關懷,此時,杵臼社佈道團也響應原住民部落的需要,來調整部落關懷及事工服務的方針。

除此之外,佈道團也針對部落的長者做一些調查,透過對部落長輩們身心靈的調查,來協助關懷老人的服務。另外,佈道團還針對老人的部份作了居家老人照顧的事工,我們會前往行動不方面的老人家做清潔打掃的工作,使老人家能居住在乾淨的環境裡。

再來最重要的是針對原住民部落的現有問題,包括酗酒、家暴等來加以關懷。主要與當地教會牧長合作,前往有需要的家庭作關懷輔導的工作。並在教會團契中以戲劇來呈現酗酒、家暴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採用活潑方式的聚會來吸引年輕朋友對部落的問題產生覺醒。

二、佈道團的現況及部落的需要:

1.佈道團的現況:

佈道團的成立是因為看見部落弱小教會的需要,聽見他們如此迫切的呼聲,身為神學生的原住民,自然不能落於人後,但是在經費的有限下,我們憑著信心來信靠上帝。目前佈道團的需要在於器材的簡陋,常常因為服事的需要,團員們到處像學校單位或是校外人士借取音箱、布幕、電子琴、投影機等,又因為合作的教會在資源上有欠缺,使我們在進行佈道的事工上有需多的困難,但感謝神,在有限的設備中,神仍然保守我們,使佈道順利完成。

因為有限的資源,原住民同學除了面對學校繁重的課業,還需利用五、六月份期末的時間,必須為著佈道團的經費前往各教會進行募款。藉由這些募來的款項,來進行佈道所有事工。

2.原住民部落的需要:

長久以來,部落原住民教會常常會面對酗酒、家暴及失業的問題,又因土石流肆孽,造成環境生態嚴重受損與污染,相對的生活也深受影響,使得原住民部落常常面臨物質上的缺乏,部落教會當然也因為沒有豐厚的奉獻,以至教會也面臨物質上的肌荒。在此方面,教會則更需要外界的援助。部落無論在信仰或生態上面臨極大的衝擊,使得教會更需要花時間來仔細思量,上帝給我們台灣原住民的使命是什麼?而教會在原住民部落的使命又是什麼?期待「杵臼社」的同學共同努力來完成神所託負的使命。

在牧函中與大家分享「杵臼社」,主要因為予庭也是杵臼社的一份子,也是今年佈道團的同工,看見佈道團經費上的需要,想藉此與大家分享台神有怎麼一個團契,暑期期間帶著使命前往原住民部落佈道,同時也讓你們知道原住民的現況與需要,特別在今年的暑期,我們要前往南投縣一個馬烈霸的部落,那裡的教會非常需要被關懷,因此我們想藉助教會的力量來籌募所需經費,期盼主把這樣的感動與負擔放在每個人的心中,讓我們一起為神的國度努力。

十字架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4月8日 星期日 | 晚上7:10

寫作於2007/04/08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有一天一位小姐在珠寶店挑選十字架的項鍊,在店主人給她看了各式各樣的精美十字架之後,她突然看到有耶穌像掛在上面的一個小十字架 (crucifix),她說:我很喜歡這個十字架,上面掛個小人像看起來好可愛喔!

對耶穌基督的門徒來說,十字架一點也不可愛,十字架是羅馬帝國用來嚇阻那些對羅馬帝國的統治與和平造成威脅的強盜或叛亂罪行所設計出來最羞辱最殘酷的死刑刑具。當一個罪犯被判釘十字架罪刑確定之後,他還要被迫自己扛著該十字架的橫桿遊街示眾,從最熱鬧的城市中心走到刑場,然後才被當眾釘上十字架。十字架被豎立起來以後,該罪犯就全身赤裸的被懸掛在十字架上,受到圍觀群眾的嘲諷與譏笑,受到飛鳥昆蟲的啄食與圍繞,然後在太陽的烤炙之下,逐漸虛脫,無力支撐自己的體重而窒息死亡。有些比較身強體壯的受刑犯可能在十字架上懸掛三、四天還在苟延殘喘,執刑兵便會拿棍子打斷他們的小腿,讓他們加速死亡。

當我們瞭解在耶穌的時代十字架的歷史背景之後,便比較能夠體會當耶穌挑戰門徒說: “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路9:23) 門徒所感受到那強烈的錯愕與恐懼。我們也較能明瞭為何在教會初期,十字架會成為傳福音的困擾。使徒保羅說:猶太人是要神蹟,希利尼人是求智慧,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林前1:22-23) 長久以來,有關基督耶穌受釘十字架的影像,除了Mel Gibson所導演的 “耶穌受難記” (The Passion of Christ) 以外,大多數的圖畫與影片都將其淨化與美化,讓我們不再感受到那羞辱與痛苦的情境。加上近年來亨通福音 (Prosperity Gospel) 佈道家把福音表達成正面思維 (positive thinking) 的加強劑,十字架那令人害怕的黑暗面就逐漸的被現代人淡忘了。

羅馬帝國已經埋入歷史的灰燼,十字架的酷刑也成為歷史中黑暗的回憶。對於今天的基督徒來說,十字架的意義何在?我們如何才能捨己,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主呢?有一位作者 C.M. Clowe寫過一本這方面的書 “基督徒經驗中的十字架” (The Cross in Christian Experience),對於人生當中所遭遇的苦難與挫折和十字架的關係有很好的闡釋。他認為人生當中我們會有三種苦難,第一種稱為重擔 (Burden),這是每一個人在生命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的痛苦與艱難,像是苦澀的青春期危機或是憂傷的更年期飲泣,我們的人格在經歷這些痛苦與艱難中逐漸成熟茁壯。第二種稱為荊棘 (Thorn),這是某些人在人生旅程中所遭遇的意外傷害與折磨,像是天災人禍、疾病殘障等等。前兩種苦難是我們無所選擇的發生到我們的身上,我們只能忍受或是勝過這些艱難。第三種是十字架 (Cross),這種苦難與前兩種苦難不相同的是它不是發生在我們生命中的無奈,而是當我們看到周遭的人們由於他們所遭遇的生命成長的重擔或是人生意外的荊棘而受苦難當時,我們出於基督愛的激勵而自願自發的前往分擔並減輕他們的苦難與艱難。

德國神學家潘霍華 (Dietrich Bonhoeffer) 說過:當基督呼召一個人時,他是呼召他來經歷死亡。(When Jesus calls a man, He bids him come and die.) 我們如果沒有願意捨己犧牲自我的精神,就不可能選擇去背負自己的十字架 (以基督的愛去分擔別人的重擔與荊棘);我們如果沒有被基督的愛激勵去學習背負自己的十自架,就不可能跟從耶穌的榜樣與腳蹤。但願我們大家在每天的生活當中,都能夠常常經歷主耶穌大愛的激勵,願意以自我犧牲的捨己精神,自願選擇去背負自己的十字架 (以基督的愛去分擔別人的重擔與荊棘),而且在背負十字架的過程當中,還能夠學習跟隨主耶穌那柔和謙卑的榜樣。

天犬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4月1日 星期日 | 下午6:59

寫作於2007/04/01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天犬(The-Hound-of Heaven) 是由英國詩人湯普生(Francis-Thompson, 1859-1907) 所著作的一首描述他個人生命經歷的長詩(biographical ode)。在這首長詩中湯普生描述他自己如何用各種方法來逃避上帝愛的追逐。他把上帝對世人的愛比喻為天上的獵犬,在嗅到他的味道以後,就一直尾隨在他後面,以不慌不亂、鎮定莊嚴的腳步緊緊跟隨,讓他聽到那腳步聲的答滴,以及句句愛的囈語。

湯普生努力的想要在人間尋找各種經歷與滿足,希望能夠藉此逃離那來自天上愛的追逐。他先逃進自我的內在心靈世界,在那裡有思想與感情、眼淚與歡欣、害怕與遠景。但是他無法逃離天犬那愛的追逐的腳步聲音。他轉向追求人間的熱戀,神愛之天犬仍緊追不倦。他奔向那浩瀚的天際,將自己埋入那宇宙的奧秘,但是卻無法從神愛天犬的追逐中成功的逃離。湯普生嘗試在小孩的天真中尋找人生的滿足,那純真的孩童卻突然消失;他轉向大自然的美麗尋覓心靈的安息,聆聽巨浪拍打海邊、眺望白雲飄於藍天、凝視清晨旭日的東昇、沉浸晚霞五彩的繽紛,晚霞之後的灰暗卻讓他黯然神傷,耳邊又響起那來自天上之愛的低聲呼喚以及天犬追逐腳步滴答作響。

湯普生嘗試用人世間各種方法來滿足自己對愛的追逐,最後終於發現這一切都只能給他帶來短暫的滿足。年青的一切努力與嘗試最終都歸於塵土,面對神愛天犬的追逐自己顯得完全赤裸與無助。到這時候湯普生才看清楚那絢麗的紫袍以及荊棘的冠冕,還有那那掛在十架上主耶穌那充滿慈愛的臉。那一直不放棄而尾隨追逐的天犬喘息聲彷彿海浪包圍在自己的身邊,慈祥的告訴我在這一生中所有的剝奪都是為了賞賜給我那最美麗永恆之愛的生命花朵。

這首182行長詩 “天犬”所使用的是比較古老的英文,因此對我們來說會有一點艱澀難懂。這首長詩也像自傳一樣描述了湯普生的一生遭遇與經歷。1859年湯普生出生於英國普萊斯頓(Preston),父母都是嚴謹的天主教徒,父親是醫生,1870年他被送到烏蕭神學院(Ushaw-Seminary)深造,盼望能成為神父。1877年神學院長以個性太懶散而將他辭退。父母將他送入醫學院,但是在六年的醫學院生涯中他只喜歡文學與詩詞,對於數理科學毫無興趣。他的母親在他十八歲時送他一本戴昆西(de-Quincey) 所著作吸食鴉片而獲得文學靈感的自白,引起他對鴉片的興趣,後來並逐漸染上鴉片毒癮。他在向父親承認吸食鴉片並且不想繼續念醫學而與父親大吵一架之後就離家出走,到倫敦去闖天下,夢想自己有一天會成回舉世聞名的詩人。鴉片毒癮讓他身體健康受損,無一技之長讓他工作不穩,在換了幾個收入微薄的工作,像是賣火柴、修皮鞋等之後,他淪落成為流浪倫敦街頭、三餐不繼、衣不蔽體的街友,身體也染上痼疾,使他更難脫離鴉片的短暫自我痲痺。在幾乎走投無路的時刻,上帝讓一位也是流浪倫敦街頭的妓女向他伸出友誼的手,讓他有地方可以棲息、有食物可以充饑。後來在他的文學才華被一對天主教小報紙主編梅聶爾(Meynell)夫婦發掘並且接他到醫院與修道院接受戒斷治療與收容照顧時,這位妓女就此消失無蹤,湯普生將她視為自己的救主,也堅持拒絕將她的姓名公諸於世。

湯普生是在1887年2月間用一些皺折破爛的紙片將他所寫的一首詩詞 “馬利亞之受難” (The-Passion-of-Mary) 郵寄給梅聶爾先生。由於所用的紙過於破爛,梅先生將它閒置於桌上三個月,一直到有一天梅先生不經意的將這首詩詞抽出來唸,就被裡面的情境所震撼。但是湯普生只留一個郵局的地址,而郵局無法找到這位到處流浪的街友。最後梅先生決定先將他的詩詞發表於他所主編的報紙上面,希望作者能夠出面領取稿費。湯普生因此得以與梅先生見面。梅先生夫婦就安排讓他先到醫院接受鴉片戒斷治療,再送他到一間修道院去接受長期復原照顧。湯普生就是在這段期間完成這首膾炙人口且令人深受感動的自傳式長詩“天犬”(The-Hound-of-Heaven)。

堅忍之愛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3月25日 星期日 | 下午6:47

寫作於2007/03/25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當教會在舉行婚禮時, “愛永不止息” 是一首很令人陶醉的詩歌,也是一個很討人喜歡的講題。但是當新郎與新娘沉浸在那粉紅色羅曼蒂克愛河裡面的時刻,這個短句所傳達給他們的,除了在他們目前的幸福歡樂中加上善意的祝福與虔誠的祈禱之外,應當還有激勵與挑戰,好讓新郎與新娘可以共同學習如何在往前充滿許多不確定與挫折失望的實際婚姻生活中兩個人能夠繼續保持今天在上帝與眾親友面前許下婚姻盟誓時所有的甜蜜愛情,使其歷久彌新,甚至在經歷各種打擊與創傷之後,還能屹立不搖。

愛永不止息的短句是來自哥林多前書13章8節。它的希臘原文piðptw/(pipto)可以傳達兩個相關而不完全相同的含意。第一個意思是表達其對時間的長久性 (permanence in time),[NRS]的英文聖經將其翻譯為Love never ends,中文聖經的翻譯 “愛永不止息” 也是表達此含意;第二個意思是表達其對打擊的堅忍性 (perseverance in adversity),[NKJ] [NIV] [NAS]的英文聖經則將其翻議為Love never fails,中文可以翻譯為 “愛永不失敗”。個人覺得在這兩個含意當中,前者所表達的似乎像是在許多童話愛情故事中的美滿結局“從此王子與公主就永遠快快樂樂的生活在一起”;後者所表達的比較貼近我們每一對夫妻的實際經歷,也就是這樣的愛常常是須要在現實的嚴酷考驗之下,兩個人一起學習如何用汗水與眼淚來編織一個共同的未來。

在自由戀愛的社會當中,男女雙方開始時都是彼此被雙方的某些優質特性所吸引而相識、相知、相親、相惜,一直到相攜手踏上紅地毯的那一端,許下此生此世將要相顧相守的諾言。但是當美妙的婚禮結束時,我們常常會突然發現躺在我們身旁的人並不是我們心目中那位理想的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杜克神學院教授史坦萊 (Stanley Hauerwas of Duke Divinity School) 甚至大膽的宣稱 “我們都是跟錯誤的對象結婚” (You always marry the wrong person.),或是在結婚後不久我們才發現另一位比我們配偶更理想的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出現在我們的眼前而相見恨晚。幸福的婚姻並不是建立在兩個理想的人彼此相愛的根基上面,而是建立在互相用堅忍的愛去學習接納與欣賞有缺點的配偶並且互相鼓勵彼此幫助去克服自己的缺點,讓彼此都能夠更為成熟與理想的互動過程。

十九世紀丹麥基督教存在主義哲學家齊克果 (Søren Kierkegaard 1847) 在他所著的一本書Works of Love中對愛有深入的分析與討論,其中有一章討論到 “愛永不止息” (Love abides)。齊克果嘗試用兩個圖像來表達這種堅忍的愛的意境。齊克果說,愛是一種結連,愛人者與被愛者一起被這個堅忍的愛結連起來,我們可以用 “愛人者—被愛者” 來表達他們中間愛的結連。可是在現實環境的打擊之下,被愛者或許無法再承受這個打擊而決定要離開這個愛的結連,這個時候愛人者對被愛者的愛如果是堅忍的愛,就會呈現 “愛人者— ” 這樣一個不完整的句子,齊克果認為這個不完整的句子並非無法修補殘片而是尚待完成的句子。讓這個不完整的句子保持尚待完成的可能性的正是那位不輕易放棄的愛人者所繼續伸出來那堅忍的愛。

齊克果所使用的另外一個圖像是一對跳探戈 (tango) 舞曲的夫妻,在跳舞的當中由於某些打擊或創傷讓其中一位共舞者無法再承受下去而離開,在這個時刻那位被遺留在舞台上的舞者如果繼續保持那兩人共舞探戈的姿勢,則觀眾會期待這是一個尚未結束的探戈舞曲,或者那位因故暫時離開舞台的舞者會返回而與仍然等待在舞台上的舞者共同跳完這個探戈舞曲。

堅忍之愛是一種對婚約盟誓堅持信守的信實之愛 (faithful love),也是對於有缺點的配偶繼續鼓勵支持的接納之愛 (accepting love),更是在對方已經決定放棄這段姻緣的危機中繼續保持盼望與期待的等待之愛 (waiting love)。但願我們每對夫妻都能學會這堅忍之愛的功課。

新約中的稅吏 -- 曾昭瑞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3月18日 星期日 | 下午6:46

寫作於2007.03.18
作者:曾昭瑞牧師

像羅馬這樣的一個大帝國,可以想像需要大量的金錢來支付其眾多的項目及維持帝國龐大的計畫。從公路、劇場、海地、軍隊全都需要錢。即使他們擁有許多廉價的奴隸勞工,但是養活他們仍然是沉重的經濟負擔。

為了讓像無底深坑的國庫花用能夠滿足,羅馬人採用了一套特許的稅收制度。這個制度到耶穌的那個時代已經運作了兩百多年了,其功能足以滿足帝國的要。不過,這個稅制對當時候老百姓就讓人覺得不太公平。因為壓制性的徵稅是讓人難以忍受的,何況是一個外來的統治者。

第一世紀的猶太人投訴稅項過高是有理由的,除了羅馬政府所定的稅額外,希律王還苛捐雜稅來支付他好大喜功,為求一己舒適的建築項目。聖殿也要求百姓繳稅來支持它的運作。在這種情況下,人民要負擔的稅項已是難以承擔,而當收稅變成是一個特許經營的制度後,重擔就更是一頭牛要扒好幾層皮。

稅收制度是這樣的,稅官可以從羅馬的戶籍監察員那裡買來一塊管轄地,這合約一簽就是數年。合約註明他每年得向政府上繳多少稅金,而這特許收稅人就藉超收稅款來賺錢。他要收多少稅銀全憑他的良心和辦法。他也可以把屬他的地方轉讓他人,讓這人代收稅銀。而結果是普通老百姓要繳的稅款就高得驚人。往往收稅的人都是無恥的貪得無厭,他們所收取的稅額往往超過應有的標準,他們也樂得接受賄賂,把富人的稅項減低,把該收的錢,轉嫁到窮人身上。正因為如此稅吏都被一般人所輕視,人民也很難接受本國人代替侵略者向他們徵稅,因為他們是為敵人在收稅。

這些稅吏被人視為罪大惡極,但是耶穌竟然與他們往來,這無疑來招致別人攻擊,被人懷疑和敵視。但是特別的是耶穌不但在這些稅吏當中工作,還主動去找他們。例如,馬太是個稅關的管理人,專門向公路上的人收稅。耶穌來找他,要他跟從他。(太九9)馬太把耶穌請到家裡大排筵席,還邀請了他的稅吏同事、朋友、官員參加。(太九10)。耶穌因為與這些人往來,曾受到各方強大的指責和非難。(路七34)

盼望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3月11日 星期日 | 下午6:40

寫作於2007/03/11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盼望 (Hope) 給予人類生存意義與勇氣的力量,尤其是那些生活在極端苦難環境之下的人。德國神學家莫特曼 (Jurgen Moltmann) 小時候並沒有建立深入的基督教信仰,在二次世界大戰中他在比利時向英軍投降而成為戰俘。在接下來三年的戰俘生涯中他親眼見到其他的德國戰俘由於喪失內心的盼望而逐漸失去活力,甚至失去生命。很幸運的他從一位美軍軍牧手中拿到一本新約全書與詩篇的聖經,在鐵絲網的戰俘集中營非常惡劣又無聊的環境中他開始閱讀聖經。他對於德國的一切理想完全幻滅,對於在戰爭中他之所以能夠逃過死亡但是卻要忍受集中營的苦難找不到意義。他從詩篇139篇讀到上帝不論在任何處境之下都與他同在並且扶持他引領他,這使他的心靈獲得安慰與盼望。後來他更從耶穌在十字架上向上帝所發出的痛苦禱告而體會到上帝是一位為人類受死、陪人類受苦的上帝。主耶穌基督是一位能夠體諒我們的痛苦與軟弱的救主,而不是穩坐高天之上的上帝,這個信念給予他內心很大的激勵與鼓舞。這個宗教體驗以及內心盼望的力量支持他平安渡過集中營的日子。

1948年他返回德國以後就改變興趣而專攻神學研究,他先接受巴特神學 (Karl Barth) 的薰陶,後來他對巴特神學專注於 “唯獨基督” (solus Christus) 而忽略教會在歷史、文化與社會的參與和對話逐漸感覺不滿而開始提出批判。他受到潘霍華 “獄中書簡” (Letters and Papers from Prison) 的影響而主張教會應該關心並投入社會政治倫理議題。馬丁路德的神學讓他對因信稱義以及十架復活的神學有進一步的瞭解。他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奧圖韋伯 (Otto Weber) 則幫助他建立了教會在將來臨上帝國普世使命上的末世觀 (the eschatological perspective of the church’s universal mission toward the coming Kingdom of God)。

1964年他出版第一本神學著作 “盼望神學” (Theology of Hope)。他主張基督信仰的中心議題應該是由帶領以色列出埃及並且讓釘十架耶穌死裡復活的上帝所應許給與人類與世界將來性的盼望。末世論 (eschatology) 不只是在人類歷史結束之後才裂天而降的一個意外事件,末世論是從十架受死且復活升天的基督給予今日活在壓迫與苦難中人類另一條可能出路與前途的積極性盼望。這個新天新地的盼望會帶給人類努力改變並更新現存不公義世界的動機與動力。神學不應該只是對於人性本質與歷史進程給與另一種解讀,而更是應該按照上帝在聖經中應許的新天新地中所充滿的慈愛與公義來努力轉化並改造現今的世界。

盼望是對於將來有一個積極正面的期待。每個人對於將來的盼望可能有不同的依據。有些人把他們的盼望建立在自己努力的成就,有的把盼望建立在自己累積的財富上面,或是自己所栽培的子女前途、或是更民主公義的社會制度、或是更進步突破的科技發展。基督徒的盼望則是建立於上帝在聖經中的應許,藉由替我們在十架上受死且從死裡復活的耶穌基督而帶給我們在今生可以經由信靠基督而蒙赦罪救贖的恩典並且得與神和好,更在末世時基督的再臨將使全人類經歷死裡復活,且在新天新地中享受不再有壓迫、傷害、痛苦、悲哀並且永遠與神同在的無窮喜樂。有一些基督徒把這些盼望視為與現在歷史完全無關,是上帝在人類歷史結束之後裂天而降親自完成的意外事件。因此,這些基督徒只關心趁著主基督尚未再臨之前努力傳福音帶領更多人決志信主好在基督再臨時得以被提升天。莫特曼認為這樣完全與今日政治社會生活脫節無關的盼望並不是來自歷史主宰上帝的盼望,而是一種逃避主義自我麻醉的駝鳥心態 (self anesthetizing ostrich escapism)。來自歷史主宰上帝的盼望是幫助摩西帶領以色列人脫離埃及為奴之地的盼望,也是幫助我們認同社會中的弱勢族群被壓迫的痛苦,也會努力去轉化社會成為更充滿上帝慈愛與公義的社會,好讓主禱文:願祢的國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能夠早日落實的盼望。

「何謂信」 -- 商正宗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3月4日 星期日 | 下午6:39

寫作於2007.03.04
作者:商正宗牧師

近代著名的神學家Martin Buber,在他晚年的著作「信仰的二種型-猶太教和基督教的解釋之研究」(Two Types of faith-A study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Judism and Christianity)中將信仰分為二種型。

第一型:是信靠的信仰,他稱它為Emunah型的信仰(希伯來語Emunah是「堅固」「誠實」之意)在以色列民信仰的初期可見到這古典的雛型。這是屬舊約聖經和猶太教的信仰。但他也稱這型的信仰是屬於耶穌的信仰。

第二型:是相信某件事實是真實的信仰,是稱為Pistis型的信仰(希臘語的Pistis是「信仰之意」),並在初期基督教的信仰中,可見到其雛型。第一型的信仰是我所信的對象與我全存在持有密切的關係的狀態。
第二型的信仰是承認我信為真實的,以我的全存在來接受之意。
故在第一型的信仰是以實存的關係為第一意義;而第二型的信仰是接受已成為事實的為第一意義。(如:信仰告白-我信上帝…..我信基督….。)

基督信仰是包含這兩種型的信仰。

經歷有限中的無限 -- 李晶晶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2月25日 星期日 | 下午6:39

寫作於2007.02.25
作者:李晶晶牧師

曾有一位基督徒如此說:「我相信,沒有一件事,是我加上我的神一起所不能夠面對的!」我+我的神,即是有限的個人與資源+無限的上帝=無限的可能

當門徒把五餅二魚拿給耶穌,這是份量很少的食物,但經過耶穌的手,很少的東西就變成許多,馬太14:20說他們都吃,並且吃飽了,還剩12個籃子的零碎,耶穌用那最少的資源,創造成就了最大的神蹟。有時我們看自己的才能不多、聰明不夠、時間也很少、信心不足,能給耶穌的東西很少,但是,主耶穌鼓勵我們,只要我們願意將自己放在耶穌的手中,他就會藉著我們,產生無限的力量。在人看為不可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因祂是使少變多的上帝。

在「密室」一書中,描寫一個發生在荷蘭的真實故事。二次大戰荷蘭淪陷,當希特勒大肆屠殺猶太人時,一名荷蘭婦女彭柯麗(作者)因不認同納粹的殘暴行為,暗暗地在自家古宅中,巧妙地闢出一間密室,以收容飽受迫害的猶太人,協助許多猶太人躲避德國人的追殺,再設法將他們分送到較安全的地帶。他們的好心,卻為自己和一家帶來悲慘的結局,除了作者本人外,年老的父親和姊姊都死在慘無人道的德國集中營內。當她被送到死亡集中營時,她和姊姊關在一個僅可容納400人空間卻關了1400人的集中營,每天只有一片黑麵包、一碗湯,在她的身上帶了一罐小瓶的綜合維他命液,每天她和姊姊就滴一小滴在黑麵包上來補充營養…,但當她發現周圍許多婦女也同樣需要時,她就開始也將維他命液滴在她們的黑麵包上,需要的人愈來愈多,那小小一瓶根本就不夠,在人看來是不可能供應給這麼多人,但她總是說「耶穌喜悅他與人分享」,因著愛的分享、對神的信靠,每次只要一有需要,科麗就能倒出來,她也看不出來到底剩多少,但是不管她分享多少出去、不管她倒幾次,每一次那個小小的瓶子就會流出寶貴的維他命液滴。這是一個真實的神蹟,不是「得到」了多少,而是在耶穌基督裡經歷能「給」多少。是否願意將你那少少、有限的時間、金錢、體力、才能、信心,拿出來分享與參與,讓上帝工作在其上,約6:6「他(耶穌)自己原知道要怎樣行。」一起在基督裡經歷有限中的無限可能。

伊瑪奇蕾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2月18日 星期日 | 下午6:38

寫作於2007/02/18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劫後餘生錄》(Left to tell) 是我在淚水與讚嘆中一口氣把它唸完的。於1994年4月6日到7月中旬約百日期間在盧安達 (Rwanda) 發生由胡圖族(Hutu) 的激進民兵對圖西族 (Tutsis) 殘殺約百萬人的滅族大屠殺慘案。伊瑪奇蕾‧伊莉芭吉札(Immaculée Ilibagiza)當時是一位二十二歲的電機工程系大學生,在這慘絕人寰的大災難中她的父母與兄弟以及許多親友都被暴民殘殺。她也因為是圖西人而被鎖定為追殺的對象。

《劫後餘生錄》是伊瑪奇蕾將自己在該慘案中的苦難遭遇以及心靈轉化的過程娓娓道來。大屠殺開始時她的父親勸她投奔一位浮圖族的基督教穆林齊牧師(Murinzi),接受他的藏匿與保護。穆林齊牧師冒著生命的危險收容了六位圖西族婦女,把她們藏在家裡一間隱密的小浴廁中。伊瑪奇蕾與她們擠在這個動彈不得又黑暗的小浴廁中常常要遭受暴民的反覆搜察追殺的恐懼與害怕。後來穆林齊牧師又收容了另外兩位圖西族婦女,空間也變為更加擁擠。伊瑪奇蕾在這樣的死蔭幽谷陰影中渡過了恐怖的九十一天,她的天主教信仰帶給她無比的安慰與盼望。她養成了長時間以默禱與上帝親近的習慣以及積極正面的思想。上帝感動她勇敢的請求穆林齊牧師把他的衣櫃移來遮住該小浴廁的門,如此這幾位可憐的圖西族女孩才逃過一次又一次的殘酷追殺。聖靈也感動她請求穆林齊牧師借給她英文聖經與書籍字典,讓她在那三個月當中自修英文,如此在被救出之後讓她可以找到聯合國服務機構中的一個工作。

當伊瑪奇蕾發現她的父母與兄弟都被她所認識且熟悉的浮圖族鄰居所凌辱並且殘殺時,她幾乎完全崩潰,內心被一股強烈的仇恨與報復的衝動所煎熬。當穆林齊牧師決定要求她的弟弟維雅納(Vianney)必須離開他家另外自覓生路,使得維雅納終難逃離被暴民槍殺的噩運,她對穆林齊牧師可以說是愛恨交加。上帝用幾個神奇的夢境來撫慰她的哀傷與絕望,上帝也用主耶穌十字架上那赦免敵人的大愛來轉化她的心靈。她在冥想中似乎聽見上帝親自對她說:你們都是我的孩子,殺人者與被殺者都是上帝所疼愛的孩子。經過內心長久的掙扎,她終於戰勝心中仇恨報復惡靈的影響,能夠當面向那位殘殺她的父母兄弟並且一直要追殺她的費利先 (Felicien) 說出“我原諒你”這句感人肺腑的話。

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斷氣之前,替那些將他釘上十架並且在十架下面嘲諷他的敵人向上帝禱告,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23:34) 教會歷史上首位殉道者司提反在被暴民用石頭打死前,也為那些用石頭要將他打死的暴民禱告,跪下大聲喊著說:主啊,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徒7:60) 今天我們在《劫後餘生錄》這本書的作者伊瑪奇蕾的身上也再一次看到這種饒恕敵人所發出來那永恆愛的光芒。

撒瑪利亞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2月11日 星期日 | 下午6:23

寫作於2007/02/11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撒瑪利亞 (Samaria) 是一個地理名詞,是位於地中海與約旦河中間之巴勒斯坦 (Palestine) 地區的中間地段,北接加利利,南鄰猶太地。撒瑪利亞的意義可能來自其字根 Shamar,意思是 “展望”,另外一個意思則是來自聖經列王記上16章24節:暗利用二他連得銀子向撒瑪 (Shemer) 買了撒瑪利亞山,在山上造城,就按著山的原主撒瑪的名,給所造的城起名叫撒瑪利亞。

大衛王約於主前1030年建立統一的以色列聯合王國 (United Monarchy),這個聯合王國於大衛王的兒子所羅門王去世後就分裂成為北國以色列王國以及南國猶太王國。根據聖經的記載,這個分裂是由於所羅門王年老時隨著他的許多嬪妃去敬拜事奉諸多神明,並沒有照他的父親大衛王的榜樣專一事奉耶和華,因此招惹耶和華的憤怒 (王上11:1-13)。耶和華差派先知示羅人亞希雅在耶路撒冷城外將他的一件新外衣撕成十二片,請耶羅波安拿走十片,意思是上帝在所羅門去世之後會將聯合王國撕裂成為兩個王國,北國以色列由十個支派組成,將歸耶羅波安統治;南國猶太則剩下猶太與便雅憫兩個支派,繼續由所羅門王的兒子羅波安統治。

耶羅波安為了鞏固他的國權,在伯特利與但設立金牛犢祭壇,與南國的耶路撒冷聖殿分庭抗禮,但也因此帶領北國人民進入偶像崇拜的大罪。北國以色列的政治中心原來設立於示劍 (Shechem) (王上12:25),後來移京到得撒 (Tirza) (王上14:17; 15:21, 33),到暗利當王時才從撒瑪手中購買撒瑪利亞山,建設成為京城。南國與北國於分裂之後六十年間常常有戰爭,一直到猶太王約沙法 (Jehoshaphat) 與以色列王亞哈 (Ahab) 結為親家 (王下8:18) 兩國關係才逐漸修好。

北國以色列於主前721年為亞述所滅亡,南國猶太也在主前583年為巴比倫所滅亡。亞述國王在滅亡北國以色列之後,採取很嚴厲的種族遷徙政策,將北國以色列人大多數遷移到亞述帝國各處,同時將其他附庸國的人民遷到撒瑪利亞地區居住,因此撒瑪利亞人乃是北國以色列人被留下來的少數與被遷移進入撒瑪利亞的各個不同民族通婚的後代。他們的血統與宗教信仰都產生混合的情況。

主前537年波斯王古列下詔准許猶太人歸回猶太地,因此在設巴薩 (Sheshbazzar) (拉1:8)、所羅巴伯 (Zerubbabel) (拉2:2)、以斯拉、尼希米等人的帶領下,一群猶太人從巴比倫歸回,並且重建耶路撒冷城牆。這個時候猶太人很明顯的拒絕承認撒瑪利亞人也是以色列人的後裔 (尼2:20)。撒瑪利亞人與猶太人間的種族、政治、文化與宗教的隔閡也就雪上加霜,每況愈下。撒瑪利亞人的宗教信仰是極端保守的,他們只相信從祖先所流傳下來的摩西五經,拒絕承認接受其他的先知書或智慧書。他們也堅持基利心山才是敬拜耶和華的聖山 (參閱申11:29; 27:12) 並且在那裡建造聖殿,該聖殿於主前128年為猶太馬卡比王朝的希爾卡奴所摧毀 (John Hyrcanus of Maccabeean Dynasty)。

我們在瞭解撒瑪利亞與猶太人間彼此交惡的歷史背景之後來看約翰福音第四章所記載耶穌帶學生經過撒瑪利亞敘加城外在雅各井旁與那位婚姻生活遭遇極端不幸的撒瑪利亞婦女的一段分享福音的對話,就會更深一層的領會主耶穌那出於愛心所造成的 “必須” 經過撒瑪利亞,我們也可以從主耶穌與那位撒瑪利亞婦女間的對話與互動看到主耶穌是如何的跨越猶太人與撒瑪利亞人歷史所留下來的隔閡與鴻溝,而能夠把上帝的愛分享給那位不幸的婦女,並且更進一步的透過這位婦女生命的轉變與見證,而將上帝的愛帶給更多的撒瑪利亞人。這個故事能夠讓我們學習如何進行跨文化宣教的事工,特別是如何去拆下歷史傷痕所築起那族群間隔閡的高牆。

相信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2月4日 星期日 | 下午6:13

寫作於2007/02/04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相信 (faith) 可以區分為信服 (belief) 以及信靠 (trust),前者是對於某命題或信念 (proposition or concept) 的知識認同,例如:相信愛因斯坦所提出的相對論是正確的;後者則是認為某個主體或位格 (subject or persona) 是可交託的,例如:新娘在婚禮中相信新郎對她所許下婚約的誓言。前者所信服的對象可能是正確的或是錯誤的 (right or wrong);後者所信靠的對象可能是坦誠的或是詐欺的 (authentic or fraudulent)。

從基督教信仰來看,當我們說我相信上帝時,有可能是我同意並信服有關上帝存在或本性的教條或命題 (doctrine or proposition),也有可能是我願意將自己的一生交託並信靠 (entrust and depend) 這位上帝的帶領。帶給我們生命的轉變以及救贖的恩典的是在生活當中經歷交託信靠上帝的互動過程。猶太哲學家馬汀布伯 (Martin Buber) 說“一個人可以信服上帝存在卻生活在上帝的背後,真正信靠上帝的人是生活在上帝的面前 (One can believe that God is and live in his back; he who trusts him lives in his face)。” 希伯來書的作者也教導我們“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來11:6) 到神面前要討神喜悅的人不只是要有信服上帝存在的信念,也須要願意進入那與上帝間尋求與賞賜互動的信靠關係中。雅各書更提醒我們,只有前者的信服是不夠的 “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錯;鬼魔也信,卻是戰驚。” (雅2:19) 我們對上帝的相信,希望能夠超越教條命題的信服,而能夠進入生活經歷的信靠互動,並且結出愛人如己的人際關係互動果子。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除了信靠上帝以外,還要學習與我們周圍的人建立彼此信靠的互動關係。這種人與人之間的信靠關係是比我們信靠上帝還要複雜。因為我們所信靠的上帝是信實可靠的。保羅在提摩太後書告訴我們 “我們縱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為他不能背乎自己。” (提後2:13) 但是我們大家都是自私自利的罪人,而且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 (耶17:9)。毫無保留與選擇的去信靠別人常常會導致被欺騙與出賣的悲慘下場,這種 “凡人相信” 並不是愛的表現,而是愚蠢與童騃 (gullibility and naïve)。“當耶穌在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時候,有許多人看見他所行的神蹟,就信了他的名。耶穌卻不將自己交託他們;因為他知道萬人,也用不著誰見證人怎樣,因他知道人心裡所存的。”(約2:23-25) 詩篇118篇8-9節建議我們 “投靠耶和華,強似倚賴人;投靠耶和華,強似倚賴王子。” (It is better to trust in the LORD than to put confidence in man. It is better to trust in the LORD than to put confidence in princes.) 另一方面來說,有些人因為曾經歷被所信靠的人出賣的慘痛而產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杯弓蛇影心理,認為天下烏鴉一般黑,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可以信靠的被害妄想rsecutory paranoia)。這種人的生活會變得非常艱辛難行、舉步維艱,尤其在目前高度互相依賴的社會中幾乎是活不下去。他也無法與人建立合作的夥伴關係,或是享受溫馨的友誼以及愛情的甜蜜。他的人格也無法有任何新的成長與學習。他把自己關閉在自己的妄想與恐懼所建築起來的監牢裡面讓生命逐漸凋萎。主耶穌在面對十架苦刑時也需要請三位他最信靠的門徒彼得雅各約翰陪他到克西馬尼園去禱告。 “於是帶著彼得、雅各、約翰同去,就驚恐起來,極其難過,對他們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裡等候,警醒。” (可14:33-34) 因此,在對人的信靠方面,我們必須學習在愚蠢與妄想的兩極端中間,尋找一些值得信靠 (trustworthy) 的對象,與他們建立互相信靠的關係。當這種彼此信靠的關係由於一方一時的失誤而發生傷害時,我們也要謹慎選擇如何處理這種因信靠而帶來的傷害。立刻一刀兩斷或是懷怨報復並不一定都是最佳的處理方式。當你盼望靠著神的恩典來修復關係的裂痕時,包容、寬恕與凡事相信可能是上帝所賜下醫治這種傷害的良方。

聖經中有關相信的經文:

路1:45 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因為主對她所說的話都要應驗。」

路 8:13 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聽道,歡喜領受,但心中沒有根,不過暫時相信,及至遇見試煉就退後了。
路 24:11 她們這些話,使徒以為是胡言,就不相信。

約 11:15 我沒有在那裏就歡喜,這是為你們的緣故,好叫你們相信。如今我們可以往他那裏去吧。」

徒 8:37 腓利說:「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說:「我信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 

徒 15:7 辯論已經多了,彼得就起來,說:「諸位弟兄,你們知道 神早已在你們中間揀選了我,叫外邦人從我口中得聽福音之道,而且相信。 

徒 17:12 所以他們中間多有相信的,又有希臘尊貴的婦女,男子也不少。 

徒 18:8 管會堂的基利司布和全家都信了主,還有許多哥林多人聽了,就相信受洗。

羅1:16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 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 

羅 3:22 就是 神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並沒有分別。

羅 4:21且滿心相信 神所應許的必能做成。 

羅10:10因為,人心裏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裏承認就可以得救。 

林前3:5亞波羅算甚麼?保羅算甚麼?無非是執事,照主所賜給他們各人的,引導你們相信。 

林前13:7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林前15:2並且你們若不是徒然相信,能以持守我所傳給你們的,就必因這福音得救。 

提前2:7我為此奉派作傳道的,作使徒,作外邦人的師傅,教導他們相信,學習真道。我說的是真話,並不是謊言。

來 4:3 但我們已經相信的人得以進入那安息,正如 神所說:「我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其實造物之工,從創世以來已經成全了。

爆料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1月28日 星期日 | 下午6:10

寫作於2007/01/28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爆料是台灣這幾年來方興未艾的社會現象。爆料與揭弊並不完全相同。揭弊者在西方被稱為whistleblower (鳴笛者),這個名詞源自十九世紀英國警官於巡邏時如果發現有不法之事正在進行就會立刻鳴笛以喚起執法人員與一般民眾的警覺與注意。鳴笛者通常是一個公司或機構的現任或前任雇員或成員。他們將職務上所獲知該公司或機構中所發生的犯法或危害公眾安全的情節告知相關人員或大眾媒體。體制內鳴笛者 (internal whistleblower) 是向同一公司或機構的上級主管或監察單位檢舉,體制外鳴笛者則會向律師、司法單位、監督機構、或大眾媒體檢舉。鳴笛者往往會遭遇該相關公司或機構的迫害。傑弗瑞 (Jeffrey Wigand) 就是美國舉發大煙草公司刻意隱瞞煙草有上癮與致癌危險而成為舉世聞名的鳴笛者。鳴笛者有時為了避免因為揭弊而遭遇迫害,刻意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而只將相關資訊透漏給媒體公諸大眾,他就被稱為深喉嚨 (deep throat)。深喉嚨這個名詞最初是被用來隱藏那位於1972年提供給美國華盛頓郵報 (Washington Post) 兩位記者武德瓦與伯恩斯坦 (Bob Woodward and Carl Bernstein) 秘密資訊讓他們在報紙上發表一系列文章揭發尼克森總統政府涉及非法監聽在野黨開會的水門案件 (Watergate Scandal) 的真實身份所使用的假名。一直到2005年5月31日菲爾特先生 (William Mark Felt) 才向浮華雜誌 (Vanity Fair) 透露他自己的真實身份。

最近在台灣興起的爆料文化往往是政黨之間為了奪取政權而互相利用媒體平台控訴對方貪腐的現象。爆料文化的背後可能存在一般民眾對於社會知名公眾人物私生活真相好奇的偷窺心理以及普羅大眾對於執政掌權者可能會被權利腐化而政府組織卻缺乏有效監督並維護公義的架構的懷疑心態。 前者造成狗仔文化 (paparazzi culture),常會干擾侵犯個人隱私,甚至可能與1997年英國戴安娜王妃及其男友多迪 (Diana and Dodi) 巴黎車禍死亡的悲劇有關後者形成媒體審判 (media judge),常會導致族群意識對立,甚至可能惡化淪入社會動亂與失序 (social chaos)。爆料與揭弊之差異在於揭弊者通常是一個公司或機構的現任或前任職員或成員,因此對於揭弊事項的內容是從內行專業的角度提出批判檢討,精確度較高;爆料者卻是一個政治人物或媒體名嘴,因此對於爆料事項的內容是從外行耳聞的角度提出猜測質疑,誤傳性偏高。揭弊者常要擔心受到被揭弊公司或機構的逼迫或報復而掩姓埋名;爆料者常會自詡為社會公義鬥士而成為媒體追逐對象而成為輿論爭議人士。揭弊案常是針對公司或機構對社會大眾可能造成公共危害的事件;爆料案卻常是針對某特定政治人物或社會知名人士的人身攻擊。

主耶穌基督教導他的門徒當有人得罪他們的時候,首先要在沒有第三人在場的私下場合與對方就此事件進行溝通懇談以促進彼此對此事件看法的互相瞭解並希望能取得共識以解決此爭議。如果當事者雙方無法就此爭議事件取得共識,則可能須要邀請一位雙方都能夠尊重的中介者 (mediator) 來加入進行協調,希望經由此公正第三者的介入能夠幫助雙方減少誤會與歧見,並且能夠尋出一個雙方雖不完全滿意卻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如果中介者也無法幫助雙方解決此爭議,則可能要訴諸較為公開的爭議處置機構來作妥善的處理。這就是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所提到愛是凡事包容的精神,也就是避免將對方的錯誤向不相關的第三者或大眾曝光而造成不必要且過度的傷害。從這個精神來看,揭弊者如果可能應該盡量先從體制內鳴笛,其次才向司法機構撿舉,向媒體揭露應該保留為最後的不得已的手段。爆料者如果沒有先私下與對方溝通或是向司法機構撿舉而直接向媒體爆料,就是沒有愛心的表現。如果爆料內容的消息來源完全沒有經過詳細的求證或是根本是誇張或抹黑對方,則更是不足取的行為。

杜松與聖經中的植物 -- 曾昭瑞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1月21日 星期日 | 下午6:09

寫作於2007.01.21
作者:曾昭瑞牧師

杜松(heath)這是泛指杜鵑花科歐石楠屬(Erica sp.)的矮小灌木,不過學者認為聖經中的杜松可能是輪生歐石楠(Erica verticillata),因這一種杜松在敘利亞和黎巴嫩都可以找到。杜松的葉小型,狹窄而硬,樹枝上長滿軟刺,在春天開一簇簇的小花,它通常在空曠而貧瘠的土地中生長(耶十七:6;48:6)杜松這個字,在詩篇102篇17節中,也當作「窮人」解釋。

由於杜松是矮小的灌木,所以它的根比較不發達而長得比較淺,所以在沙漠地區,當旱季來臨的時候,常常會看到成群的杜松枯死,在熱風底下,被吹來吹去。

聖經當中用來形容無用的植物有許多種,除了我們在這段經文當中所看到的杜松以外,比較常看到的還有糠粃(詩一4)、麥稭(約十三25)、荊棘(可四7)、蒺藜(彌四7)等,這些植物在聖經中常表示是無用或是不重要的。但是聖經對植物的看法除了本身是不是重要的以外,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來看植物是不重要的,也就是看這個植物(樹)所結的果子。在果子的部分又可分成兩類的角度來看,一個是所結出什麼樣的果子,以及能不能結果子。

耶穌曾說:(太7:16-18)「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荊棘上豈能摘葡萄呢?蒺藜裏豈能摘無花果呢?這樣,凡好樹都結好果子,惟獨壞樹結壞果子。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在這裡耶穌強調用所結出來的果子,來判斷一個植物是不是有價值的。用以來比喻一個人他的所言所行是不是能夠產生真正的果效。

另外一方面,聖經也提到耶穌和門徒的對話中(路13:6-9)曾經用比喻說:「一個人有一棵無花果樹栽在葡萄園裏。他來到樹前找果子,卻找不著。就對管園的說:『看哪,我這三年來到這無花果樹前找果子,竟找不著,把他砍了吧,何必白佔地土呢!』管園的說:『主啊,今年且留著,等我周圍掘開土,加上糞;以後若結果子便罷,不然再把他砍了。』」一個不能結果子的植物,是沒有價值的,用來比喻信徒的生命如果不能活出真正有益他人或榮耀神的生命,那這個不過是如同白佔土地一般,是沒有用處的。這樣的人其結果就是被神所砍伐。

從聖經的這些植物來看,人們不能自仗自己是貴重的植物(如無花果、葡萄樹)就自己自高自傲,重要的是能不能結出果子,而且是結出好果子,因為若是「無用的」其下場就是被砍掉、剪去。

真理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1月14日 星期日 | 下午6:07

寫作於2007/01/14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自古以來人類不斷的在追求對真理的探索與瞭解。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 (Plato and Aristotle) 在形上學 (Metaphysics) 一書中就提出他們對真理的看法。他們主張人類語言命題 (proposition) 的真理性是源自於該命題與其所描述對象之事實狀況 (fact) 是否具有對應關係 (correspondence)。這個理論被稱為真理對應論 (the 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舉例來說: “雪是白色” 這句命題是真理,因為我們在現實世界所觀察到的雪的確是白色的。對應理論建立在三個前設 (presupposition) 的信念:其一為宇宙乃一真正存在的實存,此乃實體論 (realism) 之本體論 (ontology),其二為人類對該外在實存實體具有真確觀察的能力,此乃經驗論 (empiricism) 之知識論 (epistemology),其三為人類能夠找到語言符號 (linguistic symbol) 去與所觀察的現象產生單一且精確的對應關係。後來的學者對這三個前設都有提出各種不同的質疑與挑戰。

另外一派學者則強調某命題與其他所有相關真確命題之間必須存有邏輯上的一致性 (coherence),該命題才具備有真理性。這個理論被稱為真理一致論 (the coherence theory of truth)。舉例來說:如果人會死是一個正確的命題,孔子是人也是一個正確的命題,那麼經由邏輯推理的演繹過程,我們便可以得到孔子一定會死的命題的絕對真確性。一致論之前設為邏輯的一致性 (logical coherence),這些學者確信邏輯推理的普世有效性 (the universal validity of logical deduction)。邏輯的一致性有三個最基本的定理 (theorem):其一為中性排除律 (Law of excluded middle), 每一個命題,必然是正確或是錯誤,而不可能有中性的狀況存在。其二為不可自我矛頓律 (Law of non-contradiction),每一個命題,不可能同時具有正確性與錯誤性併存的情況。其三為真偽的普世律 (Law of universalism),每個命題的真確性或錯誤性不應隨著時間、空間的轉移而改變。

還有一派的學者強調命題的實用性,凡是有用的命題就是正確的命題。這個理論被成為真理實用論 (the pragmatic theory of truth)。舉例來說:毛澤東主張,白貓、黑貓,會抓老鼠就是好貓。這是以成敗論英雄的實用主義者 (utilitarianism) 的真理觀。但是由於相同的命題對於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實用價值,就像一句諺語所說的:某人的美食是他人的毒藥 (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實用論的真理觀比較缺乏普世性。

以上三種理論都是在討論命題性真理 (propositional truth)。但是在這世界上還有另外一種真理,是個人性真理 (personal truth),或是關係性真理 (relational truth)。這也是主耶穌基督所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約14:6) 中的真理。主耶穌基督道成肉身降生世上,充充滿滿的有真理,有恩典 (約1:14)。在主耶穌的真理與恩典的挑戰與鼓勵中,我們可以逐漸的從自我的偽裝與欺瞞中被釋放出來,照我本相坦然無懼的走到救主的施恩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4:16) 主耶穌還會差遣真理的聖靈 (約14:17) 來住在我們的心裡,祂要引導我們進入明白一切的真理 (約16:13),這真理也會叫我們過分別為聖的生活 (約17:17)。各位兄姊,讓我們共同攜手來到主耶穌的面前,向祂坦誠謙卑的承認我們的錯誤與不足,並且讓我們用信心與感恩的心來領受聖靈的帶領,享受聖靈的釋放與自由。

公義 -- 蔡茂堂 牧師

Written By 和平教會 on 2007年1月7日 星期日 | 下午6:01

寫作於2007/01/07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在人類社會當中人與人的互動若發生了不該有的傷害時,會設立一個 “報應性公義” (retributive justice) 機制來處理這種情況。報應性公義的主要精神是處罰的程度應該與傷害的程度成正比。責任論 (deontologist) 學者強調報應性公義的主要功能乃是回溯性處理既往傷害並恢復公平狀態。功利論 (utilitarian) 學者強調報應性公義的主要功能乃是前瞻性預防將來傷害並促進公平狀態。責任論強調種瓜得瓜的因果報應、功利論則強調殺雞儆猴的嚇阻效益。

報應性公義最早出現於米索波大米 (Mesopotamia) 古巴比倫帝國的漢摩拉比法典 (Codex Hammurabi),其主要精神表達於聖經舊約摩西五經中的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利24:20)。傷人者必須接受受害者傷害程度相同的傷害,這樣的法律被稱為 “報應性法律” ( lex talionis:the law of retaliation)。這條法律對傷人者有兩個層面的意義:其一是要求傷人者為其傷害負起相當的刑責,其二是保護傷人者免受過度的報復傷害。

所有的人類社會為了要維持公義與和平,都會設立刑罰體系 (punitive system) (包括審判與執行) 來維持 “報應性公義”。此體系的主要精神為程序 (process) 與公平 (fairness)。程序幫助我們發現事實的真相,公平幫助我們恢復社會的秩序。報應性公義所追求的乃是公平原則。

反對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的報應性公義的法律學者主張 “兩惡無法成一善” ( two wrongs do not make a right),因此處罰的方法逐漸的改為對傷人者的驅逐出境 (exile) 或牢籠監禁 (incarceration),再加上對受害者的實質賠償 (substantial compensation)。無能力實質賠償者則加重其監禁期限。

另外有法律學者主張應該推動 “復和性公義” (restorative justice) 來取代殘酷無效的 “報應性公義”。復和性公義的重點不在於傷人者必須接受的刑罰,而是強調如何降低受害者的傷害與痛苦、如何恢復傷人者與受害者的關係。因此,“復和性公義”會設立仲裁體系 (mediation system) (包括中保與協商) 來促進溝通並形成共識。此體系的主要精神是復原 (restoration) 與復和 (reconciliation)。復原幫助受害者盡可能恢復受害前的身心狀態,復和幫助傷人者與受害者之間恢復傷害發生前的和平關係 (peaceful relationship)。 “復和性公義” 是近年來推動全世界國際間和平共存共榮的主要力量。
主耶穌基督有關公義的教導更進一步主張 “挽回性公義” (transformative justice),除了報應性公義以及復和性公義以外,我們也要考慮如何挽回並轉化傷人者,使他的生命整個被扭轉過來,從傷人者的角色轉化為助人者的角色。馬太福音五章38-44節主耶穌教導我們說:

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裡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給他;有向你借貸的,不可推辭。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

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為那些釘他上十字架要置祂於死地的人向上帝祈禱,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23:34) 保羅也勸告我們說: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加6:1) 這就是挽回性公義的榜樣與教導。

我們須要公義的司法體系來維持報應性公義,我們須要慈悲體恤與協談溝通來推動復和性公義,我們更須要主耶穌十字架那犧牲救贖的愛來領受並分享挽回性公義。
 
Support : Creating Website | Johny Template | Mas Template
Copyright © 2011. 台北和平教會 牧函 - All Rights Reserved
Template Created by Creating Website Published by Mas Template
Proudly powered by Blogger